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1
我有個侄子,很喜歡上網沖浪。
有一年夏天他很興奮地和我說,等放暑假他要天天在臥室里上網,空調一開誰都不愛。
結果這個美好計劃還沒開始就宣告失敗,他被爸媽給丟進夏令營了。
出發前,他又是在家族群里控訴,又是和爺爺奶奶告狀的,還打電話跟我抱怨,總之就是不想去。
我勸他,一來胳膊擰不過大腿,二來去戶外散散心也沒什么不好。成天躲進房間不出來,是要悶出毛病的。
他非常不服氣,說他就是喜歡在陰暗的地方玩手機怎么了,到外面要被太陽曬,還要流汗,難受死了。
我說那我給你買件防曬衣吧,而且反正都是要去,不如全心全意感受一下,多記住一點關于盛夏和陽光的細節。
等很多年后你上班了,加班到深夜、完全沒時間出門的時候,說不定你還要靠這些回憶來安慰自己呢。
畢竟,等你長大了,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時間了。
上一次看到大太陽,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他嗯了一聲,似懂非懂掛了電話,我卻想到了很多很多。
在他電話打過來的前幾天,其實我剛剛在家里連續卷了一個禮拜。
那一周我每天要在電腦屏幕前寫十幾個小時,除了取外賣幾乎不出門一步,最后生物鐘完全亂掉了。
我還記得事情全部結束的時候是大早上,我沒再點外賣,選擇下樓找個早點店吃包子。
清晨的陽光其實并不強烈,但長時間待在昏暗的房間里我的眼睛幾乎退化成了鼴鼠,被太陽稍微一照就刺得瞇縫了起來。
在太陽下,在光芒中,我眩暈了。
我甚至,有點怕太陽了。
那一瞬間我忽然很后悔,我覺得我的生活不應該是這副鬼樣子的啊。
正值盛夏,太陽這么好,天氣這么晴朗。
我應該和朋友們在野外露營爬山,打打球釣釣魚也可以。而不是每天都過得不分白天黑夜,迷迷糊糊。
我自以為自己生活充實內心堅強,沒有什么可以讓我破防,但只是被太陽一曬,就像照妖鏡里的小妖怪一樣,現了原形。
還記得上個月蕉下發的《驚蟄令》嗎?
昨天蕉下又發了一支片子,是蕉下三部曲的第二部,叫《所有的太陽》。
這支片子乍一看就是個關于年輕人的愛情小故事,但我看完以后想到的卻不止愛情,而是開始不可遏制地回想起了那年夏天發生的那兩件事。
我的小侄子不愿意去夏令營,但我卻無比羨慕有大把時間跟朋友在陽光下撒歡的他。
他還那么稚嫩青澀,無論是未來的太陽還是此刻頭頂的太陽,他都擁有得比我更多。
或許我應該少一點借口和推脫,趁著天氣正好,也多去戶外走走。
畢竟,日子是過一天少一天的。
屬于我的盛夏所剩無多,太陽也并非總是常有。
其實能讓我產生這樣的感想,蕉下這支片子就已經成功了。
因為它的立意,已經在歌詞里反復唱了出來:
人生不過100個盛夏,要擁抱炙熱的太陽。
2
蕉下把《所有的太陽》發在了B站,我看了一眼評論區。
有人在羨慕故事主角能遇到自己的crush,但也有人聲嘶力竭,用五個感嘆號說:
下次!別!寫!電話號碼!直接跟她回家!
對呀,為什么他和她彼此心動,但就是不能直接表達?
月老說我線都不夠用了,丘比特說我射箭射得手都麻了,結果還是搞得差點錯過。
看到這里,我笑了。
這個劇情設計其實恰恰反映出了蕉下對當代年輕人和當下社會共性的敏銳洞察。
大家可以仔細想想,我們已經有多久沒主動和陌生人說過話了?
如果不允許用表情包和顏文字,你還記得應該怎么挑起話茬、怎么察言觀色,怎么用語言、姿態和面部表情向對方準確地傳遞自己的情緒嗎?
