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三體」,將在網文中誕生?
作者丨關鍵幀
編輯丨Han
2015年,第73屆“雨果獎”頒獎典禮上,《三體》的耀眼光芒照亮了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的夜空。這是中國科幻小說第一次獲得世界級大獎,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也憑借著這部作品被譽為“當代中國科幻第一人”。
轉眼7年過去,據三體宇宙公司透露,截至2022年底,三體IP聯盟的體驗和消費品市場價值累計超過20億元。開年以來,電視劇《三體》更是一經開播就收獲了36萬觀眾8.7分的豆瓣高分;3月,同為劉慈欣著作IP改編的《流浪地球2》的累計票房也突破40億元大關,成為中國影史上第10部躋身“40億票房俱樂部”的電影,也是其中唯一一部國產科幻電影。
《三體》《流浪地球》這樣頂級科幻IP改編的成功,正在極大推動中國科幻影視打開主流視野。與此同時,需要認識到,科幻影視的成功,離不開作為源頭的一個個科幻故事。業內也會關注,未來的“大劉”,下一部《三體》小說,會在哪里誕生?
新生代網文作家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成長在科技進步的時代之中,亦將目光投射在科幻題材之上。在剛剛揭曉的第33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趨勢:共有13部網絡文學作品入圍,最終遠瞳《深海余燼》、天瑞說符《泰坦無人聲》、賣報小郎君《靈境行者》、會說話的肘子《夜的命名術》四部作品獲獎,科幻網文的入圍數和獲獎數均創歷史記錄。
△圖片來源:閱文官方微博
此次的四位獲獎作者不僅擁有非常不錯的“群眾基礎”,還都是非常年輕的“新生代”科幻作家。會說話的肘子、賣報小郎君都是90后;天瑞說符1996年出生,被網友親切稱為“95后起點中文網大神作家”。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通過網絡文學平臺讀科幻、寫科幻。Z世代科幻網文作家們能夠寫出既叫好又賣座的作品,在他們身上,也能夠看到中國科幻的未來。
01
科幻網文,在Z世代中紅了
事實上,網文已經成為Z世代接觸科幻文學、創作科幻文學的主要方式。
根據《科幻世界》雜志和四川大學中國科幻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科幻網文白皮書(2022)》數據顯示,起點中文網首次創作便選擇科幻題材的作家中,72%為00后,約超7成的科幻品類簽約作家為本科在讀及以上學歷。在讀者群體上,近70%的科幻品類閱讀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40%左右為本科及以上學歷。隨著科幻網文作家的年輕化,科幻文學的讀者群體也在向年輕化、高學歷趨勢加速。
以《泰坦無人聲》的作者,95后作家天瑞說符為例。2019年,他憑借小說《死在火星上》獲得銀河獎“最佳網絡科幻小說獎”,2021年,他憑借《我們生活在南京》再次斬獲該獎項。
△圖片來源:閱文官方微博
在本屆銀河獎獲獎后,他也成為首位三度摘得銀河獎的網絡文學作家。他的代表作《我們生活在南京》,更是被讀者認為可以媲美安迪·威爾的《挽救計劃》。
