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兔頭媽媽:2022營收逆勢增長240%,解讀品牌力量的正確公式
在消費市場最為火熱的那幾年,聚焦品牌“內生力量”,提高產品力、品牌價值以穿越周期是品牌,尤其是新消費品牌的共識。大浪淘沙之后,除了內部的自身力量之外,品牌更需要在外部環境變化下,展現自身“品牌力量”。
在iBrandi品創看來,一個能留在時代中的品牌,要有多維度的品牌力量。比如,除了產品功能價值外,如何通過創意、文化不斷提升產品精神價值,以夯實品牌價值壁壘?此外,私域社群、直播帶貨、種草營銷層出不窮的當下,當產品競爭已極其內卷之下,品牌又該如何破解增長焦慮……于是,2023年,我們的直播主題將從「聚焦內生力量」升級為「聚焦品牌力量」。
文 | Sober
生育率下降,母嬰市場的機會還在嗎?答案是肯定的。
盡管近年來人口出生率不為樂觀,但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母嬰童家庭消費能力的提升,中國母嬰市場卻在持續增長,
2021年,中國母嬰消費規模達34591億元,據艾瑞咨詢預測,未來,中國母嬰市場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到2025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將達到46797億元。
市場大盤穩定,消費能力提升,再加之足夠強的自身品牌力量,也讓成立不到三年的兔頭媽媽在2022年這個不太友好的大環境之下,實現了營收逆勢增長240%的成績。
首創“分齡護膚概念”,兔頭媽媽究竟看到了兒童洗護市場的那些新需求?面對新一代更加理性、理智的年輕父母,兔頭媽媽又是如何通過品牌力量,在產品、營銷等方面,多維度“打動”當代年輕父母的?
在iBrandi品創「聚焦·品牌力量」直播欄目第一期,我們對話到兒童分齡洗護領導品牌兔頭媽媽合伙人代羽舟。
在代羽舟看來,品牌力量=品牌力量=曝光率x心智率x復購率。
01
首創“分齡護膚”概念
產品研發基于“三角模型”
Morketing曾巧:據我了解,兔頭媽媽是由垂直電商蜜芽孵化而來的嬰童品牌。蜜芽當時旗下的品牌應該不少,為何選擇發展兔頭媽媽?
兔頭媽媽代羽舟:是的,兔頭媽媽是來自原先蜜芽孵化出來的品牌業務,因為蜜芽一直在做的業務也是跨境母嬰平臺,也一直垂直于這條賽道。
到了2016年,我們明顯感覺到,平臺上的產品多以進口產品為主,但是這一時間段,國貨母嬰品牌其實也正在國內用戶的心智中開始占據一席之地,大家對于國產母嬰品牌的信任度和認可度以及偏向性都在提高。
在此基礎上,再加上蜜芽平臺此前在后端供應鏈挖掘方面做得也還不錯,所以在2017年左右,我們就開始進行了一些自有品牌的布局。
2020年,我們選擇把兔頭媽媽品牌的運營從之前自有渠道獨立出來,并做出了兒童分齡洗護的定位,進行全渠道運營。
至于為何在眾多品牌中選擇兔頭媽媽,是基于市場趨勢與團隊基因的綜合考量。
蜜芽2014年開始做跨境母嬰電商,雖然當時做的是平臺模式,但是我們也一直秉持著“選品”的邏輯,對于產品的選擇和SKU的控制也非常嚴格。
一方面,在布局邏輯上,我們希望以品類為主,而兔頭媽媽甄選(兔頭媽媽前身)是一個全品類的品牌,有點類似于母嬰全品類甄選。
另一方面,當我們跳脫出大平臺和大渠道之后,想讓自己的品牌有足夠強的競爭力,定位更清晰。所以綜合來看,我們并沒有去選擇一些美妝、個護品類的品牌,而是選擇了兔頭媽媽。
Morketing曾巧:運營電商的邏輯和運營品牌的邏輯其實是不一樣的,兩種邏輯間的轉變是否順暢?