說實話,上面這些技能就連我自己,也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甚至你非要我和人在現實中對話,我會選擇當場加個微信,咱們有啥事線上聊。
只要回到互聯網,那就是我的主場,各種騷話段子信手拈來,沙雕表情包和段子更是不在話下。
我甚至專門有個表情包庫,里面有幾十萬張我用爬蟲爬出來的表情包,按特征做了標簽,保證我無論跟誰斗圖都不會重樣。
像我這么極端的人當然不多,但同樣被困在信息繭房和社交孤島中的年輕人絕對不少。
現實交流能力衰弱,只是癥狀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們正在逐漸喪失感知美好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其實并不想玩手機,群里既沒有在聊有趣的東西,也沒有刷到有趣的文章or視頻,但手和眼睛就是停不下來。
我,在,害,怕。
我害怕,被世界丟下。
生怕會趕不上大家的節奏、接不住別人的梗,唯恐自己錯過任何一個有意思的東西。
但我并沒有因此而變得快樂,反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高強度的網上沖浪把我的情緒閾值無限拉高,最后無論看什么,內心都激不起半點波瀾。
關鍵是,我原本不是這樣的啊。
我曾經也是在村里漫山遍野亂跑,頂著大太陽上樹掏鳥下水摸魚的小破孩;
我曾經也是學校里足球隊的成員,在破爛球場上一個下午又一個下午的奔跑。
那時候我很容易滿足,身體運動到了極限,皮膚被太陽曬成古銅,但心情卻愉悅得無法言說。
或許正因為曾經擁抱過太陽,才就讓我的現狀顯得更加糟糕。
就像19世紀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詩句說的那樣: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
3
蕉下的厲害之處,在于他們洞察到了現代人、尤其是城市年輕人的這種困境,并且真的在試圖找到一個解法。
《所有的太陽》里,有幾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一個是片子一開頭,女主人都已經在野外了,但還是習慣性地拿著手機拍拍拍。
而遇到男主后,手機又恰好落水。
在瀑布面前不想著好好欣賞,而是一個勁拿著手機拍照,暗示現代人的身體和心靈已經分離了,身體容易逃脫,但精神卻很難從信息繭房中走出來。
手機落水是一個偶然事件,但卻是打破信息繭房的外力。
正因為這個偶然,男女主才不得不在山里野營,一起經歷了一段“小小冒險”,也因此點燃了愛情的火花。
另一個,則是女主回到城市和爸媽一起吃飯,但爸媽一直在看手機。本來應該是一家人團聚的溫馨場合,卻顯得有些冷場。
這個畫面暗示的,是在互聯網陰影籠罩下的情感淡漠。
甚至就連家人親情這種本應該最牢固的感情,也難以抵御信息流的沖刷。
人和人之間真的是需要更多交流的,感情就像齒輪,越磨合越順暢,但長時間不動彈,再好的感情也會生銹。
怎么交流?怎么磨合?
