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人”的公司,下場都不會太好
2018年3月,位于北京房山區的一家初創公司安靜地鎖上了大門,宣告破產。公司剛度過它的5周歲生日,而員工的平均年齡也才25歲。
沒有名企的光環籠罩,也沒有A輪B輪的扶持,在北京這種擁抱夢想,卻私下甩你巴掌的地方,類似企業倒閉的新聞就像泥沙流入大海,從不起眼到更不起眼。
專業人士稱這類倒閉叫做“資金鏈斷裂”,輪到大眾嘴里就變成“公司沒錢了”。
而我有幸見證了公司從山峰跌入谷底的過程,回想起以往種種細節,我們并不是敗在同行的惡意競爭,也不是敗在時代的交替演變,恰恰是我們自己雪上加霜,澆滅存活的希望,最后敗在“人”的身上。
甘心么?做鬼也不甘心。
后悔么?吃一墊長一智,后悔。
1、最后悔的,就是我心軟了
在任命為運營主管后,招聘過一姑娘,暫且稱為小A吧。個不高,臉很圓,酷愛二次元。性格方面都挺好,但就是有一個臭毛病,愛在辦公室說臟話。
就是因為這個毛病,我曾當著其他同事的面將其吼了一頓,吼完之后我心情異常的舒服,而她的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溜,悄咪咪地回到自己工位,不過從那以后在沒聽到半點臟話,效果顯著。
并不是我情商低亦或者不給面子。
恰恰相反,平常我們關系還說得過去,經常會有一些共同的話題當場就在辦公室可以聊到嗨,但總會因為突如其來的一句臟話讓大伙尬在那里,很多同事私下也跟我反映過這個問題,但也是礙于照顧其面子沒有跟她溝通過。久而久之我發現很多項目進展到了小A這就沒下文了,一打聽才知道,很多同事都在刻意回避著小A,甚至坐她旁邊的同事寧可多走幾步去其他工位請教問題,也不愿意跟扭個頭就可以問到答案的小A搭句話。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我要是再不聞不問那項目就徹底涼涼了,連任正非都在為華為明天還能不能活著而焦慮,更別說我們不足20號人的小公司。
于是就發生了上述我所描述到的情景,沒有一絲顧慮,也沒有一絲防備,就這樣出現在她的眼前將其吼了一頓。
公司明天會面臨什么,誰也預測不到。老板也真的沒有時間,泡壺好茶,與你席地而坐,苦口婆心地教導你說臟話影響不好。
小A最后自然是先公司倒閉之前離職了,但中途我曾以能力與為人止步不前,勸退過她一次,沒想到比之前哭的還兇,所以我心軟了。
就怪當初太年輕,換做現在一定會用董明珠說過的名言懟回去。
“要哭,請滾回你媽媽的懷抱哭”。也不知道董明珠到底說沒說過。
礙于面子、不好意思、心慈手軟真的是創業公司三大“殺手”,它可以讓你的員工從嗷嗷叫的狼,變成吃草的咩咩羊。前人用血的教訓教導后人,你若是領導務必殺伐果斷一些,因為壞蛋都是因為話太多,導致處于上風時被反殺。
沒錯,當好一個領導,就要學會當好一個壞蛋。
你若是員工,也別太把同事之間的“友誼”當回事,因為這就像泡沫,一觸就破。話雖難聽,但職場就這個樣子,看似表面上一片和和氣氣,喜氣洋洋,那是因為互相之間都有利用關系,這個“利用”并不是貶義詞,我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只能去利用具備解決問題的人幫助我。
往往問題就出在這,很多人幫著幫著就成了理所當然了,你知不知道請我幫忙卻又不給我好處的樣子,真的很煩哎!
沒錯,當好一個員工,能力再強也不如“靠譜”兩字。
2、小公司就不做人了?大公司就不干事了?
