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財報:BC端兩開花,隱憂未曾遠去
現如今,隨著零售業態線上需求的一路攀升,即時零售江湖也一直保持著強勢的生長力。而在消費者對配送速度以及配送場景的要求的不斷提高下,即時配送的配送時間從“多日達”逐步演化至“小時達”;配送范圍也從“餐飲外賣”日漸拓展至“萬物可送”。
同城即配行業成熟度逐漸提高,頭部效應也愈發明顯,而在眾多頭部玩家中,以順豐同城為代表的,承接全場景需求的第三方即配平臺的發展尤為迅猛。尤其是在順豐集團多種資源的加持下,順豐同城的發展可謂是一路向好,這從其前不久發布的財報中就能窺探一二。
業績一路向好
近日,國內規模較大的獨立第三方即配平臺順豐同城發布了2022年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同城實現營業收入102.65億元,同比增長25.6%;凈虧損大幅收窄至2.87億元,同比下降68.1%,凈虧損率也同比下降了8.2個百分點至2.8%。綜合來看,2022年,順豐同城的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分別實現了高速增長和顯著提高。
一方面,順豐同城的營業收入能夠穩健增長,則得益于其各項細分業務的亮眼表現。在其模式和業務的不斷創新,以及規模和服務的持續改善下,順豐同城的差異化優勢得到了進一步釋放。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同城的同城配送服務持續向好,實現收入65.48億元,同比增長28.7%;非餐場景也增長強勁,實現收入24.17億元,同比增長29.2%。
另一方面,順豐同城的盈利能力有了明顯改善,則有賴于其“降本增效”策略的實施。2022年順豐同城開始全方位縮減成本,據悉,2022年上半年,順豐同城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9255萬元,同比僅增加1%;研發開支為3633萬元,同比減少31%;行政開支為2.4億元,同比下降8%。得益于此,順豐同城的毛利及毛利率也有了顯著提高。財報顯示,順豐同城2022年全年實現毛利4.1億元,毛利率大幅增加至4.0%。
順豐同城逐步構建起了龐大而優異的履約網絡,從而迸發出了十足的后勁。財報顯示,目前順豐同城已經覆蓋了全國約2000個市縣,其中24小時運營市縣已經增加至1300個,同比增長超80%。另外,順豐同城平均配送距離大于3km以上的中長距離訂單的占比也在持續提高,節假日時效達成率波動甚至不超過2.5%,惡劣天氣時效達成率波動不超過4.0%。
而順豐同城之所以能在2022年交出這樣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主要是因為其面向B端商家和C端用戶的同城配送服務收入均有所增長。事實上,順豐同城B端、C端收入的增長,也與其有效地鏈接并服務好了B端商家和C端用戶的全場景需求不無關系。
B端:場景和服務“齊抓”
通過對各行業客戶的深入了解與探索,順豐同城針對不同客戶形成了極具差異化的解決方案。順豐同城所提供的服務與各類商家多樣化需求的高度契合,推動了其B端收益的高速增長。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同城面向商家的收入為46.4億元,同比增長19.8%;年度活躍商戶規模達到33萬,同比增長27.7%。而順豐同城的B端業務能有如此增長,原因不言而喻。
一是,順豐同城的全場景模式,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好地發揮了規模效應。如果業務結構和場景單一,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就會大打折扣,而順豐同城則通過服務更多的新消費場景加速拓展了自身業務,豐富了自身能力。從餐飲外賣等成熟場景,到同城零售、近場電商、近場服務等增量場景,順豐同城對各類產品和服務實行了全覆蓋,這不僅讓其抗風險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強,還為其商家方面的收入增長提供了動能。
而隨著即時配送正在從餐飲外賣渠道轉為非餐場景驅動,順豐同城非餐訂單的收益也開始有了顯著增長。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同城近場電商和近場服務等高附加值場景收入維持高增速發展,同比增速超50%;茶飲、便利店、美妝、醫藥、數碼3C與寵物等代表性品類收入均同比增長超100%。
二是,順豐同城的定制化服務,降低了客戶流失率,提升了行業競爭力。服務能力是競爭力的關鍵,然而不同行業所需要的服務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順豐同城則探索出了各種差異化的履約標準和服務方案,能夠在不同行業、場景和復雜配送網絡中實現訂單與騎手之間的最優匹配。以餐飲企業為例,順豐同城可以與餐飲門店進行深度對接,并根據備餐、出餐的詳細流程,結合運力情況,反饋出餐時間,在保證服務品質的同時,讓配送變得更加高效。
而由于順豐同城能夠通過持續發展升級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從而也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財報顯示,年內順豐同城不斷深化與多個領先品牌的合作,累計與超過3600家商家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不乏蜜雪冰城、茶顏悅色、vivo、自然堂等各個行業的頭部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順豐同城優質、穩定、高質量的服務,其2022年收入Top100的客戶品牌續簽率高達90%。
C端:業務與體驗“共管”
