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圓通、韻達演繹2022年報眾生相
2022年,國內快遞行業正整體逐步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快遞行業有效應對了超預期因素的沖擊,總體保持了穩步增長,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105.8億件,同比增長2.1%;業務收入累計實現10566.7億元,同比增長2.3%。
盡管快遞行業總體經營環境向好,快遞江湖的風波卻從未停止。隨著快遞行業發展逐漸進入深水區,快遞企業彼此之間的明爭暗斗也愈發激烈。而為了鞏固自己的行業地位,構建自己的護城河,以圓通、韻達、順豐為代表的快遞企業,在加快科技賦能、提升服務品質、拓展網絡布局等方面做出了諸多改善。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圓通忙轉型
近日,圓通速遞發布了2022年全年業績報告,其中多個數據表現亮眼。財報顯示,2022年,圓通營收創新高達535.39億元,同比增長18.57%;歸母凈利潤39.20億元,同比增長86.35%。另外,2022年圓通全年業務量達174.79億件,同比增長5.7%。圓通業績不斷向好的背后,是其對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深耕。得益于此,圓通數字化轉型也帶來了十分顯著的成效。
一是,圓通持續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使其配送效率顯著提高,促使其履約能力不斷增強。圓通針對性開發了“管理駕駛艙”、“網點管家”、“客戶管家”、“行者系統”等一系列數字化管理工具,深度賦能加盟商,強化轉運中心與末端網點的聯動管控,提升了末端網點的攬件效率。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圓通多元化配送終端體系日趨完善,在全國范圍內共擁有超80000個終端門店,快件入庫入柜比例提升至68%左右,全程時長同比縮短了1.38個小時,配送效率明顯提高。
不僅如此,圓通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化管理工具——“客戶管家”全面鏈接客戶,持續改善客戶體驗。年報顯示,2022年圓通客戶投訴率同比下降近10%,實現從綜合服務能力到客戶感知的全面提升。
二是,圓通深度落實數字化轉型戰略,使其成本管控效果顯著,推動其經營業績快速增長。圓通積極推進全網一體數字化、標準化建設,通過數字化系統及標準化規范,多維度、全方位賦能網絡,強化全網成本精細管理,使產品定價能力明顯增強,網絡綜合實力和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財報顯示,2022年,圓通單票快遞產品收入2.59元,同比增長14.60%;單票運輸成本0.51元,單票中心操作成本0.31元,核心成本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單票快遞毛利0.27元,同比大幅提升111.26%,成本收入比優化效果凸顯。
除此之外,圓通還針對性開發了完善數字化管理的工具,助力加盟商提升財務結算分析能力、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提升精準定價和傳導能力、降低運營操作成本等。數據顯示,圓通的加盟商財務系統使用率超85%;智能客服系統使用率達40%。
得益于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改變,圓通的效能正在不斷釋放。從上述各項核心數據的優異表現不難看出,近年來圓通的綜合競爭實力顯著增強。然而,對于圓通來說,抓住數字化的機遇,并不代表就能實現數字化的成功轉型。更何況,作為先行者的圓通選擇的還是一條更“重”的路——財務、人資、客服等數字化系統全部自主研發,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而圓通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想要走得更快更穩,恐怕還需要多下功夫。
韻達強服務
前不久,韻達發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總體財務狀況良好。財報顯示,2022年,韻達實現營業收入474.34億元,同比增長13.65%,其中,快遞服務收入449.57億元,同比增長14.01%;利潤總額為19.39億元,同比增長5.30%;另外,2022年韻達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176.09億件。韻達財務成績優異的背后,是其強化高品質服務的結果。
在服務能力上,韻達持續夯實基礎設施底盤建設,以滿足客戶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隨著簡單粗暴的“價格戰”漸行漸遠,重視用戶體驗成為了各家快遞企業的共識,于是,韻達開始以高品質服務構筑行業壁壘。比如,韻達堅持以“以客戶為中心”,通過“產品分層、客戶分群”等策略,深入推進“網格倉”等末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實現業務的有質量增長。
在服務質量上,韻達持續維護穩定服務口碑,進而獲取了更多客戶的信賴和包裹回流。韻達一直在不斷增強服務的主動性、前置性,通過優化考核,提升售后服務響應速度,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得益于此,韻達公司的服務水平一直在加盟制可比同行中保持著領先優勢。根據《國家郵政局關于2022年第三季度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和時限準時率測試結果的通告》,時限在48-60小時之間(含48小時),韻達在加盟制可比同行中排名第二。
在服務效率上,韻達高度重視運輸網絡的建設,為快遞安全高效送達服務提供了基礎保障。據了解,2022年,韻達已與全國40家航空貨運代理公司開展合作,合作航線650余條,采用航空運輸方式的發貨量為平均每天3.53萬票左右。不僅如此,韻達還在全國設立76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擁有4224個加盟商及33301個網點及門店(含加盟商),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同時在末端服務上,已經建成涵蓋網點、韻達快遞驛站、社會性資源共配等多元、立體式末端服務體系。
韻達的快遞業務雖然繼續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但與之前相比,韻達2022年的答卷并不是那么令人滿意。在互聯網流量紅利消退的大環境下,依托電商的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這進一步加劇了韻達的經營壓力。另外,雖然韻達在2022年一直在提升服務,以獲得更多客戶資源,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他玩家所提出的有關提升服務的策略也不在少數。而隨著行業內卷進一步加劇,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掉隊玩家,就成為了韻達當務之急的難題。