“在大公司學做人,在小公司學做事”,這已經成了前輩開導后輩,導師教育學生必說的經典名言。以至于很多職場巨嬰認為我人做不好,我把事做完美你還有什么可說的?這就很像小時候我們上學,我欺負了隔壁班的狗蛋,老師讓家長領回去教育,母親剛要關起門來皮鞭炒肉,此刻我從容地拿出一張滿分的數學試卷,呈于母上大人,隨后陰云轉晴,一切恩怨拋之腦后。
你看,本來是做人的問題,卻因為成績出色最后不了了之,本質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企業雖然區分大小,但做事跟做人是絕對不分家的。越是初創型企業,越是沒有精力花費在如何指導新人端正工作態度。或者你明知道加入的是創業公司,知道他們有多少人,辦公室有多大,見老板的頻率之高已經記住他有幾根白發。你入職前能做的,就是想明白如何收斂自身的臭毛病。
3、當老姜遇上小聰明
我們夸一個人聰明,是對他人的一種肯定,意味著跟這類人打交道很輕松,很愉快,在你敘述過程的同時,他已經想好呈上什么樣的結果,這種聰明不是與生俱來就會有的,而是長期處理大小事務積累下來的一種洞察力,是每一個職場人士都該具備的。
每一期的新人入職培訓,我會告訴下面在座的新面孔,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人,應該好好利用你的聰明來開拓你的人脈跟能力。而不是耍小聰明在當下的環境搭建自己的舒適區,領導對于誰干活,誰不干活這種事情,敏感度堪比女人第六感。上學躲老師,工作躲領導,這是很多職場人都耍過的“小聰明”,包括我自己也做過。
曾經的老東家搬過一次職場,領導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我的工位安排到他辦公室的正對面,相當于不關門抬頭就可以看到我在干什么。鑒于涉世較淺,第二天上班看到我的位置如此顯眼,果斷地抱起電腦開始搬工位。等一切就位,那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安全感老足了。雖然工作量不會因為搬工位而減少,但是那種不被領導注意的感覺真的太爽了,除了領導上班后發現我在遙遠的角落明顯楞了一下,但對于已經沉淪在幸福生活中的我絲毫沒有在意。
要么怎么說人逢喜事切記低調行善,否則大喜過后必有大悲。報應就這么悄然無聲地來了。
因為工作中犯的錯誤,領導直接跨著大步走到我跟前,當著所有人面批了我一頓,另外還把我私自換工位的事情一并掰扯了。當天下班我就灰溜溜的把電腦搬回原位,讓領導放心。
是不是感覺我很慫?但依舊感謝領導愿意穿過無數工位,走到我跟前罵我一頓,而不是就當做什么事也沒發生。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上學那會因為每學期都上繳一筆金額不菲的學費,所以學習再差,老師都不會說“你不適合學習,早點回家種地吧。”頂多就是把你座位安排在最后面,你愛咋地咋地只要別影響學習好的同學。你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自由,因為老師不管你。
但這一套到了職場上就不管用了,先不說你工作質量好不好,就算再差領導也要管著你,因為現在成了公司給你發學費了,你能領多長時間的學費取決于領導對你有多大的耐心。當有一天他發現你不僅領著學費,還想方設法躲著他的時候,不好意思,你的學費還是讓不躲我的人領吧。
做人也好,做事也罷,該是自己面對的,怎么躲都躲不掉,哪怕花再多小心思都是徒勞的。你越躲反而讓更多人注意到你,你的問題暴露的更快、更多。要知道姜永遠都是老的辣。
在這里還是要建議那些認為領導不注意到自己就是安全的朋友們,所謂營造職場的安全感跟距離領導辦公室遠近沒半毛錢關系,打鐵還需自身硬,你東躲西藏的樣子,一點也不好看。
4、行事有度,才會收獲尊重
我非常討厭上班期間把握不住分寸的員工,往往這類人是我優先劃入黑名單將其勸退。
他們之間都有一個共性,自身沒有原則,同時喜歡挑戰他人的底線。
前幾日被我勸退的小C就是例子,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當我詢問周圍同事對她的評價,基本都是搖搖頭再道一句“此人沒救了”。我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會的老師。”只是從她身上悟出了“講道理,得分人”。
你可能經歷過同事之間討論中午吃什么的話題,但小C早晨上班就開始扯著嗓門吆喝著美團拼單,拿著手機挨個問,主動性堪比產品經理發現BUG,興師動眾來找技術。恰巧領導聞風而來,技術只能苦笑著回道“一定修,一定修,中午一定陪你修好。”
