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卷搜索引擎,你有背景還是背影?
1
說個挺好玩的事兒,我一朋友最近來給我安利微信“搜一搜”。
事情是這樣的,他在網上刷到了一個地下偶像的視頻,想去看現場演出。然而可能是這個團太糊了,他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演出信息。
他跟另一個朋友(不是我)吐槽了這件事,表示很絕望。
結果沒想到,他剛抱怨完,人家就找著了。
他大為震驚,說你這是咋找到的。
對方云淡風輕蹦出三個字。
搜一搜。
但他到主流的票務平臺上搜過了,結果又沒找到購票入口,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平臺壓根不屑于代理這種小型演出。
但沒過多久,對方又發了一個二維碼過來,掃碼打開小程序就能買票。
他大為震驚×2,問這又是咋找到的。
果不其然,又是靠搜一搜。
經過這件事兒,他果斷成為了搜一搜的“粉絲”,提到搜東西就跟人安利微信搜索有多好使。
上面這幾張聊天截圖也是他在安利的時候發給我的,雖然看起來有點離譜,但確實是真事兒。
這個朋友并不是那種不擅長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人。
實際上作為一個95后,他算是最后一代從小就習慣用搜索引擎主動找資料的人。而再往后出生的人,成長環境里會不同程度受到信息流推薦的影響。
但正因為如此,當他發現傳統的搜索引擎、票務平臺等信息獲取渠道已經沒那么好使的時候,他反而更能感受到微信搜索的意義。
這是一個舊時代的純手工木匠,在看到機械車床時的那種興奮和震撼。
而且仔細一想,你就會發現微信搜索的優勢其實非常合理。
以他的經歷為例,為什么其他地方死活都找不到的小眾演出信息,用微信就能搜出來?
因為有大量專業的音樂公眾號,在關注這些行業動態,然后把任何風吹草動都寫進推文里。
只要有一個號、一篇推文提到相關信息,那微信搜索就是最接近的獲取渠道。
為什么就連專業的票務平臺都買不到的票,卻可以通過微信搜索找到購票入口?
因為主辦方也有自己的公眾號,而微信公眾號又可以直接聯動微信小程序售賣。
票務平臺不一定代理了具體某場演出,很多社交平臺更是沒有像小程序這樣百搭的功能模塊。
微信搜索的強大,就在于它背靠一整個微信生態。
如果只有微信搜索自己,那在早就卷成了紅海的搜索領域很可能翻不起任何浪花。
但微信搜索+小程序+公眾號+視頻號+直播,那就是王炸。
這和那些傳統搜索引擎卷的方向,已經不在同一個維度了。
現代戰爭,玩兒的都是集團作戰。
如果我們跳出“好不好用”的用戶視角,而從商業層面去看微信搜索,那它的潛在價值將會更加嚇人。
雖然廣告主們已經很重視很重視微信了,但在加入了微信搜索這個變量后,大家對微信的重視級別還需要再往上提一提。
作為國內頂流的流量池+活躍的私域陣地,微信的價值并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
至少在微信搜索這塊兒,企業們還大有文章可做。
2
微信搜索,或者說微信搜索廣告,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很簡單,它能解決廣告投放最大的痛點。
企業投廣告,不怕花錢,最害怕的就是“沒有后文了”。
用戶確實看了你的廣告,甚至好感度還挺高,流量也非常大——但就是一直沒轉化,這你能怎么辦。
我是商家我都要瘋了,我要這么多流量干什么啊,我是來做生意的,又不是去搞自媒體的。
我要的是成交成交成交,始終無法達成成交的流量毫無意義,每一個播放和點擊都是扇在我臉上的耳光。
你甚至不知道該怎么解決,你總不能逼著用戶去買吧?
不但大概率沒用,估計連這點兒好感和流量都沒有了。
其實這個事情本質上就是時代變了,你投廣告的觀念也要跟著變。
很多商家在投放的時候都沒想清楚一個問題,投廣告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對,轉化肯定是終極目標,但怎么轉化?
就靠這個廣告本身嗎?
