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冷汗已出,威馬如何揮汗前行?
2019年,造車新勢力將進入淘汰賽?自奇點汽車被爆欠薪三個月之后,這個問題就開始縈繞在人們腦中。
其實,新能源汽車在2008年就登上了國內的汽車舞臺,自2014年產銷量井噴式增長后其發展勢頭至今未減。雖然市面上還存在一些關于充電樁、停車位、資金和安全等新能源汽車消費憂慮,但這些并不影響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的青睞。
除了大面積搶灘的傳統車企外,一些新崛起的造車勢力也想分得一羹。其中,不少企業也得到了較為不錯的發展,如在今年3月23日,成立僅三年的造車新勢力威馬便被科技部估值50億美元,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獨角獸之一。不僅是威馬,蔚來、小鵬、奇點、游俠等新勢力也都紛紛打響名號,不斷激起造車浪花。
資本的狂熱追捧下,新勢力額角滲冷汗
近年來,隨著造車新勢力不斷崛起和傳統造車勢力不斷涌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浪花被越卷越高。其中,蔚來、小鵬、游俠和威馬等新勢力打著互聯網造車的口號,賺足了市場的眼球,吸引大批資本爭相投入,融資浪潮翻滾不停。可隨著交付時間日益漸緊,新勢力的額角也漸漸滲出了冷汗。
一方面,傳統車企的入局,讓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品牌擁擠的情況,產品急速增多,留給新勢力的時間越來越少。各路企業品牌爭相匯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市場呈現百家爭鳴之態,而且比亞迪、北汽、上汽等主流車企近年來在新能源道路上勢如破竹,推出的新能源產品更是產銷口碑雙在線。隨后,長城、海馬、力帆等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也相繼推出了系列產品,逐漸向新能源市場靠攏,不斷填補著市場空白。
就是在這種品牌擁擠、產品匯集的情況下,造車新勢力們幾乎都還停留在PPT窗口看熱鬧。入局最早的頭部玩家蔚來、威馬等,在今年才開始交付且其成績還有待考究。沒有產品的企業就是沒有武器的戰士,就算你的戰術再完美,也抵不過人家的長槍大炮。無論新勢力的聲音有多大,主流車企大面積分割新能源市場份額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留給新勢力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擇優趨勢已顯,車企資本過渡越來越艱難。今年2月發布的《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明確表明,續航150公里以下的不再享有補貼,續航150-300公里補貼分別下調約20%-50%不等,續航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車型,補貼分別上調2%-14%不等。結合以往的相關政策不難看出,利好政策正逐漸由普惠轉向擇優,市場整合的進程得到了加速,市場淘汰的速率也在提升。
政策補貼對于根基不穩定的新勢力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面對補貼的擇優,新勢力要想繼續得到補貼,就要生產更高質量的產品,這無疑抬高了新勢力入局市場的門檻。而新勢力多還在窗口造車,產品成熟度不足,市場的需求變動會直接影響造車進程,造成企業資本波動。新勢力不像傳統車企有產品或是業務作為資本支撐,在資本發生大幅變動時,其資本過渡將更為艱難。
在資本的熱捧下,新勢力掀起的浪潮一輪高過一輪,其中被拍死在沙灘上的也不在少數。但作為新勢力中的頭部玩家,威馬在新勢力隊伍中就像一匹姿態強勁的黑馬,前進勢頭尤為亮眼。那么,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勢頭強勁的威馬能擺脫足跟不穩的通病嗎?
