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廣告:價值觀營銷真的來了!
2016:一個小觀點,價值觀營銷已抬頭
2016年,此刻打下這個年份突然發現竟然已經是七年前了,對被按下超速奔跑按鍵的都市人來說,不啻于辛亥革命的事兒吧。
世界變化了很多,又仿佛很多東西沒變,只是以不同的表層形式浮現在冰山之上。
營銷和廣告也是如此。
那年服務的公司有個內部分享對social廣告的個人體會,我分享的案例是咪蒙、Roseonly、DW和Palace,除了具體營銷動作,終結頁放了一張手按在圣經上的全屏圖,寫了「價值觀營銷」這幾個字。
那是咪蒙一篇文章報價八十萬的時代,每篇爆款一出,市場全是熱點分析文。從文章結構到金句輸出,到挑動情緒的技術解讀,此間的分析宏文多如牛毛,各個高深莫測甚至還有以此為原型的寫作班大行其道。我這么概括就顯得有點大而化之過于草率。但作為讀者,激蕩我的并不是某個用詞帶來的情緒激昂顱內高潮,而真就是很多聽著并不高大上政治正確的,但卻符合普羅大眾自身利益的真實價值觀在文字間閃耀。
比如,《致low x》、《致XX》系列,切入講述朋友圈曬娃叫圈友給自家孩子點贊投票,言辭詼諧還只是撩撥,直戳鄉土中國的人情社會被迫營業,因為抹開面子導致大多數人個人邊界毫無保障,一再被入侵,還得保持禮貌克制熱情合群就足以值得擊節贊嘆,簡直Justice!
Roseonly則在營銷手法上學DR(一生定制給一人),然后把愛情誓言概念再包一包,明星、企業家包個圓砸出儀式感,迎合當時社會影視劇的熱點價值觀「一生一世一雙人」。
DW和Palace,一個得益于ins網紅戴出小眾的不張揚的輕奢帥氣,一個用淡出公眾視野頗有時日的陳冠希訪談彰顯真我率性,全部踩中年輕消費者「用小貴的錢讓自己酷 感覺不一樣」的年輕主流價值觀。
時過境遷,社會環境變了,一些政治正確的價值觀也悄然改變了。比如,今時今日,「一生一世一雙人」就遠不如「一心搞錢」來的清醒高級,此所謂冰山之上的表層消融變化。
從咪蒙到楊笠:共振的要點在于不疾不徐
冰山之下呢?
改開的激蕩四十年,是從未有過的無數價值觀在激烈碰撞搖晃的四十年,過去的大一統價值觀在坊間分崩離析,集體主義退潮,新的社會共識公眾情緒以非中心化的形態抬頭,圈層文化逐步成為社會情緒的主要表現形式,一個圈有一個圈的視界,在結界之外,偶一窺探是難以窺得此中奧義的。
此間脫口秀嬉笑怒罵間嘲弄一切的口嗨式娛樂成為大眾喜愛。幾輪角兒紅了之后,尖銳嬉笑「普信男」的女脫口秀演員楊笠爆火出圈,看節目不看節目的人好像聽了這句「普信男」都有自己的情緒,都能說道兩句。
女權仿佛是興起了,把過往女性必須卑微必須討好迎合世界的糟粕全踩在腳下了,終于也能從被調侃被審視的「客體」身份上解脫出來。甚至,糾枉過正的地方,調侃審視點評小鮮肉的「女凝」代替了「男凝」,在光怪陸離的各種聚光燈下跳躍舞蹈。
各個品牌急吼吼吃上這口女權紅利,奔馳是第一個上車的,翻車也是第一個。無他,遭到前所未有的車主和潛客抵制。調不調性不知道,品牌選擇楊笠,這個態度表達就是踢到鐵板,屬于價值觀冒犯了,說的是什么廣告詞根本也沒人在意。比起楊笠老板李誕發Ubras還要說職場女性「躺贏」才引人小小爭議,刪了微博全當無事發生。楊笠其罪,好像只是在曾經的脫口秀表演舞臺上一句「普信男」是她說的,她就不配代言奔馳汽車(不是代言也不行,作為KOL的短視頻中演繹都不配:))。
吊詭又值得玩味。
女權抬頭是真的,女權表征下的新女性消費也是真的。歐拉做的招貓系列迎合女性車主的營銷動作就很巧妙,切中女性重顏值,為美好買單的消費心理,車不只是車,也可以是個人配飾,OOTD一部分。軟萌也好,酷颯也好,吃盡紅利,避開爭議,不去觸碰嚴肅議題背后真正深刻的部分。
奔馳的營銷屬實是太急太偏了。
目前的真實社會環境,女權話語體系都大半還停留在用自由消費選擇自由生活方式的水平,遠沒到男女文化價值表達上能互相尊重分庭抗禮的程度。用價值觀找共鳴,喚醒背后的圈層消費者共振,要點在于不疾不徐,品牌不是「造浪者」,頂多是個「追風人」,一個不夠被了解沒有被真正俯身傾聽的文化,加持不了急吼吼的流量派。
人人段子手:網絡文學是大眾表達的容器
2023年了,段子手仿佛消失了,又仿佛沒有,而是春回大地,在祖國的角角落落漫山遍野春光明媚。寫故事太累,編曲寫歌成本高,一個個戲謔之間畫了個框的新時代文學范式最合乎大眾心理。凡爾賽文學、廢話文學、發瘋文學,陰陽怪氣的美樂蒂,和神反轉的「瘋四文學」,跟風而上的「麥門文學」……
瞬息萬變難以把握的時代變化給每個普羅大眾帶來的生存重壓,太需要這份對表達者而言足夠安全、爽氣的互聯網空間了。品牌若是能加入這個空間,成為這個空間的一部分,幫助、陪伴萬千消費者和潛客做好率性而為酣暢淋漓的表達者,那才是真的「潤物細無聲」,加多一些品牌元素強化一些品牌存在感也不叫人反感,反而還可能有自來水粉絲自主分享喊人來玩來看。
此題義下的另一層,其實是什么是互聯網精神?互聯網讓“世界是平的”,草根是互聯網真正的生命力。任何專家精英只能算作是先鋒表達,能不能造浪起風,更重要的是看有沒有有多少真實的用戶投身參與,這點欺瞞不了人作不得假。
“服裝是政治,是隨身攜帶的小型戲劇”類似的長文案確實雋永優美,但也得生長在慢節奏的文藝審美社會氛圍中才能茁壯成長發光發熱。各地的社會情緒不同,經濟與文化發展階段不同,所以輿情不同,social情緒也不同。廣告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學科」,是心理學在營銷上的應用。不只是消費者心理,更多是人的共性與社會情緒如何因應表達共振共鳴,品牌效應只是切中之后的美麗漣漪。
2023,在這世界呼喚春天蘇醒,重拾信心營造美好的新年景,誠心期待更多有趣的,真正映射社會情緒的廣告。讓廣告不再是擾民之舉,需要開VIP關閉的所在,讓真正的多元價值觀即使在商業環境里依舊不負內容之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