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7,男人收割機
1
理想開了L7的發布會,之前嘗到了一居室造車理念的甜頭,這回把ktv和按摩椅也整進車里了。
講實話,當一鍵展開皇后座,副駕駛前排放倒后排升起的時候,我感覺整個畫面和諧到就差個洗腳盆了。
我甚至耳邊已經響起了【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
建議在迭代下一個版本的時候加上。
我甚至懷疑,哪一天理想會推出終極SUV,帶上廁所和淋浴,把房車斬于馬下。
甚至直接把房地產行業給顛覆了。
關于理想的車網上一直有大量嘲諷的聲音,表示這玩意是酒店式公寓加上了四個輪子,根本就不能算作一輛車。
真正的車,應該是操控好,是發動機變速箱好,是底盤調教好。
罵的很好,很對,確實如此。
但一點用沒有。
因為沒搞明白消費者要什么。
絕大多數人,在城市里,根本不需要那么牛X的機械素質和調教,城市的交通狀況和法律法規,不允許你發揮車的能力。
真正掏錢的人對車的需求,很多時候還真就是一臺能移動的KTV。
不然為啥賣得最好的,永遠是SUV?
2
永遠要知道,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是什么。
他們年輕的時候,只想買個五菱mini擋風遮雨合法上路。
有了點小錢就想換個思域拉拉風。
等到年齡再大點,有了老婆孩子,就想著把熱炕頭裝進車里。
到了老年,蜂窩煤動力的老頭樂能讓他們接孫子的時候無視地形和紅綠燈。
最終歸宿可能是一臺電動輪椅。
總之大家對車的需求,首先是交通工具,第二就是遮風擋雨,在此基礎上,如果外觀好看,空間大,能解決基本的運輸需求,這就是好車。
你講頭文字D給消費者,他們還以為椰樹出了什么新品。
是不是又想說他們不懂車?
理想這種幾十萬的移動KTV也有買?
人家真金白銀幾十萬的掏錢消費,他們不懂,他們的錢懂就可以了。
不要替有錢人擔憂他們不存在的困難。
3
講白了,每個國家的狀況不一樣,所以偏愛的汽車就不同。
大家都是做了自己選擇范圍內的最優解。
美國喜歡皮卡,是因為懂車?
不是,是因為美國鄉村多,郊區多,房子又多是木質結構為主,平時房子壞了修修補補找人太貴了,買個皮卡,去大超市能拉貨也能拉建材。
反過來,紐約作為大城市,含卡量銳減,外星飛船都比皮卡多。
日本和歐美為什么鐘愛小車,是因為他們懂車么?
不是,是因為倫敦東京和巴黎都太擠了,就跟大城市的老城區一樣。
原地調頭都能撞倒一排共享單車。
尤其日本,你如果沒有車位,根本沒資格買大車,K-car這東西在我們國內根本就沒市場。
就跟倫敦地鐵沒人玩手機都看書是一樣的,你以為是他們不想玩,實際上是手機沒信號。
后來我們都知道,全世界都喜歡Tiktok。
這個時候你回想一下,在國內,馬路又寬又大,一眼望去全是大碗寬路。
然后家里人又多,算上長輩經常滿員出行。
小城市車牌不限量,但是賺錢有點困難。
大城市倒是容易賺錢,但是車牌就一個。
買純油吧,有點落伍。
買純電吧,是省錢,但有長途游玩需求又有點焦慮。
在經濟和規定二加一,絕大部分家庭只能買一臺車的情況下,
這個時候人到中年的你,搞臺機械素質好的小車,是不是有點不尊重道眼前的六車道和家里的其他四個人。
什么是懂車?
對于年輕人來說,自己一個人開車,省錢就是懂車。
對于中年人來說,能自己一個人在車里靜靜,都算是今晚世界給他的特殊獎勵了。
根本沒有【懂車】,只有【懂自己需求】的買車人。
消費者真金白銀從one買到L7,他們是不懂車么?
不,他們太懂了。
大,就是實用,就是最優解。
4
很多人會吐槽,大能理解,畢竟是能裝。
但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冰箱電視氛圍燈功能,有什么用。
答案就是,對司機的確沒用,但是對乘客有用。
得這么想,首先,過去的合資車,這么大的SUV也要收你三十來萬,結果車素的一X。
甚至到后來還出現了特斯拉這種毛坯房戰士,百分百還原火星荒涼。
這個時候,理想搞出來一大堆花里胡哨的,又是按摩椅又是抬頭顯示又是在車里唱卡拉ok。
精裝修加料不加價,不OK么?