順豐提速度
除韻達外,順豐也在前不久發布了2022年度財務報告,整體業績向好發展。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營業收入為2674.9億元,同比增長29.11%,歸母凈利潤為61.73億元,同比增長44.6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3.37億元,同比大增190.97%;另外,順豐2022年全年業務量達110.73億件。順豐之所以成為2022年度擁有最高凈利的快遞企業,與其持續投入和創新不無關系。
在場景上,順豐進一步拓展了新消費場景,使其時效業務在不斷提升效率的過程中實現了更好的收益。隨著電商平臺流量分化、新興平臺的崛起,直播、短視頻等新消費、新需求、新渠道快速發展,這些新場景讓順豐擁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時效產品的增長。
市場對運送時效、服務品質有著較高要求的退換貨業務逐漸增多,順豐時效快遞賽道也擴大至逆向物流與電商退貨領域,而這也促成了順豐2022年時效件的爆增。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時效快遞業務不含稅營收1057.0億元,同比增長6.8%;經濟快遞業務不含稅營收255.5億元,同比增長0.5%。
在干線上,順豐持續優化干支線運輸資源,使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收入達成較快增長。順豐增強了供應鏈服務的柔性和韌性,通過跨倉資源整合、關鍵城市及周邊多點布局和相互聯動等,保障客戶供應鏈持續平穩運營。財報顯示,供應鏈與國際業務營業收入878.7億元,同比增長124.1%,在總營收中占比從去年的18.92%提升到了32.8%,增長較為顯著。
另外,順豐自有全貨機突破80架,其天網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截至2022年末,順豐運營全貨機97架,其中自營77架;擁有航權時刻287對,覆蓋58個國內站點,44個國際及地區站點;全球累計運營航線138條,5.14萬次航班,其中國際航線累計運營67條,超6700次航班。
在產品上,順豐同城持續探索新消費服務場景,使其同城業務自布局以來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順豐同城進一步拓展了C端業務場景,從餐飲外賣等成熟場景,到同城零售、近場電商、近場服務等增量場景,順豐同城對各類產品和服務實行了全覆蓋。
順豐同城讓新消費形態有了更多可能性,其業績也實現了飛速增長。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同城的各項子業務收入都實現了較為顯著的增長。其中,同城即時配送部分To C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7.3%達18.99億元;To B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8%達46.50億元。
在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下,順豐在2022年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但不可否認的是,已經邁入“中年”的順豐的增速正在逐漸變慢,這也就意味著,順豐的賺錢能力正在持續下降。雖然順豐2022年多維構筑了行業競爭護城河,但無論是布局B端還是發力供應鏈,短期內的效果都很難得到很好地釋放,而且其在末端配送上也稍顯不足。而順豐要想在行業競爭中繼續保持優勢,恐怕還得繼續鞏固護城河。
頭部效應凸顯
從上述不難看出,2022年快遞行業雖然整體環境欠佳,但各企業卻都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而作為國內主要快遞服務企業,圓通、韻達、順豐業務量增速更是持續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從市占率來看,順豐、圓通、韻達三家快遞企業2022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約為10.03%、15.81%、15.92%,將近占據了行業的一半。顯然,如今快遞行業頭部集聚效應已經愈發凸顯。
首先,價格戰之下,中小快遞企業生存空間日益縮減,市場資源開始向頭部聚集。2019年,各家快遞公司為了搶奪市場份額,紛紛打起了價格戰。在價格戰的洗禮下,很多中小型快遞企業開始面臨價格走低、成本上漲、份額減少等局面。隨著這些二三線的快遞公司紛紛退出市場,物流快遞行業的市場份額便開始不斷向龍頭企業聚集。
其次,下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各快遞企業紛紛跨界發展,以提升自身市場份額。為尋找新增長點,快遞企業參與到更多業務環節,開始向著多元化發展。國內領先的物流集團大多通過打造圍繞客戶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構建包括快遞、重貨、冷鏈、同城即配、合同物流、跨境物流等多個業務并存的綜合物流網絡,來拓展自己的服務范圍,進一步提高自身競爭力。
最后,在AI、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加持下,新的物流運作模式正在逐漸形成,頭部玩家更有機會和實力參與其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物流倉儲、運輸、配送各個環節的落地應用,正推動物流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而相比較而言,頭部的物流企業更有底氣和實力去迎接智慧物流時代的到來。
小結
目前來看,各大快遞公司的規模雖在不斷增長,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頭部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愈發激烈。快遞市場的高質量競爭趨勢已然確立,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市場將對快遞公司的應變能力和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媒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快遞行業的業務量雖然依舊保持著正增長,但是和2021年接近30%,以及2020年之前動輒超過50%的增速相比,快遞行業如今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而頭部快遞企業要是還想在2023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還需更加努力才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