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登陸A股 資本市場持續賦能創新
“近幾年有許多非常好的企業上市,相信未來有更多優秀企業能夠上市融資。對于資本市場來講,最核心的點還是要看企業成色,資本市場真正扶持的是本土有機會成長為獨角獸的企業。”近日,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2023“專精特新”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交流會上表示。
數據顯示,我國已培育7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年新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比59%,其中,科創板新上市的企業中,72%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已有13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業總數的27%。
在交流會上,多家專精特新企業展現了自身的專業化與特色化優勢。北京華航唯實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偉杰表示,國內制造業已經開始向先進制造業邁進,智能制造作為邁向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環節,是先進制造業的主要抓手。公司首要產品是推出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軟件,現在把它稱為工業機器人領域的CAM軟件。同時,該軟件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基本上覆蓋的是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的完整生命周期。
最早一批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專注于文本智能處理的達觀數據副總經理陳陽則表示,目前公司研發成功了曹植大模型,定位于垂直,專利,國產三大方向。這三個定位主要是結合國內的B端用戶的真實使用需求和場景。比如說在垂直領域,B端企業端更關注的是垂直領域對于業務領域知識的理解。所以目前研發的曹植大模型是面向金融端、財稅端,包括一些人員端來進行這種垂直場景落地。
在現場,多位專精特新企業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有上市計劃,瞄準的是科創板。也有企業負責人透露,銀行對專精特新上市企業平均授信額度為1億元,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高達6000萬元,北京市市級專精特新授信也超過5000萬元。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高成長性和高附加值等特點,專精特新企業一直以來都受到我國政策扶持,融資成本也較低,但前期投入大,周期長,后續市場推廣和企業做強難度大等挑戰仍然存在。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副主任袁帥看來,目前我國現階段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間接融資為主的社會融資模式與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不匹配,金融傳統規則“重資產抵押”和科技企業創新型“輕資產、知識產權議價”之間的矛盾。
“加快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重大舉措。只有通過金融支持才能為科技創新提供充足的資金,構建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路徑、信貸融資支持路徑和直接融資支持路徑,能夠為科技創新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推動力,從而加快自主創新,實現產業快速升級?!痹瑤洷硎?。(以上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陳瀟 免責聲明 | 僅用于學習交流,并不用于商業用途。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及設計圖片,所有轉載的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知識歸該權利人所有,新社匯·全媒體矩陣不對相關圖片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副主任袁帥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兩者的有機結合將極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與效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是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抓手,科技創新是經濟和產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源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堅實保障壁壘。
要實現科技創新,就要進一步強化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重視和關注原始創新力,優化要素配置,改善和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的土壤和環境,營造良好的科研生態,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吸引和培育頂尖的人才隊伍,優化政策服務等等。
我國現階段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尤為凸顯的便是間接融資為主的社會融資模式與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不匹配,金融傳統規則“重資產抵押”和科技企業創新型“輕資產、知識產權議價”之間的矛盾。而加快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重大舉措??萍紕撔聦洕l展具備著巨大的貢獻源動力,而金融約束很大程度上會給予阻礙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只有通過金融支持才能為科技創新提供充足的資金,構建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路徑,信貸融資支持路徑和直接融資支持路徑能夠為科技創新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推動力,從而加快自主創新,實現產業快速升級。
最后,我個人認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要在制度政策、還有自身規則“立新”上下功夫,打破傳統,探索和完備新型的融資和金融服務產品,提升金融與科技創新間的結合效率。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簡稱“專精特新促進工程”是由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聯合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與院士合作發展委員會、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碳中和分會、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產業創新發展工作委員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亞太職工體育聯合會、OPC(中國)基金會共同發起,是在國家相關政策指導下,助力科技型企業,對“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申請、規范引導、融通發展、創新引導、品牌培育、市場支持、國際化發展及政府雙招雙引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以城市服務中心的落地來連接市場、企業、金融端,形成產城聯合體,最終實現“一心三聯,整合共贏”,為中國的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引導全國中小企業走好強基增效的“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之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