兔頭媽媽代羽舟:前者是用戶運營的邏輯,后者是品牌運營的邏輯。
此前,蜜芽的渠道基因屬性很強,所以非常可能出現渠道“綁架”品牌的現象,會把一些品牌向的內容“帶偏”。比如從平臺角度講,在數據層面,我們能知道大眾會比較偏愛哪些價格帶的產品,銷售導向會更強,但這可能就會和品牌經營的一些理念不符。
銷售端需要的是一個可以cover住所有需求的產品,但品牌希望打造一款功效更加精準的產品。
Morketing曾巧:選擇獨立兔頭媽媽之后,又為何定位為“分齡護膚”?兒童洗護市場有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兔頭媽媽代羽舟:定位肯定是基于市場環境與用戶需求來考慮的。
首先,從用戶洞察角度。當下母嬰市場的大部分產品都是提供給寶媽或者新生兒,比如以面霜這款產品舉例,0-1歲的寶寶是需要大量油脂的,但10歲的兒童皮膚已經相對接近成人了,那么產品成分和功效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關于這個問題,兔頭媽媽也和一些專業人士探討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皮膚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無論是一些角質層厚度,還是他們可能會遇到的皮膚問題,很難用一款不變的產品,去滿足其不同年齡段的需求。所以“分齡”,就是希望產品的功效更加精準和有效。
其次,站在商業市場的角度來講。近兩年新生兒數量在減少,外界看來可能會覺得嬰童市場并不好做,但是當你定位為“分齡”之后,其實能做的市場盤子是在變大的。
0-3歲大概有4000萬人群規模,3-12歲的人群體量有1.5個億,13+青少年到未成年大概還有2億人群。這些加在一起,你的用戶規模大概有4個億,所以分齡洗護的市場并不小。
尤其是從近兩年新生兒數量來看,二胎、三胎的比例占比到50%,這也意味著,我們擁有一位忠誠的父親或者母親作為用戶,產品是可以服務到兩個、三個孩子,如此一來,相應的客單價也會變高,整個用戶的生命價值周期也會更高。
Morketing曾巧:基于“分齡護膚”這一底層邏輯,兔頭媽媽是如何進行產品研發的?
兔頭媽媽代羽舟:在兔頭媽媽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建立了一個“三角模型”,制定出了三個產品標準。
第一,安全。安全對于所有母嬰品牌來說,既是核心又是基礎,沒有安全,其他任何內容都免談。
第二,有效。有效極大影響用戶的復購,進一步提升用戶的認可。
第三,愉悅。用戶(不管是購買決策的父母,還是真正使用的孩子)在產品觸覺視覺嗅覺的體驗。
以面霜這款產品舉例,站在媽媽的角度,可能選一款無香型的面霜聽起來會是更好的選擇。在大部分父母的認知中,“無香”代表著其沒有香精成分,會更加健康。
但是兔頭媽媽會堅持有香,無香型面霜站在媽媽的角度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不一定。
一方面,所謂的“無香”,其實也不是真正無香,一些化學成分的味道反而會在“無香”中直接體現;另一方面,兔頭媽媽定位分齡護膚,所以有些使用到我們產品的用戶已經是中童或者大童,他們對一款產品是有一定感知的。
舉個例子,比如牙膏這個品類,你把功效和安全做得再好,但如果絲毫不考慮愉悅感, 那味道不好,孩子抗拒使用這款產品,也是白搭。
所以我們堅持“有香”,而為了實現非香精的“有香”,兔頭媽媽也費了很多功夫,產品中使用植物提取無敏香,做到安全和愉悅體驗的兼顧。本質上,我們會覺得用戶使用到產品后,能感知到愉悅感是很重要的。
歸根結底,分齡洗護,分得是年齡,但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年齡,而是針對不同用戶去做相應的需求洞察,去做相應的配方設計與側重。
Morketing曾巧:作為一個主打功效的分齡洗護品牌,兔頭媽媽在研發端的投入也是不小的?