需要場景,需要環境。
在一個戶外場景里,大家一起爬爬山露露營,這就是交流。
在一個沒手機的環境里,面對面說說心里話,這就是磨合。
是的。
走進戶外,放下手機;
擁抱太陽,真實交流。
這就是蕉下找到的藥。
戶外不只是城市周邊山山水水,更是我們身邊的每一次真實邂逅、現實交往。
太陽也并不只是天上那一輪亙古燃燒的恒星,更是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春夏秋冬,往來寒暑。
從《驚蟄令》到《所有的太陽》,其實都是蕉下開出的藥方。
一支片子,就是一個療程。
戶外或許不是打破束縛的唯一解,但至少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而蕉下要做的,就是打破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壁壘,讓走進戶外變得更容易;
打破人與自然之間的壁壘,讓擁抱太陽變得更簡單;
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讓面對面交流變得更頻繁。
于是故事能夠開始,美好得以發生。
而且,蕉下是有資格當這個破壁者的。
就像它在《所有的太陽》片尾字幕里說的那樣:
2017年,蕉下開始設計第一款防曬衣。沒想到,它會那么受歡迎。多年來,見證了無數炙熱的陽光下炙熱的故事。
防曬衣這個品類的火爆,就是它作為破壁者最好的證明。
大家穿防曬衣,不是因為害怕太陽,而是為了擁抱太陽。
我們還是選擇穿上蕉下的防曬衣,在盛夏逛街、爬山、野營、漂流,做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
就像海子的詩里寫的那樣: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不是只有在戶外才能遇到和體驗美好,但從概率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在房間里待著,等待美好從天而降,那美好發生的可能性一定是最小的。
在更大的空間里,我們可以和更豐富的人與事物發生關系,也就會有更多遇見美好的機會。
大千世界,自有無窮精彩。
只需要你,鼓起勇氣。
打開門,走出去。
見身邊人潮如海。
大踏步,抬起頭。
看天邊紅日萬丈。
4
說真的,蕉下這個品牌是有一點審美和詩意在的。
如果說《驚蟄令》是從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溯源,繼承了古人對戶外的向往;
那《所有的太陽》就是現代人對戶外生活的再次審視,展現了現代詩里對太陽崇拜的集體無意識。
前者的氣質如古詩般豁達樂觀,后者的觀感像現代詩一樣朦朧美好。
關鍵是,它所倡導的種種精神,都并不是在說教或者講道理,而是在喚醒我們內心本來就存在著的對戶外的渴望。
從《驚蟄令》里講的“天下無路不可走”,到現在《所有的太陽》里講的“人生不過100個盛夏,要擁抱炙熱的太陽”,其實都早就已經植根于我們的基因、血脈乃至文化中。
是我們本來就想走出去,想自由自在地活動在天地之間。
蕉下只是做了一個契機,一個引子,一個讓我們邁出那一步的小小的理由。
為什么蕉下要把《所有的太陽》的立意,裝在一個甜甜的愛情故事殼子里?
因為它講的根本不是愛情,而是一個關于“付出和收獲”的寓言:
走進戶外是付出,邂逅美好是收獲。
蕉下就是要很篤定地告訴你,請你大膽地走出去,踏出家門、走進戶外。
天氣并不總是陰雨,運氣也絕不會一直糟糕。
要相信永遠會有陽光明媚的時候,永遠會有好事發生。
一個優秀的品牌,底色一定要是這樣溫暖積極的。
哪個品牌在PUA我,哪個品牌是真心對我好,用戶心里其實都有數。
平時或許不說什么,但在真正需要掏錢的時候,自然就見了分明。
5
在這個絕大部分品牌都喜歡陰沉著臉走所謂高級路線的時代,像蕉下這樣還跟家人一樣絮絮叨叨地關心你、鼓勵你多出去走走的品牌,不多了。
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它多管閑事,但仔細一想,你就會意識到它沒有任何壞心思,真就是想讓你開心一點。
關鍵是,蕉下不只是口頭上讓你走出去,還十年如一日堅持研發各種創新產品,用技術的力量支撐你更簡單、更低成本地走出去。
蕉下最新的“輕量化暴曬級防曬衣”和“輕量化全地形戶外鞋”等產品,就是在從客觀上降低我們走進戶外的難度和成本。
美好是我們自己找到的,但穿上防曬衣、踩著全地形戶外鞋,我們和戶外之間的壁障或許就更容易打破。
那些美好的事情,也會更容易發生。
從很多年前,蕉下設計防曬衣這個品類開始,再到今年蕉下首次推出輕量化戶外理念,帶著整個戶外行業開啟變革。
過去那個雛鳥般的初創品牌,已經成為了今天能夠立于行業頭部的主導者。
但蕉下的初心從來沒有變過。
它希望你快樂,希望你能遇見更多不一樣的人和事。
愿君余生所有歲月,都有陽光照耀。
愿君未來所有故事,都有無窮美好。
贊美太陽,贊美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