冥想生意月入百萬,它有什么神奇魔力?
作者:來士普,責編:叢夏,來源:印客美學
原標題:冥 想 生 意 ,月 入 百 萬 ?
節后超長工作日讓打工人精神狀態堪憂。
各位inker們,你聽說過“冥想”嗎?最近幾年,它的熱度可以說是逐年攀升,成了都市社畜緩解焦慮的新方式。
雖然乍一聽像是“玄學”,但熱愛它的大多是“不信邪”的年輕人。
“冥想”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神奇魔力?
一、冥想博主月入百萬?
最近,全網都刮起了一陣冥想風。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冥想引導師們紛紛開始活躍起來。頭部的冥想博主都賺得盆滿缽滿,甚至能夠“月入百萬”。
冥想類內容的搜索量和播放量都十分可觀。
在Keep上,從2022年起,每月有30萬人在站內搜索“冥想”關鍵詞。在小紅書上,“冥想”的搜索量,在過去一年里上漲約185%,筆記數量增長約4.2倍。
平臺也支持和促進了冥想類內容的發展。比如b站,它將冥想與瑜伽結合,開設了一個專門的分區。
就連大佬們也帶頭安利冥想。
比爾蓋茨推薦了冥想類書籍。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管理的資金數量多達1400億美元。他表示自己的成功都是冥想帶來的,并已經堅持冥想42年。張朝陽也表示,他曾通過冥想獲得內心的平靜并治好了抑郁癥,且至今仍保持著冥想的習慣。
《冥想指南》
與冥想有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有科學研究發現:大腦活動可以增進抗體產生。利用鍛煉、冥想等行為,能夠增強疫苗效果、加強人體免疫力。
這項研究還入圍了“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插畫師東夏
很多年輕人起初覺得冥想是“迷信”“玄學”,但架不住大數據鍥而不舍的推送,入坑之后發現“竟然還挺有用”。
于是,冥想開始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冥想產品的核心用戶,是25歲到35歲的打工人,其中超過6成是女性用戶,且多來自經濟較發達的地區。
很特別的是,冥想產品的另一主要用戶群體,是小于25歲的年輕人。潮汐APP的用戶里,小于25歲的用戶占比約40%。
@卷耳
其實,在西方,冥想早就是一種成熟的身心治療法了。相較于國內,國外的冥想市場更加火熱。
在美國,它伴隨著“自律”、“消解壓力”等生活方式關鍵詞,成為一種新流行。
美國冥想市場規模在2017年就達到了12億美元,2022年更是達到了20億美元。
油管上的美國冥想網紅
所謂冥想,指的是在安靜環境中,閉眼后通過思維引導感官的思考及思維散發的行為。
它的源起與印度教、佛教有關。
《冥想指南》
冥想時,身體可以是任何姿勢。站立、靜坐,甚至是“躺平”都可以。只不過,當人處于“打坐”的姿勢時,背部挺直,呼吸更順暢,有助于人在安靜的環境下更專注于自己的呼吸。
那么,冥想為何能有這樣的神奇效果?為什么年輕人會愛上冥想呢?
二、為何受年輕人歡迎?