《我們生活在南京》講述了在2019年和2024年生活在同一地理位置的兩個年輕人,共同面對危機的求生故事。這是一場突破極限的時空對話和救援行動。這部作品獲得了劉慈欣的推薦,暢銷書作家馬伯庸也對這本書評價道:
“溫情與奇想的又一次結合,嘆為觀止的故事展現。這本書再一次提醒我們,想象力才是文學的邊界所在。”
而曾獲閱文起點啟明星獎-科幻新星獎的95后作家九月醬,則是一位在非洲工作多年的駐外財務人員。他在海外工作的閑暇時間,將海外見聞、行業知識與想象力相結合,創作了長篇小說《大國科技》,通過主角克服苦難、獲得科技獎勵后推動國家科技進步的故事,展現了作者真摯的愛國情懷,收獲了讀者的一致好評。
對于如何看待年輕群體科幻網文熱,《科幻世界》雜志社副總編姚海軍表示,“科幻是科技時代的文學”。科幻題材的“火爆”與時代發展密切相關,因為人們生活世界的日新月異,催生科幻文學的土壤。
在科幻作家韓松看來,眼下科幻網文創作不僅是一種文藝形式,更是一種思考方式、熱門現象。“很多年輕人,尤其是Z世代群體,熱衷以科幻的形式思考問題,然后借助科幻小說寫作表達出來,展開面向科技發展與現實生活的倫理思辨。由此,科幻日益成為思想的承載體,這是很有意思的社會熱潮。”
誠如韓松所說,“新生代”網文作家們正以蓬勃的表達欲驅動科幻品類的高速增長,并以科幻文學為載體傳遞他們的思想;其中不乏眾多優秀的作家與作品因符合主流價值觀、提倡正能量,收獲眾多擁躉與良好的口碑。
02
網文平臺已成科幻IP主要發源地
值得注意的是,多部優秀科幻網文的誕生,并不是孤立的偶然天才閃光。事實上,本次獲獎的4部網文作品,均來自閱文旗下的起點讀書App。據閱文集團內容運營部總經理楊沾透露,僅2022年起點讀書便涌現出4萬余部科幻作品,入庫作品較2021年全年增長近70%。
《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數據則顯示,在2022年,起點原創科幻網絡文學作品簽約量增長30%,是熱門品類增長的第一名,規模僅次于作為傳統網文品類的玄幻與都市類別,科幻網文的創作生態呈現出一種高度的繁榮的狀態。
而眾所周知,在網文行業,簽約是獲得收入的第一步,更高的商業價值評價標準則是讀者用真金白銀投出來的月票榜。如起點月票榜就因為和付費有關,一向被認為是網文行業的創作風向標。
過去的一年,起點月票榜也見證了科幻的火熱。在起點讀書2022年度月票榜TOP10中,半數作品具有科幻元素。至今年2月,《靈境行者》《深海余燼》兩部科幻作品,依然位列月票榜第一、第三位,同時讀者還給出了單月13.6萬和8.8萬的月票成績。
△圖片來源:起點讀書
由此可以看出,在市場層面,網絡文學平臺走出的優質科幻作品,都已經過廣泛的市場驗證,眾多讀者用訂閱與付費投票,過濾出了口碑和人員雙爆的作品,打好了作為IP的一個先決基礎。《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透露,2022年科幻品類的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近118%,付費閱讀轉化比高達25%,均為起點全品類增長的第一名。
付費意愿的不斷提升,也側面反映著科幻網文商業價值的攀升。而因科幻網絡文學IP與多文藝形式具有高適配性,讓如何挖掘優質作品,以助力科幻網絡文學IP的轉化與增值,被各方的加速關注。
截至2022年底,入圍“銀河獎”的科幻網文作品中已有近5成進行了IP改編。網絡文學平臺正在成為科幻IP主要的發源地,而在優質內容生態與付費基礎的帶動下,科幻網文也正在形成從高質量內容到IP改編落地的通路。
03
科幻網文IP改編,前景幾何?
