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不僅需要錢,還需要腦子
1
前陣子去北京有點事兒,剛好什么值得買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辦消費嘉年華,就順路去玩了一趟,總體還挺有意思的。
園區入口有個登記點,工作人員給我發了一份導覽手冊和紀念袋。
手冊集印章可以換禮品,很多展臺還有試吃的樣品。
我就拎著袋子,一路邊蓋章邊吃過去,感覺自己不是來逛消費嘉年華的,是去美食展的。
我在集印章的時候遇到了一對很好玩的父子,當時他們倆正在等工作人員幫忙蓋章,孩子是個小胖子,兩手各提溜了一個什么值得買送的嘉年華紀念袋,一直往爸爸身上靠。
那天北京出大太陽,天氣特別熱,爸爸一邊嘴上嫌棄,一邊手上扇風,都快扇出殘影來了。
我問他為什么有個章蓋了兩遍,不是每種章集一次就行了么?
他說因為這個章長得好看。
因為園區里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自己在逛,這對組合顯得有些特別。
我就跟他爸爸搭話,問怎么想到帶孩子來這里玩了。
他爸說自己是平臺的老用戶了,在上面發過很多文章,以后是要把賬號當遺產傳給孩子的,所以先帶來感受一下氛圍。
說完,他自己先繃不住笑了。
笑過以后,他又認真解釋說,主要是今天周末,孩子不上課大人不上班,閑著也是閑著。這個嘉年華有禮品有互動,就當帶孩子去免費游樂園了。
說完,還揚了揚手里的一個小擺件,是個小水獺,一看就去過紅樹林基金會的展臺。
我為什么知道,因為那個展臺我也去了。
展臺邊有個互動裝置,可以通過轉動看到水獺在一天不同時間段的活動。
對小孩來說可能太幼稚了,但對大人來說剛剛好。
工作人員還擺了個小攤位,算是公益。
我給自己買了個監工水獺,小眼睛憨憨的,可以掛在筆記本上監督寫稿。
說回這對父子,我繼續瞎扯,說孩子還這么小,這里品牌又這么多、弄得這么好玩,你就不怕消費主義把他給洗腦了?
他反問我,說你覺得消費主義的反面是什么?
我說是不花錢?
他說不是,不花錢不是抵抗消費主義,那是在折磨自己。
消費主義的本質,是用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騙你,讓你花大價錢買了不值得的東西。
所以它的反面,應該是買“值得買”的東西。
他侃侃而談:
怎么買到值得買的東西?首先你要了解品牌,不能迷信它們,也不能畏懼它們。
現在這個消費嘉年華把各大品牌聚集得很全,我剛好可以現場教學,給孩子講講什么才是正確的消費觀。
就連我玩兒什么值得買這個平臺,本身也是解構消費主義的一部分。
你知道么?
自從在什么值得買上發了幾十篇文章以后,我對品牌這個東西就有了全新的看法。
品牌說穿了就是降低決策成本。
當所有品牌都在這個平臺上被解剖得明明白白、所有商品都有了一個極致的價格和清晰的性價比分析的時候,你反而可以用更純粹更真實的視角去看待它們。
要怯魅,要知己知彼,然后才能無往而不利。
不要神話,不要魔化,賺錢還不就是為了花?
平視,就好了。
他說這段話的時候,他的孩子一直仰著頭,用崇拜的眼神看著自己老爸,還騰出一只手給爸爸扇風。
有一說一,現在隨便一個值友的暴論都這么強的么?
是不是因為在孩子面前,激活了什么絕對不能輸的親爹buff啊。
2
有趣的是,可以種草和拔草的平臺很多,但能夠像前面那位父親說的那樣深刻解剖品牌的,還真就只有什么值得買。
我也玩了很多年什么值得買了,這個平臺的基調,就是“不受品牌干擾的用戶分享”。
獨立性,才是它最重要的基本盤。
因為足夠獨立,所以它的內容對用戶真的有幫助。
如果一個導購平臺上只有對產品的夸夸和好評,那這些東西沒有任何意義,什么都值得等于什么都不值得。
但什么值得買上還有無數搞笑荒誕的踩雷經歷和無比真實的用戶吐槽,它們會告訴你什么不值得買,然后再從中找到值得買的部分。
這些信息,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平臺不做任何干預,它不會去專門保護更不會刻意抹黑任何品牌,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一切好評差評都由用戶自己決定。
你以為一個無法被外力左右的平臺,會因此被品牌們無視么?