如果放在二十年前,這個思路是有道理的,但現在內容太多了,用戶的注意力太分散了,大家都是見過世面的,你想一步到位讓用戶掏錢幾乎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你投的所有廣告,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怎么把流量沉淀下來。
你獲得的流量再大,只要沒有沉淀,那這個錢就是砸水里了。
但如果你能留住用戶,保證以后你可以持續觸達他們,那就可以不斷轉化為成交。
這塊像瑞幸做得就特別好,我先吸引用戶加我的企業微信、公眾號等,再定期給你發“福利”。
無論你走到哪,我都能給你推當時當季當地的新品,還能給你發券,這才叫用戶粘性。
而且只要稍微一琢磨,你就會發現這個流量沉淀的場景只能是微信。
第一,微信是整個中文互聯網上都非常稀有的“用戶本來就會高頻打開”的平臺。
所有廣告,說白了就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方式,把正確的內容用正確的形式推送給正確的人,達到正確的結果。
但除了微信,其他東西用戶不會天天打開、時常在線。
你在其他地方積累了再多用戶也只是死水一潭,因為用戶根本不打開,你觸達不了他們。
只有在微信上,你才能一直陪伴在用戶身邊。
第二,微信對企業來說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私域平臺,還是一個成熟的商業生態鏈路。
全域經營的本質是什么,是一方面把已有的用戶資產挖掘出更大的價值,另一方面不斷沉淀更多的用戶資產。
前者離不開微信豐富的私域運營工具和商業鏈路,后者更是需要微信龐大的公域流量和完善的廣告體系。
對于已經沉淀在微信私域中的用戶,企業可以利用企業微信進行用戶資產管理,提供從發券、推送、客服到售后一系列的服務;
可以在公眾號和視頻號上輸出品牌價值觀、維系用戶粘性;
還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上的品牌商城,引導用戶轉化和復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從公域新增到私域經營,從轉化復購到數據分析,微信為企業提供的是一整套全域經營的漁具。
而且現在市場這么激烈,這就意味著想要活下去,你投放的每一分錢都必須精打細算。
怎么精打細算?
很簡單,在每一次投廣告的同時都積累自己的私域,盡可能把用戶沉淀在微信上。
接下來只要持續經營微信私域,花出去的錢最后總能回得來。
而這個時候,微信搜索就是在微信上沉淀私域的好工具和加速器。
你在其他搜索引擎上投廣告引流,不是不可以,但轉化鏈路會長得可怕。
你在網頁上看到一個廣告,它讓你打開手機掃微信二維碼,你會不會掃?
反正我是不會。
光是“打開手機”這個細碎的動作,就足以刷掉一大部分原本可能有關注意愿的用戶。
鏈路越長,“后文”越短,這屬于常識。
其實縱觀廣告投放的歷史變遷,搜索引擎已經算一個相對比較靠譜的廣告渠道了。
至少用戶會打開搜索引擎,就大概率是帶著問題來的,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精準度問題。
但在傳統搜索引擎的一切優點之上,微信搜索還幾乎無懈可擊地解決了鏈路問題:
還有什么比在微信端內的搜索廣告,更容易完成微信私域沉淀的渠道?
從這個角度看,表面上微信搜索只是一個依附在微信生態上的搜索引擎,實際上它更是一條鏈接公域和私域的高速公路。
這里的公域,甚至不只包括微信。
這是最新的版本答案,任何企業、商家想做好全域經營,就一定不能錯過。
3
其實微信搜索能成為版本答案,也是整個微信生態厚積薄發的結果。
在經過無數公眾號和視頻號創作者的多年內容沉淀后,微信生態內已經積累了從圖文到視頻的大量優質內容。
我自己現在寫東西的時候就很喜歡用微信搜索找資料,而且不光能搜內容,還可以搜到很多生活、金融甚至是政務服務。
微信生態越豐富,微信搜索的能力就越強大。
還記得文章開頭講的那個故事嗎?
