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新戰場:從“潮流”到“厚度” | 2023趨勢報告
國潮服飾,國潮電影,國潮晚會……
從國潮的跨界創新和年輕化,到國風設計創新,國潮已經成為一種消費文化和產品風尚,更代表著中國品牌在設計、文化與科技上的全面躍升,從審美迭代走向新的競爭場域。
國潮背后的文化認知躍升
近幾年,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也成為了“國潮”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正在時尚,古典正在流行,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不斷出現,引發了社會大眾的整體共鳴,讓國潮所依托的傳統文化因素,激發了強烈的內在情感共振與審美認同。
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文化盛宴,讓全球看到了中國文化之美,從開幕式上驚艷全場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 等中華文化展示,到頒獎典禮上穿戴“瑞雪祥云”“鴻運山水”“唐花飛雪”服飾的禮儀人員;吉祥物冰墩墩的“一墩難求” ……一系列中國元素講述著匠心獨運的“東方故事”,呈現著中國文化和冰雪文化、奧運文化的完美融合,而國外運動員展現的中國風更是驚艷全場,這不僅傳遞出了中國自信,也給國潮文化帶來更好的發展環境。
知萌趨勢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對國貨的消費熱情持續高漲。在過去一年中,有56.7%的消費者表示自己在國貨產品的消費上面有增加,各大代際國貨消費熱情都比較高,以00后為代表的新世代消費者熱情最高。
熱情激增的背后,離不開短視頻的流行和直播時代的到來,二者為國貨帶來了與消費者快速連接的通道。各大平臺也都在推動國貨的發展,新銳國貨品牌被高度關注,巨量算數數據顯示,在抖音平臺,新國貨的興趣用戶比例和商品點擊量都在上升。
向國潮靠攏的兩大方式
隨著近幾年國潮的發展,國潮文化元素也在被消費者更多的認知,在這些元素中,漢服的認知度最高,漢服不僅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氣韻,而且產品本身也富含東方美學元素。除此之外,很多中華傳統技藝和元素也被認知,如雙面繡等等。國潮的發展也反過來促進了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深度了解的興趣,從而反向推動國潮化創新。
消費者之所以支持國貨的發展,一方面源自于國貨產品近幾年的創新設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討論國潮文化,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及非遺文化等都受到關注。
在抖音平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作者在迅速增加,在得物App上,敦煌感配色、三星堆聯名、苗族蠟染、傳統神獸、麻將圖案、墨竹印花等成為大家關注的潮流元素。非遺文化的生活化、創意化和時尚化也都將成為國潮值得深度挖掘的方向。
以江南布衣為例,隨著時間的流逝,傳統技藝所依賴的社會環境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珍貴的面料變得越來越稀有,而其中獨特的手工技藝也正面臨著被失傳,被忽視的風險,因為無法工業化而逐漸被時代遺忘。為此,江南布衣攜手融設計圖書館,開啟了為期5年的織物調研實驗——“布盡其用”。
此項目主要研究對象為傳統技藝,深入研究織物中的傳統工藝細節以及相關的手工技術,并且嘗試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進行再造,最后通過多元化的新媒體方式將研究成果傳遞給大家,為行業留存系統的織物研究成果,為專業設計師提供素材靈感,為社會相關愛好者打造知識空間,為中國傳統織物技藝和現代時裝的融合發展提供思考路徑,為中國服裝品牌在國際舞臺的崛起助力添磚。
另一方面,國潮不光只是文化潮,還有科技潮。很多國貨都在進行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為國潮注入了實力,創造了新的品類。在這些產品品類的背后,都有著硬核技術的支撐。
在智能清潔行業,戴森一直以來都是引領者,但是,在很多國貨品牌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下,戴森的市場也正在被國貨品牌分割,尤其在新物種洗地機品類上,國貨品牌正在應用硬核技術引領著創新,2017年成立的追覓科技就憑借過硬的技術優勢、優秀的產品品質以及準確的市場布局,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
高速數字馬達是智能清潔產品的關鍵,自成立伊始,追覓科技將目光放在彼時被國外“卡脖子”的高速馬達技術上。追覓科技的第一款10萬轉/分鐘的高速數字馬達,就是初創團隊耗時近兩年、歷經幾百上千次的實驗研發出來的。到今天,追覓科技已經儲備了每分鐘20萬轉的高速馬達技術,量產做到每分鐘16萬轉,達到世界第一流水平,成功實現對外國企業的“反超”。