冥想之所以大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減少焦慮緊張,改善睡眠與休息質量,提高放松與幸福感等方面,的確有一定的功效。
而這些都是年輕人群體普遍存在的問題。長期練習冥想,能使杏仁核(能產生焦慮與恐懼)的活躍性受到抑制,從而在生理上,減少焦慮的產生。
《冥想指南》
冥想練習能將大腦中的“默認模式網絡”切換到“任務積極網絡”。讓人從渾渾噩噩的狀態,轉為積極樂觀的狀態。
冥想練習還能夠幫助完成交感神經(負責興奮)到副交感神經(負責安靜)主導狀態的切換。由此,失眠問題就能得到緩解。
焦慮少了,睡眠好了,幸福感強了,生活也變得陽光明媚了??。
冥想蘊含的“關心你自己”的哲學理念,也很符合人們的心理訴求。
近幾年,世界愈加動蕩、混亂、充滿偶然和不確定性。
這使得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處理自身的情緒與欲望、如何調整自己的精神和心理……都成了備受關注的問題。
而冥想剛好為人們提供了探索自身的方式。
傳統冥想起源于印度佛教,與瑜伽有密切的聯系。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后,它進入西方,并融合了西方哲學理念,形成了現代冥想的基本模式。傳統冥想中復雜的宗教意味被簡化。
現代冥想的核心就是“關心自己”,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個體心靈與精神方面的問題。
《冥想指南》
冥想的形式也更加豐富多樣。
Neo Meditation新冥想品牌,就將冥想與hip-hop music、視覺意向、樂?、rap等流行元素結合,形成了更具潮流屬性的新冥想方式。
抓住了都市女性熱衷于鉆研變美變年輕的心理,冥想產品還提出了“相由心生”。
通過冥想緩解焦慮,體現在面相上,就會更加平和從容,容光煥發,花小錢、不費力就能變美。
冥想類APP也在為年輕化的用戶做出調整。
他們在開拓新用戶上,會針對年輕化的人群做推廣,弱化內容上的專業性,弱化課程感,場景內容會更加碎片化,讓年輕用戶更能接受。
而且,相較于其他的身心療愈方式,冥想不受太多規則和身體形態的限制,更容易做。
冥想APP和冥想博主們的存在,更使得大家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冥想鍛煉。
@Arlene
這就使得冥想完美適應了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冥想,它也被做成了能夠“月入百萬”的健康生意。
這生意真的能賺這么多錢嗎?
三、冥想生意這么好做?
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在口罩時代,全球精神障礙疾病負擔更加沉重。
重度抑郁癥和焦慮癥的病例分別增加了28%和26%,抑郁癥患者激增5300萬,增幅高達27.6%。
當下中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57.41%的被調查者表示在近一個月有1天至7天失眠。
而目前我國每百萬人口僅有2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中國心理健康市場預估將會有30倍以上的增量空間。
龐大的市場需求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很多冥想博主憑借敏銳的嗅覺,成功收割了屬于他們的紅利、流量和真金白銀。
比如“滿世界冥想的Su”,作為小紅書的頭部冥想博主,她從負債到收入過七位數,只用了半年時間。
以全網粉絲百萬量級的商業轉化率計算,再加上品牌商廣告合作,直播帶貨等商業模式復合變現,月入百萬的確有很大的可能性。
冥想APP成為了資本新寵,很多冥想類公司都拿到了超千萬級人民幣融資。
FLOW冥想自創立以來,已獲得兩輪百萬美金級融資。心流冥想獲得了超1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哈梨冥想也獲得了千萬級種子輪融資。
@吳倩倩
在投資者看來,重要的不是冥想本身,而是它代表的一種生活方式,關聯到自我探索、靈性發掘、智慧增長等更為玄妙的體驗。
最好的商業,就是販賣生活方式。
冥想更像是一道門,用以將初學者領進其背后更為廣闊無垠的世界。
雖然冥想市場如此火熱,但也不應盲目入局。冥想的環境氛圍、音頻都可以在家里準備好,而且服務差異化不大,線下的冥想生意并沒有那么好做。
線上APP方面,潮汐”2022年4月份的全球流水為6萬美元,“NOW冥想”為2萬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冥想平臺Calm同期月收入已達700萬美元,2021年收入更是超8000萬美元。
國內的冥想生意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大環境還未成熟。
個人如果想要成為頭部博主,除了專業、努力和營銷,也需要運氣,并不是只要做冥想就一定能賺大錢。
對于冥想產品的用戶而言,也要注意適度冥想。過度冥想會帶來副作用,導致疲憊,反而不利用宣泄情緒。
在選擇冥想導師的時候,也應甄別其專業性。否則可能不僅沒改善心理問題,反而制造了更大的心理隱疾。
在日漸焦慮的時代,誰都需要解藥,但切記:不要盲目服藥。
作者公眾號:印客美學(ID:ink20160101)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