只要你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就一定會被用戶發現。
這就像錐立囊中,想藏都藏不住。
我去查了一下最新的數據,根據微信公開課PRO披露,微信搜索的月活現在已經到了8億。
可以這么說,任何一個企業想做好全域經營,就繞不開微信;
而想更好地在微信上沉淀用戶,同樣繞不開微信搜索。
如果是在微信站外投放的廣告,那無論是引導用戶在微信上關注公眾號和視頻號,還是引流到微信小程序上,微信搜索都是更好的流量收口工具。
假如在微信生態內投放,本身從公域到私域的鏈路是整體打通的,但微信搜索依然能進一步提升品牌和用戶的連接效率,成為一條串聯起微信私域價值和公域價值的全域橋梁。
這里面蘊藏的商業價值,非常非常龐大。
在微信生態其他場景的加持下,微信搜索的精準度也會比傳統的搜索引擎更高。
傳統的搜索引擎主打的是用戶帶著需求來找你,但從需求到搜索之間畢竟還是隔了一層,說不定用戶有啥事耽誤一下,就把這茬給忘了。
但微信搜索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直接把搜索入口開放到了微信的多元化場景里。
除了主界面的搜索框,用戶還可以在聊天窗口、公眾號文章和朋友圈等各種場景找到搜索入口。
用戶使用微信搜索的場景,可能就是剛好在朋友圈刷到了,一好奇,就直接開搜了。
尤其是美妝領域,很多用戶不管現在買不買,都喜歡在微信上搜索一下相關內容,或者在品牌小程序上注冊一下會員信息。
而且用戶喜歡在微信上搜的,還包括很多傳統上認為比較大件、需要認真考慮的商品。
奢侈品的客單價夠高吧,但微信搜索對奢侈品品牌的小程序GMV貢獻率可以達到20%。
離譜嗎?
一點都不離譜。
大家可以代入進去想一下,此刻你本來就心動了,而且還很快就看到了更多相關內容,那接下來是不是就該心動不如行動了?
如果再等一分鐘,你的熱情可能都冷卻了。
但通過微信搜索,你不需要任何等待就能看到品牌小程序的界面,不需要切換應用,就已經進入到了品牌商城。
你告訴我,還有什么能阻止你順便看兩眼商品信息?
要的就是用戶搜索起來毫無阻礙,捕捉的就是用戶的剎那心動。
而且比起普通的搜索引擎,微信搜索還有社交行為加成,轉化率也會更高。
用戶之所以打開微信搜索,很可能就是在群里聊到了一個什么有趣的東西,然后去首頁搜索框找一下,看完還要回來和沙雕群友們分享的。
當興趣配合社交場景驅動的時候,用戶了解你這個產品的意愿往往是最高的。
就算沒有立刻下單,起碼也會更愿意關注一下你的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
因為這個時候,我的搜索行為就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了。
它還是一個社交行為,甚至是一種社交貨幣。
微信社交場景+微信搜索功能的組合,就是社交貨幣的“印鈔機”。
而從企業角度,你是愿意強行把廣告塞給用戶,還是更愿意讓用戶一邊享受社交貨幣,一邊接納你的營銷?
哪怕是同樣的流量數字和傳播范圍,但營銷場景和用戶情緒不同,結果亦將有天壤之別。
關鍵是,微信搜索沉淀用戶的鏈路更短,流量的損耗率也會更低。
任何廣告,你需要用戶跳轉的環節越多、操作的步驟越麻煩,流失就會越嚴重。
但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無論是企業微信還是公眾號、視頻號,都可以直接用微信搜索導入進去。
除了微信搜索,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近水樓臺先得月。
4
帶著廣告去找用戶,在轉化效率上永遠比不過讓用戶帶著需求來找你,這也是各大平臺至今還在布局搜索的核心原因。
但同樣是卷搜索,微信搜索不但有微信生態內各場景的加持、能在離用戶需求最近的地方搜,還串聯著整個微信生態的價值鏈路。
說白了,“搜索行為”依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廣告形式,但單純的搜索引擎已經不足以應對如今復雜的商業環境和挑戰了。
這不是搜索技術的問題,而是平臺的問題,甚至是維度高低的問題。
而且作為一個新開放的平臺,微信搜索還是一片藍海。
這就跟打游戲一樣,我在老服務器都卷爛了,這時候有開新服的機會了,我肯定要去試一試的。
我不說一定要砸多少錢進去,起碼可以把我現有的業務流在上面跑一下,看一下投入產出比吧。
有新渠道,而且轉化鏈路還那么短、效率還那么高,我干嘛不試試?
在商業的餐桌上,勝利永遠屬于那位第一個拿起餐巾的人。
很多時候,沒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技巧和策略。
一快,破萬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