兔頭媽媽代羽舟:關于兒童仿生護膚這個單獨課題,大概投入了3000萬左右,為期三年時間,這個還只是品牌一系列科研方向的其中一項。
兔頭媽媽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分齡”,這是品牌定位,另一個是“仿生”,這是我們在功效/科研路線上的關鍵詞。我們在產品中,結合了很多仿生的技術,比如小孩子的皮膚會干,其實問題不在于水分不足,而是皮脂厚度太薄了,所以我們會去模擬皮脂的結構,并添加到護膚產品中。
02
新一代父母更具主觀能動性
要用內容與場景激發需求
Morketing曾巧:在母嬰,或是嬰童市場,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產品的使用者是孩子,但是產品的購買者其實是父母。在兔頭媽媽看來,新一代年輕父母有哪些消費習慣?又如何與他們進行溝通?
兔頭媽媽代羽舟:消費的主觀能動性大大提高,他們開始沒那么“迷信”專家,相比專家或是KOL的推薦,他們會更相信自己。這也意味著,此前的一些“硬廣”和“強push”是不會起太大效果的。
此外,兔頭媽媽的團隊基因是有一些平臺屬性的,所以也積累了一些To C交流經驗。
基于以上,兔頭媽媽會很重視自己的內容團隊,并在內容上重點關注場景和需求的引導,更多是日常生活與營銷內容的結合,對產品的需求也是跟著生活場景來走。
比如去年雪季,兔頭媽媽在松花湖做了一個冬季營銷的項目。松花湖算是國內相對高端的一個雪場,另外再加上后冬奧時代,大家對滑雪運動的熱情也還算高漲,也慢慢成為家庭親子項目的一種。
活動的主題叫做《兒童冬季護膚,就用兔頭媽媽》,因為在滑雪這個場景里,或者說在冬季親子活動中,寒冷天氣下兒童臉部屏障易受損的問題是存在,兒童護膚的需求也是存在的。
基于活動主題,兔頭媽媽在松花湖搭建了「兔頭媽媽加油站」快閃店,還攜手兔頭媽媽贊助的小滑手-全國青少年 U8 男子單板滑雪冠軍小蝸牛接受滑雪護膚挑戰。并邀請賈乃亮體驗“一日店長”,為滑雪兒童送上冬日熱飲和護膚裝備,
一周的活動,全網曝光量大概在4000萬左右,銷售額全渠道也有近3000萬,當你把產品融入到用戶一個真實需求的場景中,反而認可度會更高。
Morketing曾巧:除了線下營銷活動,兔頭媽媽目前在線下渠道的布局策略又是怎樣的?
兔頭媽媽代羽舟:主要以KA渠道、精品連鎖店為主,今年已經完成了孩子王、屈臣氏、盒馬等渠道的入駐了。
Morketing曾巧:所以兔頭媽媽在線上的布局邏輯是怎樣的?現在線上平臺很多,兔頭媽媽又是否做了針對性布局?
兔頭媽媽代羽舟:正如剛剛所說,兔頭媽媽會更多用內容去驅動需求。
在抖音、小紅書,雖然目前已經有了一定電商屬性,但強內容型平臺,兔頭媽媽肯定會更加側重用內容驅動;至于天貓、京東這種陣地式的貨架電商,可能還是偏向于運營來驅動。
同時,兔頭媽媽也會關注不同平臺間的聯動和溢出,比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一篇文章,會去監測一些其他平臺的關鍵詞。
就整體渠道布局來講,兔頭媽媽做的是全域經營。
Morketing曾巧:兔頭媽媽是如何如何看待品與效的?品效合一也是品牌比較多提到的一個詞匯。
兔頭媽媽代羽舟:雙刃劍。
其實當你提品效這件事的時候,重點就已經在“效”上了。
關于重點在“品”還是“效”,我覺得還是要看品牌發展的不同階段,在0-1這個階段,品效確實相對會重要;但當你到一定規模之后,如果你所有的品都要看效的話,在某些層面就會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如果你的投放停止了,那可能會以為這效果沒有了,但“品”也沒有做出來。
03
品牌力量=曝光率x心智率x復購率
Morketing曾巧:2022年兔頭媽媽營收超5億,目前品牌處于一個什么階段?接下來的重點在于?
