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精神》,誰還愿意賣命?
1
周末不卷,隨便寫點。
去看了場電影,成龍老師的《龍馬精神》。
這個片子怎么評價呢?
這么說吧,出于對成龍老師本人的尊重,我就不評價片子本身的質量了。
大家自己感受下就行了。
不過我今天想講的不是這個片子,而是功夫片怎么就不行了,功夫演員和武師們怎么就少了。
前一段時間,成龍老師還因為哽咽說“市場不需要動作演員了,多好的功夫都沒用,一定要長得好看”而上了熱搜。
成龍老師所熟悉的那個屬于武打明星和龍虎武師們的時代,確實是不會回來了。
這不僅僅是時代的選擇,更是演員和龍虎武師們自己的選擇。
2
為什么武打明星后繼無人,為什么龍虎武師們越來越少?
是市場不愛看嗎?
年輕人不愛看嗎?
當然不是,市場肯定是還需要武打片的,觀眾們也肯定還是愛看打戲的,動作片至今仍然是電影行業繞不過的巨大品類。
B站上那些老電影打戲切片和武打剪輯流量從來就沒差過,各路院線、網大、網劇里偶爾有出彩的打戲,也大概率會單獨出圈。
說白了,誰不愛看打架呢?
人類為了獅子和老虎誰更能打都能撕起來,更別說看同類打架了。
有一回我半夜在路邊看到兩個小伙子喝醉酒撕打,我蹲在二十米外津津有味看了足足半個小時,直到兩個人都沒力氣了抱在一起睡著了我才走。
但,大家愛看的是打戲,現在的武打更多是作為一種元素點綴在電影里。
總的來說,還是有需求,大家也喜歡,但市場沒有過去那么大了,畢竟現代科技能提供的奶頭樂太多也太騷了。
比起整個片子,大家更愛只看打戲切片。
與此同時,即使市場有需求,也不代表還有人愿意接。
或者說即使愿意,也不會再像當年一樣踴躍積極,更不會像當年一樣舍生忘死拿命去拼。
3
先說演員這一層。
打打殺殺不劃算了,拿命換錢性價比不夠高了。
對明星來說,我能玩兒飯圈那套,能談談戀愛炒個CP就輕輕松松賺到錢,何必去和人拳拳到肉打架呢?
受傷了耽誤上綜藝接代言趕通告,少賺的錢算誰的?
如果沒得選,可能還有人愿意強忍著,但既然有其他路子,我肯定要喊疼的。
你別講什么職業精神演員道德,現實是武打明星未必比其他明星更值錢,但一定會更累也更危險。
假如現在還是小演員or龍套,為了爭取更多機會和戲份,那可能還會把能打和愿意打作為一個籌碼押上去,畢竟也沒別的本錢了,想被潛規則都得排隊去。
但要我出頭了,成角兒了,那肯定更傾向于接輕松穩妥一點的戲。
就算不談戀愛,那去拍文藝片可以吧?
對演技有追求,那去拍年代劇可以吧?
科幻,懸疑,喜劇,都可以。
哪怕是戰爭片,雖然也有受傷危險,但也比專門的武打片安全點,省心點。
另外說實話,前輩武打明星們,也用自己的肉體證明了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會是什么結果。
成不成,看命。
整天研究武打,容易傷害生命。
成龍李連杰甄子丹趙文卓吳京等等等等老師們,他們早就一身一身的毛病數不清了。
對,他們是成了名,但然后呢?
再有名氣、再有錢,那也是一身傷痛換的,成龍老師當年那真是拿命拍片。
他可以,他牛逼,但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可以。
你看,事情到這就卡住了。
在這個時代,武打和明星放一起,就是個悖論。
小演員還能拿來當跳板,明星體量大了包袱重了,這個曾經的跳板就變成了雞肋。
4
除了大腕兒明星,還有一系列演員。
龍虎武師呢?為什么也越來越少了?
其實過去龍虎武師多,本來就是特殊時期特定環境下造就的特殊產物。
龍虎武師起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圈,那個時候好萊塢已經能拍《2001太空漫游》和007系列了,各種特效、道具給你把視覺效果拉滿。
電影本來就是造奇觀的藝術,香港電影沒有這么好的特效技術,就只能給你卷“人肉特效”。
武打,就是【人肉特效】,動作戲就是比膩膩歪歪好看。
而龍虎武師,就是那一代電影人找到的人肉特效的載體。
用特效都做不好的危險動作,直接讓真人上陣。
你不敢冒的風險我敢冒,你不敢受的傷我敢受,你不敢死的人我敢死,硬生生用龍虎武師的傷殘甚至傷亡在電影圈殺出了一條新路。
觀眾看得爽,但背后是龍虎武師的修羅場。
這本就不是長久之計。
當年能這么干,一是大家過的都不好,當龍虎武師起碼是個出頭的機會;
二是人肉特效確實好使,短時間科技特效做不到這么爽快,堪稱立竿見影的票房春藥。
成龍老師自己就是當年那批龍虎武師的帶頭大哥,他最清楚很多動作的危險系數有多大。
他自己都不知道多少次從鬼門關走了回來。
讓真人去實現,就算技術再好、心態再穩,那也是一件賭命的事情。
而且不是賭一次就結束,是一次兩次無數次。
龍虎武師們不是在賭命,就是在賭命的路上。
只要你一天沒從片場退休,就一天離不開這生死的賭場。
能完好無損退休的人極少,運氣再好的人,也不可能把俄羅斯輪盤賭一直玩下去。
過去的龍虎武師們肯去賭這一把,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愛挑戰,而是實在無路可走了。
不干龍虎武師,那就去扛大包干苦力全家挨餓,或者當一輩子古惑仔。
干了龍虎武師,一個月收入抵普通人好幾年,買車穿名牌抽雪茄出入豪華賭場。
怎么選?
拿,命,去,選。
命算什么?
老子賭的就是命。
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真沒那么苦了,賭命的動力就沒了。
年輕人不想賭命,你不能說這也是懦弱吧?
而且就是你想賭命,劇組也不敢讓你賭了。
賠不起,真的賠不起。
咱們能上科技,就別整狠活了。
5
除了演員不想賭,劇組也不想賭之外,還有切切實實的算數。
現在的電腦特效實在是太猛了,在賽博眾神嘎嘎亂殺的時代,人肉特效真沒過去那么好使了。
同樣的危險動作,動捕+算法給你整得明明白白。
就算是觀眾,也過了那個被單純的驚險畫面就能吸引進電影院的階段。
除非你能用真人給我拍魅魔打架,不然我為什么非要看真人。
巨大機器人肉搏不熱血嗎?
鐵皮人對著大紫薯丟掌心lei不好看嗎?
而且隨著國內電影技術的發展,人肉特效也已經不再是追平國外的唯一選擇。
《流浪地球2》里也有武打場面,但大家記憶最深刻的一定還是太空電梯從九天墜落。
既然人肉特效不再是唯一的答案,那不一定更好,但一定更危險的事情,肯定做的人就少了。
就算肯做,回報也沒有那么多了。
天平一邊加注一邊減籌,龍虎武師的沒落也就成了必然。
武打明星后繼無人是事實,但說到底,沒有人天生就應該把自己的命放上牌桌。
成龍老師的眼淚確實發自內心,他自己就是這么過來的,那就是他的青春。
但一個大家不需要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時代,也不壞。
誰也沒做錯,世界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走過。
我們與昔日的江湖不再相見。
又何必再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