新勢力外衣下,威馬的傳統靈魂和智能野心
據悉,威馬于2015年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因其強勢的團隊力量,很快便在市場中打響了名號。
領頭人沈暉曾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業內出名的吉利蛇吞象收購沃爾沃的事件就是經由他之手。另外,威馬各大區塊的負責人也幾乎都出身于傳統車企,且旗下還有一支出身沃爾沃的運營團隊和一支出身上汽通用的市場團隊。威馬在這支高管團隊的帶領下直驅造車腹地,彰顯出新勢力少有的深厚管理功力,讓企業收獲了不少市場熱目。
除了造車團隊的加持外,威馬的智能野心也是企業立足市場的一大助力。今年3月28日,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生產線全面貫通,首批威馬EX5量產試裝車正式下線,費時不到500天,創下了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新紀錄,威馬將其定義為“1.0時代”。
另外,從傳統造車企業轉變成服務型企業,實現“智慧出行”,是威馬的“2.0時代”。依照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口中“威馬是一家有大數據的服務公司”的定義來看,威馬的野心將不止于汽車,其未來極可能會向大數據智能化市場進軍。
值得一提的是,威馬首發的純電動SUV EX5補貼后價格區間在15萬左右,相比于小鵬G3二十多萬和蔚來ES8四十多萬的補貼后價格區間,威馬的首車定價著實吸引市場眼球,企業也因此被冠上了價格屠夫和價格毒藥的稱號。在以燒錢為特色的造車新勢力中,威馬的價格毒藥不僅有利于企業打響品牌知名度,還加快企業占額市場的速度。
有實力團隊、有智能布局、有產品亮點,威馬的發展勢頭很是強勁。然而,威馬在新能源市場上終究只是個年滿三歲的年輕企業,雖然發展勢態良好,但還不夠成熟穩重。
通病未除,威馬壓力劇增
新勢力想根治足跟不穩的通病,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修養。只有通過無數次的市場磨礪和大量的實力沉淀,新勢力才能穩住身形走得長遠。同樣,威馬想根治通病也需要長時間的市場磨礪和成長。除了市場通病之外,威馬自身存在不足。
一方面,不同于蔚來、小鵬等尋求傳統車企代工的做法,威馬收購了中順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利用其生產資質來實現車輛制造。購買資質造車雖然能保證產品質量、推進威馬C2M商業模式的實現,但也加長了資金回籠期,增重企業資金負擔。這對于目前的威馬而言,布局越大資本壓力就越大,如何維持住后續發展的資本流動,是威馬必須要提上日程去解決的問題。
此外,威馬在9月底就要進行首車量產交付,但在8月25日,一輛威馬EX5電動汽車在研究院突然自燃。盡管后續威馬作出了相關的解釋,稱車輛自燃是由于第三方電池故障造成的,但不能否認的是,威馬的市場形象已因此受到了影響。對于沒有產品口碑累積的威馬而言,首車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對企業的看法,在首車交付之際發生如此嚴重的意外事件,難免不會讓消費者對其造車能力生疑,從而影響企業的市場形象。
如今市場淘汰風浪居高不下,威馬憑借智能工廠和智能運營產業鏈給企業造車提供實力保障,提升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留存幾率。但在新舊勢力不斷交匯碰撞的新能源市場中,威馬要想繼續走下去,還需要頂住生長壓力,延續企業的智能特色,穩速前行。
智能布局出苗頭,威馬自愈有療效?
在威馬的設想中,大數據的運用并不僅限于汽車上,人工智能技術將會滲透進日常生活中,小到家庭大到社會,且事實上威馬已經開始實現了這些設想。
今年4月11日,既博鰲論壇落幕當天,威馬牽手海南交控開啟了威馬汽車的智慧出行“2.0時代”,計劃未來三年在海南投放1500輛新能源共享汽車,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出行服務,將其智能野心付與實踐。通過此次合作,威馬旗下共享品牌 “GETnGO 即客行”落地海南,攻占了海南這塊極具潛質的市場,拓開了企業的勢力范圍,讓企業多了一份立足市場的優勢力量。
而且,不同于以往的線上或線下租賃共享模式,威馬的智能出行包含著眾多智能信息服務要素,涉及到吃住行游購娛方方面面。但這就涉及到需要利用大數據將各行各業的零碎資源統籌規劃到一個平臺中,而這些對于威馬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在新能源汽車大勢洶涌下,威馬的智能牌已打響,企業因此多了一份立足市場的力量,也讓更多資本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即將踏出造車窗口之際,年輕氣盛的威馬要想走得更遠,還需先抓牢智能王牌提升企業造車勢力。
一來,累積資本,維持價格優勢。低價不僅能搶占消費市場,還能搶占資本市場。對于像威馬這種造車新勢力而言,強大的資本支撐才是核心驅動力。低價產品有著較強的市場保證,且資本吸引力大。就目前資本普遍誰火投誰、誰富投誰的情況,低價攻占市場,從而獲得資本熱目,能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交付能力,增大企業的存活率。企業先在市場中立穩腳步,然后才有能力考慮后續的盈利問題。
二來,完善智能運營體系,強大產品力量。威馬智能布局不小,未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在目前已經打好智能頭炮的情況下,威馬還需要后續發力完善智能運營體系,做到頭重腳也穩。另外,產品是企業的競爭核心,產品力不足的企業更容易遭到市場淘汰。威馬在進行企業戰略布局的同時,也要加強產品的生產力度,將造車基底打好,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總的看來,在新勢力普遍足跟不穩的境況下,威馬作為一匹黑馬在新勢力前面奔馳,將造車新勢力的新鮮感、科技感和個性感發揮淋漓,大大增強了新勢力的市場信心度。雖然威馬還存有不足,但其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如今,新能源汽車戰局還在繼續,新勢力的更迭換代也在不斷進行,威馬能在市場上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首發杉車網,公眾號ID:sanchewang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