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器市場角力,AI成為關鍵變量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年來,隨著國家“書香型社會”建設政策的出臺,公眾的閱讀需求正在逐年增加,各類讀書產品和讀書活動,也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人們的閱讀體驗日益得到豐富。比如,昨天世界讀書日舉行的“不如大聲讀書”活動,就通過線上直播與線下共讀的方式,讓讀者們以書會友溝通交流、彼此鏈接,幫助人們在日益碎片化、快節奏的生活之外,找到內心的安住。
值得一提的是,為順應當下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活動的主辦方訊飛有聲書,還為現場嘉賓與讀者們提供了有聲書產品,方便人們更沉浸的進行“有聲”閱讀。
正在悄然發生的現實變化
隨著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和網絡媒體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逐漸從“讀”進入“聽”時代,聽書成為了一種社會化流行趨勢。
首先,碎片化場景之下,人們的注意力被稀釋,聽書憑借其在感官上的“跨場景”能力,越來越受到用戶青睞。據共研網預計,2022年,國內有聲讀物市場的用戶量或突破4.2億,這意味著聽書用戶在總體人群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其實在如今的都市生活中,人們的生活場景,不是在通勤路上,就是在辦公室、電梯間、家里等地方,碎片化的場景分割了人們的閱讀時間,場景切換還容易導致閱讀中斷,相比之下,聽書則無場景限制,無論在哪里都可以隨時隨地地聽,正是這種“跨場景”能力,讓聽書在現代人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次,聽書的代入感更強,更能創造沉浸式體驗。作為一種重要媒介,聲音的情緒傳遞效率更高,人們在聽書過程中,除了能獲得必需的信息和知識外,還能夠從各種不同的聲音情緒中,感受到懸疑、俏皮、悲傷等不同的場景氛圍,獲得更高的閱讀體驗和極致的沉浸感。
最后,各種各樣的有聲內容和電子讀物資源的出現,極大滿足了用戶對于優質內容的需求。近年來,在“耳朵經濟”蓬勃發展之下,諸如廣播劇、有聲書等各種有聲讀物紛至沓來,有聲平臺的內容供給更豐富多元,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廣闊的選擇,提升了聽書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力推動了有聲市場的繁榮。凡此種種,都為“耳朵經濟”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
“聽見”只是基礎,“動聽”才是關鍵
行業大發展之下,與“聽”相關的各種產品受到各方青睞,產品類別也在不斷發展延伸。例如,電子書閱讀器就由最初僅能“看”的功能,新增了“聽讀”并使之成為標配,在目前市面上一眾電紙書產品中,訊飛有聲書憑借其“還原真實人聲”的聽書體驗,直接將墨水屏閱讀帶到了新高度,顛覆了用戶對于“聽讀”的認知。雖然本身被定義為墨水屏閱讀器,但訊飛有聲書“聽”的能力,可以稱之為科大訊飛在AI智能語音合成的又一力作。
目前科大訊飛已經在語音信號處理、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評測等方面形成領先優勢,并擁有全球最大的中文語音語料庫,其中包括普通話、方言、英語、日語、韓語等多種語音的語料庫,其在語義分析、情感分析、機器翻譯、自動摘要等方面,也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這些都為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而訊飛有聲書的推出,更是將科大訊飛先進的智能語音合成技術,在“聽書”體驗方面的潛力挖掘到了極致。
相比普通閱讀器單一的AI女聲或男聲,訊飛有聲書擁有更豐富的人聲選擇,在保留墨水屏閱讀一貫功能的基礎上,訊飛有聲書集成了科大訊飛自然媲美真實人聲的TTS 4.0語音合成技術,內置26位不同風格的AI主播,其嗓音、聲線、聲調皆具特色,情緒更加飽滿,相對于機械僵硬的電子音,能傳神的還原表達書中的細膩情感。此外,它還包含了11位方言主播、5位外語主播和2種趣味童聲,用戶可以根據偏好自由選擇,閱讀體驗和質量大大提升。
比如,家長陪小孩讀書時候,就可以用“芳芳”或“寧寧”兩位AI童聲主播來給孩子朗讀,純澈清脆的趣味童聲,小孩兒也更能“聽進去”。大人則可以根據習慣,喜歡的書籍類別,選風格貼合的主播朗讀,匹配不同內容場景,都有不同聲效的AI人聲娓娓道來,閱讀沉浸感更佳。普通話聽膩了,用粵語、滬語、東北話等各地方言聽書,也不失一番趣味,聽覺體驗直接拉滿。
而且,訊飛有聲書支持鎖屏聽書以及合蓋聽書,這樣一來即使在高峰期的通勤路上,被擠得腳不離地的地鐵車廂,或搖搖晃晃的公交車里,合上皮套將它放在口袋或者包中,連接藍牙耳機,同樣可以進入高質量閱讀狀態,通過訊飛有聲書沉浸在書中的另一個世界空間。
