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沃斯的“遠航”
【潮汐商業評論/原創】
“制造”二字是中國千禧年以后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波瀾壯闊的“中國故事”里一條敘事脈絡,風起云涌間,中國“制造”玩家的身份也幾多變化,其中就包括服務機器人賽道頭部玩家-科沃斯。
近日,科沃斯在新加坡舉辦的中國機電產品品牌展覽會上亮相,會議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舉行。在這個中央商務區的心臟地帶,科沃斯遞出了一張漂亮的中國智造名片,而這次跨洋遠航同時也是科沃斯25年企業發展的剪影。
01 科沃斯二十五年: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故事的風是從蘇州吹來的,科沃斯的服務機器人在那里邁出了第一步。
1998年,還是外貿公司業務員的錢東奇在南來北往的貿易生意里萌發了自己做實體的想法,他拿著自己做貿易積累的一些資金,在蘇州吳中區先鋒村,租下一個村辦廠房,創辦了泰怡凱電器。
畢竟幫別人“賣東西”不如自己“生產東西”。
隨后三年間,泰怡凱電器先后幫世界最大的吸塵器品牌HOOVER,以及飛利浦、松下和伊萊克斯等國際品牌代工,營收迅速達到10億人民幣。
但是“代加工”的工廠本身沒有屬于自己的品牌,一直在為他人做嫁衣,而如果一直是單純地組裝加工,代工廠的命運永遠掌握在下游的品牌手里,也沒有辦法釋放企業更大的價值。
于是從2000年開始,泰怡凱電器就籌備研發機構,并創立了"科沃斯"品牌,開始走自主品牌路線。
幫別人“生產東西”不如有“自主品牌”。
如果說泰怡凱代表著吸塵器代工廠的過去,那么科沃斯就意味著家庭服務機器人的未來。
之后,科沃斯推出了多款新品,并逐漸覆蓋了多個生活場景。2007年推出國內第一款掃地機器人DEEBOT,而科沃斯進軍整個賽道之初,就是抱著創新、開拓的決心。
接著,科沃斯在2010年發布全球首臺空氣凈化機器人沁寶、2011年發布全球首臺擦窗機器人窗寶,2022年,推出了智能割草機器人GOAT G1和全新商用清潔解決方案DEEBOT PRO K1、M1。
只做掃地機器人太過狹窄,服務機器人才是科沃斯的“遠望”。
如今的科沃斯已經從當初蘇州的一個小村落走了出來,走到了新加坡濱海灣金沙,也走到了世界各地的千家萬戶。
回溯過去二十五年,從泰怡凱到科沃斯,其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驚險的跳躍,不僅平安落地,而且擲地有聲,多次轉型的背后,貫徹的是科沃斯從內到外的求新求變、堅持長期主義的獨特精神氣質。
02 內生邏輯:洞察需求、堅持科研的“雙板斧”
縱向上看,二十五年里的多次轉型刻畫了科沃斯內在的精神脈絡;橫向上細究,洞察市場需求,夯實技術實力才是科沃斯蓬勃發展的內生邏輯。
商業故事的源頭都是要從需求開始談起的。
科沃斯從掃地機器人出發,在生活場景開始布局,隨后連點成線、成面,在2022年秋季戰略新品發布會上,科沃斯推出了智能割草機器人GOAT G1及全新商用清潔解決方案DEEBOT PRO K1、M1,所以科沃斯的產品視野不僅僅包括掃地機器人,而是架構起整個全場景服務機器人產品線。
也意味著科沃斯機器人已走出了家庭室內場景,走向了更遼闊的生活和生產場景,并且構建起了全場景生態網。
這不僅折射出科沃斯對于市場需求的洞察,同時也意味著科沃斯不斷開疆擴土,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
但是只談需求不聊技術是空洞的。
就像當年“戴森專利戰”一樣,科沃斯從來沒有忘記“打鐵還需自身硬”。2018-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科沃斯研發投入分別為2.05億元、2.77億元、3.38億元、5.49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6%、5.22%、4.67%、4.2%、5.34%。
這筆錢用在了哪里呢?一方面科沃斯在芯片、電機、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一再突破,另一方面也對定位、導航、避障、清潔、AI、算法等機器人底層能力的持續創新。
不斷增多的研發投入背后是科沃斯對于“技術本位”的堅持,同時過硬的技術實力也在幫科沃斯更快響應用戶訴求,夯實護城河,不斷擴大市場份額。
左手洞察市場需求,右手夯實技術實力,這樣的雙板斧不斷提升“科沃斯”的產品力以及品牌的生命力。
技術的想象力向來是無窮的,在服務機器人的范疇里更是如此。
03 人與機器:服務機器人新時代來臨
“2035年,這是個機器的時代!”
上面這句話是科幻電影《我,機器人》的一句廣告詞,如今也逐漸映射進現實生活。
我們或將進入與機器共處的新時代。
目前機器人主要分成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前者主要指運用于工業生產領域;而后者則常見于家庭陪護等多元場景中。如今服務機器人產品類型也愈加豐富,同時市場的想象力和需求也不斷擴展。
一方面,國內市場迅速發展。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當前中國機器人市場已進入穩定增長期,預計市場規模可達到839億元。而在2016-2023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的平均增長率達18.3%,且仍在持續高速增長。
另一方面,放眼至全球,全球勞動力短缺和新冠疫情影響帶來的“機器替人”革命,國際市場對于機器人的需求也在擴大。
回溯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近代人類社會迅猛發展,依賴于幾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跳躍。而在如今國內外市場的拉力下,服務機器人或許是新的號角,帶來新的時代發展契機。
服務機器人新時代的來臨對于國內服務機器人的廠商們來說是歷史機遇,也是新的智造任務。
中國企業如果想占據先發優勢,不僅是要堅守自己的技術優勢和供應鏈優勢,還需要對當下有信念,對未來有野望。
正如科沃斯CEO錢程在25周年慶典中說道:“我們相信10年后我們將會與各種形態的機器人共享、共事、共同生活,我們更有信心這其中將會有非常多的科沃斯機器人”,同時他提出了自己的洞察,認為服務機器人未來的可想象的空間很大,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從需求上想,有什么是自己不愿意動手的,有什么是現在的工具用著不如意的;另一方面,行業的參與者可以從技術和場景上發散,基于技術成熟度、市場化前景、用戶成本做出很多適應新場景的服務機器人。
事實上,2012年,科沃斯就牽頭開展了全國服務機器人領域的“國標”制定,使整個中國的服務機器人產業標準與國際接軌。
這其實也折射了科沃斯堅持“機器是為人服務”的理念和代表“中國智造”的信念,“底層硬實力”加“高維價值觀”正勾勒出科沃斯作為服務機器人廠商發展的新藍圖,以及在新一代的“服務機器人競賽”里的佼佼者形象。
“中國智造”是一個持續性的時代命題,在服務機器人的賽道里,科沃斯的遠航從不僅僅代表自己,更是意味著“中國”智造的階段性成果。
波瀾壯闊的中國智造星河背后,是眾多科沃斯這樣砥礪前行的企業迸發出來的點點星光,從第一天到二十五年,從代工廠到服務機器人的企業代表,是中國人“路雖遠,行則將至”的理想信念,也是中國企業“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不懈努力。
如今,遠航途中風又起,中國玩家們繼續揚帆起航、乘風破浪。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