隨著科幻IP改編熱潮,業界對未來前景產生諸多探討。眾多專業人士認為要想將科幻IP做好改編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影視劇落地層面。如姚海軍所說,科幻是電影里面工業化特質最濃的一部分,它是一個系統工程。
“像《三體》等世界級一流的科幻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難度都非常大。不僅需要導演懂科幻,團隊懂科幻內在美,還要對作品的精神內核理解得非常到位。不然徒有其表,創作出來后肯定會面臨失敗。”
在動畫形式上,已有的嗶哩嗶哩《三體》動畫也遭遇到了一定的挑戰,觀眾質疑的建模粗糙的問題,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幻IP改編在技術上的難點。
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也曾表示,目前為止中國真正的科幻影視在《流浪地球》之后還是剛起步的階段。“相較于其他的題材,科幻是單獨的賽道。它是有門檻的,要求作者極強的世界觀搭建能力,甚至既要可以聚焦文明的起源與衰落,又要能夠回歸到個人奮斗或幾代人奮斗的故事。搭建世界觀再進行影視化,讓科幻IP改編成為非常復雜的過程。”
△圖片來源:流浪地球2
但讓觀眾欣慰的是,我國近些年來影視制作的專業度正在大跨度進步。無論是《流浪地球2》的太空電梯,亦或是《三體》電視劇飛刃切割審判日號,種種宏大的名場面,已充分證明中國影視行業產出優質科幻片的水準正在不斷提升。
事實上,在動漫領域,大量科幻網文作品也在“國漫”崛起的時代背景下持續發力。以《星域四萬年》《黎明之劍》為代表的改編動畫、以《夜的命名術》《泰坦無人聲》《第一序列》《繁星降臨》為代表的改編漫畫,都已前后上線并收獲大眾市場的好評。
在影視和動漫之外,科幻IP的有聲劇和衍生品的開發也具有很高的潛力。如近期喜馬拉雅與三體宇宙聯合出品的《三體》廣播劇,參與配制演員多達200位,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播放量破億的成績,并被業界贊譽“中國國產科幻IP的形式創新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同樣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線的科幻網文IP作品《夜的命名術》《靈境行者》也受到眾多聽眾的喜愛,創下播放量超11億和4億的佳績。
值得注意的是,網文平臺在科幻IP的開發上并不僅僅滿足于提供故事。近年來閱文在IP領域非常活躍,自2020年伊始連續三年持續不斷投入全產業鏈開發,目前已可以實現從文字作品到動漫、影視劇、游戲改編、周邊產品在內的全IP產業鏈開發、運營。
如在動畫與漫畫領域,2022年騰訊視頻上新的國產動畫熱度榜前10的作品中,有7部改編自閱文的IP;閱文與騰訊動漫合作、3年完成300部IP漫畫改編的計劃中,截至2022年底,已上線230多部漫畫作品。其中,亦不乏《斗破蒼穹》動畫,《大奉打更人》漫畫等一線作品。
△圖片來源:斗破蒼穹 年番
除了動漫,閱文在影視方面也有很強的制作能力。去年上半年的《人世間》創下央視一套黃金檔近8年收視新高;下半年《卿卿日常》在愛奇藝開播僅144小時熱度值就破萬。相關的影視資源、制作能力與經驗,如能賦能科幻網文IP之上,相信也將創作出符合Z時代審美的新科幻劇作。
從此次銀河獎獲獎的科幻網文作品來看,還有很強的IP改編潛力。比如《深海余燼》,曾入選新華文化產業 IP 指數報告 ( 2022 )》榜單,與另一部獲獎作品《靈境行者》共同位列動漫方向改編“價值潛力榜”三甲。在相關的IP生態鏈的多元改編下,未來也許能看到《深海余燼》《靈境行者》《泰坦無人聲》等作品改編的動畫和相關衍生品。
結語
正如劉慈欣所說,“近些年中國科幻文學與科幻發達國家的差距正不斷縮小,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也正深深地影響著世界科幻文學格局的變動;但對整個世界來說,我們還需要真正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作品,以及值得進行IP開發的優質原創內容。”
總覽當前繁榮的中國科幻網文,從IP的涌現到多元方式的改編,全產業鏈生態也在日趨完善,讓科幻IP內容的勃發恰逢其時,《我們生活在南京》《保衛南山公園》等更多優秀的科幻網絡文學,亦被各大影視評估機構公認具有深厚的影視改編潛力。
在科幻迷們依然帶著高度的熱情期待著下一部《三體》到來的今天,在新生代科幻網絡文學作家與平臺的共同奔赴下,在網絡文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展開對未來的想象。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