除了帶來極致的聽覺體驗之外,訊飛有聲書在其他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比如,通過與單向空間的合作,它將單向歷搬到了墨水屏上,待機狀態下支持呈現單向歷,那些摘自作家詩人的閃光名言,哲理金句,每天都能帶給用戶不同的靈感啟迪,既是一種精神滋養與陪伴,也增加了閱讀器的實用價值。
另一方面,作為基本的墨水屏閱讀器,它支持24級冷暖雙色閱讀燈進行冷暖色調節,300PPI高清顯示,字跡更清晰的同時,護眼效果更佳;同時它內置訊飛、當當兩大書城,還兼容微信讀書、喜馬拉雅等外部應用,內容資源十分豐富;32GB的超大容量,輕松容納上萬本書,用戶不用再為存儲資源不足而擔心了。
針對日常工作或者學習中,可能需要與外國人交流,或者觀看一些外文資料需要即時翻譯的情況,訊飛有聲書還內置了翻譯助手APP,支持中文與英文、日文、韓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等6種外語,以及藏語、維吾爾語等2種民族語音的實時互譯。依托科大訊飛強大的AI語音能力,它在識別速度和準確度方面,也都有優異表現,足以全方位滿足用戶在即時翻譯場景下的各種需求。
總的來看,訊飛有聲書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墨水屏這個領域做出了自己的亮點和特色。畢竟,從用戶角度來說,滿足“基本聽讀”需求僅僅是起點,獲得高質量的閱讀體驗,才是電子書閱讀器的更高價值所在。
“聽見”不只是形式,更是橋梁
在筆者看來,給用戶帶來更高質量的閱讀體驗只是一方面,訊飛有聲書更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是通過提升“聽讀”質量,多維度打開了用戶的感官,由此搭建了一個橋梁,讓讀者們從高質量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并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
比如,在昨天訊飛有聲書的“不如大聲讀書”活動上,隨筆作家止庵、寫作歌手鐘立風、藝術史研究者張宇凌、作家蘇方四位不同領域的嘉賓被邀請到現場,和讀者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并與訊飛有聲書的用戶一起大聲朗讀經典書籍。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大聲朗讀”這個行為在今天來看似乎不可想像,恐怕只有回到小學初中時期才有,是一種最原始樸實的知識輸入方式,但就是這種最純粹的“閱讀+發聲”的方式,也是最能調動感官、讓人專注自己、沉浸書本、讓知識留下深刻印記的方式。
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壓力之下,想要在繁忙疲累之余打開書籍實在難度不小,甚至對于疲憊的現代人來說,翻書本身并不輕松,“沒那個閑心”“也沒那個精力”。相比沉下心來看完一本書,大多數人更愿意低頭沉迷于手機的繁雜信息、默守在自己的孤島、任憑娛樂化資訊將注意力瓜分帶走,淹沒碎片化信息帶來的短暫愉悅里。
而“大聲讀書”活動通過不同讀者的講述、幾百個讀者的聲音,重新喚起人們對閱讀的思考,感受閱讀的力量。活動上,嘉賓與讀者們借助訊飛有聲書,感受到墨水屏閱讀文章的便捷,也體驗到讓好書“發聲”的樂趣。在繁忙疲累生活中,找到了一方純凈空間,卸下緊繃的心防,調整自身狀態,在科技與人文的交融之下,與好書來一場美好的“邂逅”。
AI賦能,“體驗為王”閱讀時代來臨
通過用戶真實的選擇、產品的發展方向等種種趨勢顯示,當前以體驗為中心的閱讀時代已經到來。
其實,墨水屏自誕生起,就憑借其護眼、類紙等屬性與電子閱讀等場景密不可分,然而從第一款墨水屏電子閱讀器誕生至今,其在設備類別和使用場景上始終沒能突破“閱讀”的局限,這使其在發展中逐漸遭遇了瓶頸,甚至被人調侃成“蓋面神器”,而AI技術的應用則為其帶來了全新的變革機遇。
一方面,AI智能語音技術與墨水屏結合,終于使墨水屏實現了從“閱讀”到“悅讀”的跨越,不僅能讀還能聽,閱讀質量和體驗極大提升,應用范圍和邊界得到極大拓展。與以往墨水屏一直囿于“閱讀”單一功能不同,如今,隨著智能語音合成技術與墨水屏的融合,墨水屏的功能中心,逐漸從“閱讀”延伸到了“閱讀+聽讀”,場景能力大大增強,AI智能語音合成技術引入帶來的指數級聽書體驗躍升,也將大大延長用戶的使用時長、增強了產品的用戶粘性,打破了過去單一閱讀功能帶來的增長乏力的尷尬,重新定義了墨水屏這個品類。
另一方面,訊飛有聲書圍繞“聽讀”建立的全新技術生態,和原有生態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有利于引導產業加速技術革新,推動更多創新電子閱讀器產品的涌現。相比以往的墨水屏品類,訊飛有聲書推出的全新一代智能墨水屏設備,由于AI語音合成技術的引入,使人們的聽書質感有了顯著的提升,這無疑會增加產品對喜馬拉雅等外部音頻平臺的吸引力,并為其創造更好鏈接用戶的機會。同時,AI語音賦能好內容自動“發聲”,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聽閱”深度用戶進入平臺,擴大產品的人群基數,有利于引導產業加速技術變革,從而推動更多創新電子閱讀器產品的涌現。
隨著行業的持續發展和新技術應用的逐步落地,作為推動AI語音技術與墨水屏應用的先行者,訊飛有聲書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