你可能還參與過同事之間聊聊家庭,談談婚姻的話題,但小C一旦聊起來,可以囊括四世同堂,上至家庭矛盾,下至夫妻夜話,你想聽的不想聽的全盤托出。如果不立即打斷她的喋喋不休,她可以陪你到天亮。新人入職培訓那會,培訓師就差點被她搶了飯碗,就是因為太能聊家常了。
上述問題當然還不足以將其勸離,充其量算個生活習慣不好。但接下來從小C身上發生的故事,讓人啼笑皆非的同時,卻又讓公司不得不做出勸退的決定。
臨近中秋,小C突然以外婆病危急需輸血為由,向人事部申請三天的假期回老家,聲稱只有自己的熊貓血才可以。畢竟人命關天,人事部很快審批通過,并告知第四天回公司銷假只需提供醫院相關的證明就可以。
等到第四天,小C再次給人事部打來電話,聲稱自己在機場被告知是黑戶,搭乘不了任何交通工具,需要再續兩天的假期回家處理,雖然有疑點,但我們還是沒想太多。
第六天小C如約來到公司辦理銷假, 在給人事提供的醫院證明中發現了大量的問題,有的證明材料只拍了照片,但一眼就能分辨出這是從百度圖片上面搜索的低像素圖片;更離奇的是本應該是腦袋上的毛病,但材料上開出的是屁股上問題,這多虧了一個同事以前是學醫的。由此看來小C撒謊了,更讓我們想不明白的是,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竟然值得她以家人的健康作為賭注來請假。
在事實面前小C只能承認沒有外婆病危需要輸血,但實際情況卻讓我們三觀盡毀。
原來是她代理的微商在大草原組織為期五天的聚會,屆時各地的代理都會參加,也就是說她請假的這五天玩嗨了。之所以要用輸血做借口,是對比以前的公司請假很容易,打個招呼直接走,不需要像我們還得區分事假跟病假,所以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找到如此借口。當時我聽到“迫不得已”這個解釋,差點沒替她外婆賞其一巴掌。
最終公司對于小C的處理結果,想必大家都沒什么異議,勸退是肯定的。
這關乎一個人的品行,并且我不相信隨意用親人生命開玩笑的同事,能為團隊輸送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在小時候多多少少都向父母或者老師撒過謊,而被揭穿的那一刻也讓我們明白謊言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而職場是一處積累個人品牌的環境,承諾完不成,謊言圓不上,往往影響個人的信譽。
信譽就像是消耗品,積累很難,但消耗很快。
5、為什么要重視第一份工作?
此次小C的事件過去許久,我也深度思考了一下,真的是公司不好請假么?顯然不是。
誰都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任何中小企業出于人性化管理,只要屬于正當的請假理由,多少還是會審批通過的。追根到底,小C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個人認為,還是跟她之前經歷的工作環境有關系,企業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至于所有人請假可以隨意打聲招呼直接離開。久而久之,新員工受老員工的影響遲早也會邁出這一步。而這類企業往往離職率還不低。
不要小瞧第一份工作對你今后的影響,尤其是即將踏入社會的畢業生。
這種潛在的能量短時間內不會為你帶來功名利祿,卻可以為你今后職業發展樹立正確的三觀。
我本人就是得益于第一份工作的影響,不僅僅是遇到了一位好領導,也讓我體會到滿滿正能量的團隊精神,到現在我還跟老領導保持聯系,在后來我逐步成為管理者的路線上,沒少向他討教經驗。
當下知識付費的時代,能有一位免費的老師指點迷津,怎么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6、后話
前幾天跟曾經的同事在微信上談起了老東家。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絕大多數中國家長并不關心孩子在大學里的成長,好一點的家長可能會過問孩子的學業,但很少關心他們是否成長為了社會人。如果一個年輕人走出校門之前沒有成熟到足以應付未來工作中的各種挑戰,那么他今后的職業前景堪憂。
——《見識》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