隨著廣大用戶即時零售消費習慣逐漸養成,順豐同城高質量服務的吸引力,便不僅體現在B端,甚至其C端業務也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同城面向消費者的收入為18.99億元,同比增長57.3%;年度活躍消費者多達1560萬人,同比增長47.5%。而順豐同城之所以能夠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自然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來,順豐同城完善了業務布局,有助于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需求。隨著越來越多新的消費需求被催生出來,順豐同城即配C端業務在覆蓋了取送、代買、代辦、快遞取送及商務功能五大業務類型后,開始向著會簽、代排隊、洗護上門取送、跨城急送等一些之前尚未觸達的細分領域逐漸滲透。順豐同城廣泛的業務范圍逐漸為消費者所熟知,也促成了C端用戶對順豐同城品牌的高認知度。
而在消費者群體的持續快速擴大之下,順豐同城C端業務發展也開始一路向好。背靠順豐集團,順豐同城除了延續了順豐優秀的品牌口碑和品質服務之外,也同樣繼承了順豐數十年經營所積累下的高質量客戶。據了解,順豐同城的To C業務收入已連續三年實現超1.5倍的同比增長,其中,2021年消費者群體同比實現翻倍。
二來,順豐同城補充了配送運力,有助于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順豐同城搭建了獨有的城市物流系統(CLS),對運力實行智能調度。另外,順豐同城還專門打造了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專屬運力“先鋒騎士”,并基于一系列關愛計劃、激勵措施,確保騎手的服務質量和留存率;不僅如此,順豐同城還投入了無人機助力末端無人配送。而這些創新的科技能力以及優質的服務品質,在優化客戶體驗的同時,也驅動了經營效率提升。
而順豐同城龐大的運力池,補充了其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也借此提高了訂單密度,增加了業績收入。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順豐同城年活躍騎手數量超過78萬人,同比增加了17.4萬人;另外順豐同城2018年到2021年,訂單量分別為7980萬單、2.1億單、7.6億單以及9.6億單,也呈現出了穩定的增長態勢。順豐同城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收入在2022年達到36.8億元,同比增長19.9%。
隱憂未曾遠去
在B端、C端業務的雙向協同下,順豐同城新一期的財報數據十分引人矚目,這不僅體現了其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也證明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只不過,在即配行業極具“內卷”的背景下,尚未取得盈利的順豐同城仍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
首先,順豐同城勞務成本一直高企,可能會對其未來的業績增長帶來一定的壓力。即時配送業務對騎手十分依賴,因此整個行業的人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財報顯示,順豐同城2022年度的營業成本同比增加21.9%至98.51億,其中,僅勞務外包成本就達到了96.33億元。即便是作為即時配送行業龍頭老大的美團,也將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人力成本上,因此對于只做第三方配送業務的順豐同城來說,想要盈利簡直難上加難。
其次,順豐同城作為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缺乏商流支持,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其業務規模的擴張。順豐同城沒有自己的商流平臺,常常會因為獲客難、獲客貴而陷入流量焦慮,因此其訂單數量在行業內占比并不高,平日訂單量更是遠低于美團。雖然由于“脫胎”于順豐集團,順豐同城并不愁流量,但過于依賴順豐導流,也將不利于長期增長。而沒有商流助力規模化,其業務拓展也會受限,多樣化業務服務能力也會受影響。
最后,即時配送賽道玩家眾多,身為后來者的順豐同城還需要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近年來,即時配送賽道持續火熱,市場也迸發出了巨大的活力。然而,隨著訂單量的持續暴漲,各玩家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而除了在覆蓋范圍、配送單量、騎手數量都一騎絕塵的美團配送外,即時配送領域還有京東系的達達、餓了么的蜂鳥配送,以及獨立第三方的閃送、UU跑腿等諸多玩家,入局較晚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的順豐同城要面臨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總而言之,為了爭奪即時配送這個千億級的市場蛋糕,美團配送、京東到家、達達快送等都在進行著深度布局。雖然各個平臺在即時配送領域的布局有所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在朝著全場景、全品類、全距離、全時段的方向發展、融合。而最終誰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脫穎而出目前尚且無從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順豐同城要想在即時配送領域占得一席之地,恐怕還需要長期努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