如今,追覓科技已圍繞掃地機、洗地機、吸塵器、吹風機、四足機器人等多條業務線,構建出自己的專利矩陣。截止至2022年11月底,國產品牌追覓科技全球累計申請專利達309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多達1141件,PCT申請228件,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640件。正是追覓科技在智能生活家電領域始終從用戶需求出發、不斷突破技術邊界,使其能夠有持續的創新力打造多款王牌產品。
如今向“國潮”靠攏,已成為國貨品牌爭搶流量和銷量的關鍵,通過對中國文化的挖掘與二次創作也形成了一股獨特的藝術風潮。調查顯示,有55.6%的消費者認為國潮創新需要從對傳統元素的二次創作開始,其次要有中國風設計,講好文化故事和開展跨界合作。
國潮新境的四大策略
國潮將傳統優秀文化與當代先進科技、審美需求碰撞融合創新出新國貨、新品牌,國潮今天已經成為一個融合了科技、文化、美學、時尚、生活的集合體,接下來將迎來一個科技創新、技術賦能、國貨美學的崛起時代。
從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結合角度設計產品
要找到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交集,對傳統元素進行現代化改造,也要對潮流進行傳統化解讀。國潮是中國文化,也是中國生活方式,更是年輕一代中國人的消費態度,只有將傳統文化賦予現代生活意義,才能讓國潮走進消費者生活。
以當下火遍社交圈的休閑方式“圍爐煮茶”為例,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是使用屋內燒水或煮飯的火坑里的火,先將土陶罐放在火塘烘烤,然后把米烤香,把茶烤香。如今流行將火塘烤食與烤茶拼合在一起,融入中式元素,這一別具儀式感和氛圍感的喝茶方式,在全國各地刮起新中式生活方式風潮,成為2022年秋冬季節的新晉“網紅”。數據顯示,12月起大眾點評上新增“圍爐煮茶”服務的實體商家數量,環比11月同期上漲326%,吸引了眾多“95后”甚至“00后”走進茶館,學習和體驗茶文化,帶動中國傳統文化業態進一步多元化。
打造國貨美學標準
國潮不是簡單的符號和圖案應用,而是從更多的中國文化價值訴求里去挖掘美學元素,將其融入產品設計中,讓產品既具有精神審美價值又具有視覺審美價值,打造國貨美學,形成東風西漸,源于國貨,超越國貨。
眾所周知,國貨品牌在時尚奢侈品領域,似乎一直和國際品牌有很大差距。以腕表為例,中國與瑞士和日本并稱全球三大腕表制造國,但是中國腕表品牌在全球腕表界的分量卻依然很輕。
在這種背景下,璽佳(CIGA Design)作為中國(首個)原創設計師腕表品牌,憑借在腕表領域深耕多年的技術積淀、創新的研發設計理念與極富創意的制表工藝。璽佳U系列“藍色星球”腕表,采用創始人張建民獨家研發的“非同步追隨”技術,僅通過表盤上的一個圓形航海標,就可讀出時和分,靈感正是來自于中國古人發明的人類最古老計時器——日晷,腕表融入陸地、山脈、海洋等自然元素,真實還原地球的地貌,希望方寸之間喚醒大眾對于地球環境、自然萬物的守護意識。
由于璽佳的設計出眾,在德國iF紅點設計獎評選的2017-2021手表/珠寶類目排行榜的67個品牌中,璽佳與蘋果、寶格麗一并入圍 TOP3,并曾九次獲得紅點設計獎,其中在2017年,憑借MY邁克楊系列時尚男士手表榮獲iF設計金獎。
硬核技術創新,走向行業引領者
國潮產品創新一定要貼近生活場景,找到消費痛點,做出真正有實用價值的產品,并要用技術驅動,通過技術研發創新來構建自身的企業競爭優勢與建立防火墻,打造有全球競爭力的國潮尖貨。
據了解,用戶的需求是追覓科技突破技術邊界的不竭動力。開發每一款新產品時,追覓科技首先要通過用戶調研獲得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反饋,以此判斷哪些需求是真實存在的,該如何用技術來解決。
無線蒸汽洗地機T12便是追覓科技致力于解決清潔痛點的代表產品。它解決了傳統洗地機常溫清潔去污能力有限,以及蒸汽洗地機無法擺脫電線束縛的問題,突破了行業技術瓶頸,通過無線的產品形態,輸出高于100℃以上的蒸汽,高效清除地面油膩污漬,還能有效殺滅地面細菌,深受消費者們認可。
從“潮流”到“厚度”
國潮需要率先形成品類中的品牌占位,搶先占據用戶心智認知,并深度挖掘傳統文化背后的厚實底蘊,尋找中國文化里含有積極價值觀的元素,與消費者建立深度情感聯系,成為潮流趨勢引領者與行業領軍者。
現在不止是服飾化妝品等日常行業,汽車行業也在積極擁抱國潮,紅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紅旗品牌煥新大會將成為紅旗復興的起點。以“中國新高尚精致主義”為定位,“尚·致·意”造型設計美學,不斷推出巔峰大氣之作,在“國潮”激蕩之中,重塑著人們對自主品牌汽車的認知。
從品牌煥新后的首款車型紅旗H9,到旗艦SUV LS7,外觀大美,“內涵”革新。外觀既流淌著紅旗DNA,又有大膽創新,從“高山飛瀑、中流砥柱”的寫意格柵到“紅光閃耀、旗貫山河”的貫通式前標,再到“夢想激蕩、振翅飛翔”的大燈,紅旗圖騰放大到極致,詮釋出“中國式新高尚精致主義”理念,把東方文化自信與前沿時尚元素巧妙結合,以東方視角定義了汽車的新豪華主義,用“老外”的審美提煉了東方美學的神韻。
所謂國潮,就是品質國貨和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是從模仿到創新,是從平替國際品牌到成為消費者首選。國潮發展的下一階段一定是美學的升級、技術的領先和文化的超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