兔頭媽媽代羽舟:我們內部把其定位于品牌發展期,成功邁過了0-1階段,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一些品類的市場占有率,還算有一個不錯的表現。
關于下一階段的重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研發端的積累。
在洗護這條賽道,無論是站在市場的角度還是品牌自身長遠發展的角度,研發都是十分關鍵的一環。尤其是,研發費用又和市場、營銷費用不一樣,很難在短期看到效果,更多是一個前瞻性的投入和試水。
目前,兔頭媽媽在全國有三個科研實驗室,一個是品牌自己成立的實驗室,另外還和江大、浙大分別成立了獨立的功效實驗室與成分研究實驗室。
而關于這些項目的投資,幾千萬投下去,其實很難在短期內看到結果,或者非常明顯的市場反應,但對于一個想要長效發展的品牌來講,這部分投入其實是不得不做的。
第二,就是關于一些功效、成分的論證與驗證。
兒童的護膚品與成人護膚品是不同的,成人護膚品其實是有一個比較成熟的人體測試的一個過程和路徑,但是兒童的護膚品是不能讓兒子兒童性做測試的。所以兔頭媽媽這層面投入也不少,比如通過一些兒童皮膚3D模擬的方式,做一些仿生論證。
最后,除了研發端之外,當品牌處于發展階段的時候,肯定也需要通過一些營銷方式,去進行品牌心智的傳播與建立。
Morketing曾巧:去年,兔頭媽媽實現了240%的增長,逆勢增長的關鍵點是什么?
兔頭媽媽代羽舟:第一,增長的核心還是要看整個市場的大盤,嬰童洗護本身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賽道。
第二,在大賽道中找空白市場,比如兔頭媽媽切人的嬰童洗護賽道,選擇去服務中童,大童用戶。這是我們在新場景和新需求上的一些探索。
第三,用戶。只做拉新是不夠的,更多要去關注復購,復購率是否健康。令人開心的是,有些用戶已經成了兔頭媽媽的死忠粉,甚至很多用戶會反向給我們提需求,讓我們推出一些相關產品。
Morketing曾巧:關于用戶反向提需求,有具體案例可分享嗎?
兔頭媽媽代羽舟:去年我們曾經pass掉過一個產品,兒童面膜,因為我們覺得兒童補水面膜可能是一個偽需求,對于孩子來講,他們可能用面霜就可以解決補水的問題。
但是仍會有用戶提出需求,所以今年我們又一次做了這款產品。
這款面膜,如果按照兔頭媽媽產品打造的三角形原則,相較于安全性與功效性,我們會更側重愉悅感。
兔頭媽媽在銷售這款產品的時候,我們會很直白的告訴大家,兒童面膜沒有必要給孩子多用,一周最多給孩子“玩”一片足以。
兔頭媽媽也會把面膜的外形打造的更可愛有趣一些,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注重愉悅感的提供。
Morketing曾巧:最后,回歸到直播主題,在兔頭媽媽看來,品牌又該如何構建自身品牌力量?
兔頭媽媽代羽舟:我用一個公式來總結:品牌力量=曝光率x心智率x復購率
曝光率。對于一個品牌,站在市場和營銷的角度來講,讓大家能看見,是你要去做的事情。這里考驗的是品牌投放能力。
心智率。當用戶看見你之后,能產生什么動作?是一眼略過,還是會點擊產品,點擊之后,是否會有后續的購買動作?這部分就包括了品牌的內容能力,線上線下的運營能力等多維度的能力。
復購率。這里面包含的因素就更多了,但歸根結底其實還是產品力,以及你的產品研發能力,以及還會包括到產品的售后服務、品牌視覺感知等等。
以上三點,是構建且影響品牌力量的關鍵。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