我覺得很ok。
銷量也證明了消費者覺得OK。
而且,理想的定價策略顯得非常機智。
過去我們總說BBA光車標就值十萬,然后理想用各種對標的方式告訴你,十萬還是保守了,至少要三十萬。
比他便宜的,比如特斯拉model Y,又小又素,理想嘴上不說,但是大家都明白,L7是奔著誰發力的。
還是那個策略,人無我有,人有我騷。
沖著這個騷勁,比Y貴幾萬很正常吧。
實在想省錢,買個入門air版,后排沒電視也不影響駕駛。
對上,理想L9的定價給你展現什么是性價比,寶馬X5和X7每天被拉出來鞭尸,他們七八九十萬,我這邊只要四十多。
如果算上梗,直接奔著500W。
對下,理想L7的定價告訴你多這么多東西只要加幾萬。
特斯拉改個色還得好幾千呢,這么多東西幾萬塊貴么?
增程式當然是不那么酷的技術。
但問題是,當下市場的BUG(不同城市不一樣)就是增程式能上綠牌,能直接當油車開。
一輛能上綠牌的油車,短途可以純電。
這他媽還不酷?
這是BUG一樣的存在。
消費者你跟他講參數,講技術,他聽不懂,也不愿聽。
但一輛車有沒有里子,能不能當KTV和雙人床,能不能卡BUG,他一眼就看懂了。
能掏出這個錢的,沒有傻瓜。
對錢多少尊重點把。
5
拋開同行對比的因素,我再講個老司機才能意識到的事情。
那就是買車的時候雖然看外觀,但你開車的時候,其實是看不到自己的車的。
就像我很喜歡brz,覺得好看,然后自己買了一臺,好死不死還是手動擋,我拿C1駕照都十多年了,這10多年就沒咋碰過手動擋,還得專門找教練教我。
就費了那么大勁兒,想體驗brz的酷炫。
不好意思,體驗不到。
因為當你開的時候,坐姿低點,連前機蓋都看不見了。
更別提全車的外觀。
開車,不是開極品飛車,沒給你第三視角。
外人看你的車外,真正和你朝夕相處的,其實是車內的設計。
駕駛員可能還好點,畢竟大部分時間注意力都在前面。
但是副駕駛和后排乘客,他們的注意力根本就是不集中的。
這時候冰箱彩電氛圍燈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開車的人,未必能享受到駕駛的樂趣。
而且suv這個造型,也很難給你駕駛的樂趣。
但是坐車的人,是真的能享受到坐車的樂趣的。
一邊是毛坯,夜晚的車里黑燈瞎火。
一邊是彩光,夜晚的車里燈火通明。
你是坐車的人,你喜歡哪個?
花里胡哨,就是有用。
再說,車載電視也不是什么新鮮東西啊。
我小時候坐長途大巴去煙臺玩,大巴車上的電視放了一路的東方斯卡拉。
司機愛不愛看不重要,反正三十幾個乘客看得倒是挺來勁。
別小看這一手。
6
理想無非是把客車那套邏輯用到了家用車里。
然后人車分離,司機是司機,乘客是乘客。
你換個思路,你打了臺專車,一個是后排可以躺著,還有電視和冰鎮可樂。
另一個是桑塔納的后排。
這不是最終版本的答案呼之欲出。
L7定位直接成了全家人的移動雙人床,看著很安詳,但也挺戳人。
相比其他車型總宣傳自己是貨拉拉不一樣,官網上那些宣傳照,又是滑雪又是沖浪又是野營的,就算你不喜歡,你媳婦看到了能不喜歡么?
畢竟你開車,她只要帶孩子躺好就行。
啥?你覺得老婆在后面躺著,自己在前面開車是對駕駛員的不尊重?
我就這么和你說吧,這才是理想L7最讓我驚喜的設定。
一臺車,能徹底解決老婆不在的時候,副駕駛到底能不能坐其他人這個世紀難題。
又能解決老婆在的時候,不用并排坐在一起這個世紀第二難題。
如果說科技以人為本。
這東西的科技含量,簡直神了。
再提升,就是醬香科技的層次了。
魔幻,但又特別現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