不不不,看看這次消費嘉年華有多少品牌參加就知道了。
在不在乎,是要看行動的。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越是能被錢收買的平臺,品牌眼中越是看不起。
因為壓根就犯不著去用心經營,有需要的時候花錢就好了。
但正因為什么值得買始終保持著自身立場的獨立性,沒有成為某個品牌或企業的傳聲筒,所以在這個平臺上才能源源不斷地產生高質量內容、培養高質量創作者。
而這些高質量的內容和高質量的創作者,不但會讓什么值得買得到用戶更進一步的信任,也使得品牌必須更加重視這個平臺。
這次什么值得買辦消費嘉年華,之所以能有這么多品牌積極參與,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用戶現場來玩兒,正是它把這套策略一以貫之的結果。
而且這個平臺,也是真打算給用戶帶來實惠的。
線上的那些咱們都不提了,但凡是什么值得買的老用戶,都是玩兒這些東西的高手。
單說這次消費嘉年華,除了試吃的贈品和拉新派送的小禮物,很多展臺上正兒八經賣的商品其實也是實打實的便宜。
從米博的洗地機到海信的激光電視,再到京東京造的各種產品,都是站內歷史最低價。
過去這些史低價都是在線上活動里出現的,給用戶的感覺可能還沒有那么直觀,但當它們來到現場的時候,其實還蠻有震撼力的。
甚至在京東京造的展臺那塊兒,都有人排著隊要現場下單了。
誰都不傻,你是真便宜還是假便宜、到底值不值得買,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
3
除了那對父子,那天我還在好幾個不同的展臺都看到了同一對小情侶。
或許大部分人都是奔著看熱鬧來的,但看得出來他倆是真的很認真地在評估要不要買。
我先是在博朗廚電的展臺上看到這倆人腦袋簇擁在一起,聽工作人員講解產品,還時不時提幾個問題,在電商上對比對比價格。
不過這倒確實是這個消費嘉年華的正確打開方式之一,因為品牌展臺上不但能親眼看見實物,還可以隨時提問題,比單純在網上做功課要靠譜多了。
而且在其他地方,你只能一個門店一個門店的去看,但在這里很多品牌都聚在了一起,相對方便了很多。
尤其是在喜臨門的展臺前撞見他倆的時候,我甚至發現他們正在一邊看,一邊在手機上現場記筆記。
那天太陽很大,看手機都得瞇著眼。
但他們倆緊緊貼在一起,在展臺面前聊著對未來新家的規劃,臉上笑得比陽光還燦爛。
我本來也想上去聊兩句,但實在是沒敢破壞這一刻的氛圍。
于是默默看了一會兒,就跑去吃免費雪糕了。
人與人的悲歡或許并不相通,但對免費的愛卻可以是相同的。
在現場還有許許多多像這對小情侶(也可能是新婚夫妻)一樣的普通人,抱著學習和研究的心態逛這個消費展。
會親身來逛這個消費嘉年華的人,大概率都是什么值得買的忠實用戶。
而這個人群的特點,就是不但愿意花錢消費,而且還愿意花時間去研究商品,所以往往在周邊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需要添置大件商品的時候,具有很高的話語權。
他們每一個人的實際影響力,其實都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
反正我的親戚朋友們基本上就是把我當哆啦A夢使了,連什么牌子的智能馬桶沖痔瘡的力度比較大都要問我。
這臺動感單車我是趁人少的時候拍的,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有人在上面騎著。
對,這么大熱的天,真有人現場開始騎車,就為了測評一下到底好不好使……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他們都是同樣認真地對待消費、對待每一分錢。
消費本身不是壞事兒,大家之所以那么努力地工作、賺錢,無非是為了給自己和自己愛的人構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但幸福的前提,是能夠正確而明智地消費,而不是大手大腳地無腦花錢。
因為不想亂花錢,所以用戶需要什么值得買幫他們避雷;
因為最終還是要消費,所以用戶又會更加依賴什么值得買幫他們做決策。
某種意義上,什么值得買已經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綁定在了一起。
4
能夠成功辦下來這么一場有一定規模的線下活動,對什么值得買來說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用戶在平臺上活躍,不代表他們就愿意在現實中配合你。
為什么沙雕網友群一聚會全是鴿子精?
因為線上和線下的控場難度是兩個維度的事情。
而當什么值得買的用戶真實出現在消費嘉年華的現場,用實際的購買行動證明了自己的信任和熱情后,也就意味著這個平臺在品牌和投資者的視野中進入到了全新的評價領域。
畢竟,屏幕上數字的累積和實實在在的人聲鼎沸,給人帶來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震撼。
而對什么值得買的用戶而言,當過去只存在于電腦和手機里的平臺忽然有了實體的時候;
當過去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LOGO和活動,既熟悉又陌生地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時候,這同樣是一種奇特的體驗。
就像網友面基一樣刺激。
從2010年6月正式創建以來,什么值得買終于從線上走入了線下,從虛擬走入了現實。
這條走了13年的路,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這一步,打破了網絡與現實之間的桎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