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618展現“復蘇”,但新消費難現“高潮”?
文|Sober
關鍵要點:
1.投資風向“模糊”,因新消費或難現“高潮”
2.Tims發財報,挪瓦咖啡、星巴克、瑞幸咖啡等再展拓店野心
3.4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618展現“復蘇”,消費者把錢都花哪兒了?
比2022年更“慘淡”的新消費投融資市場,原來是2023年。
據iBrandi品創不完全統計,2023年5月新消費領域金發生26起投融資項目,金額約為9.03億元。僅3起未披露具體金額,分別是:量販零食品牌商「零食有鳴」、食品科技公司「MOODLES魔斗仕」與「泰山原漿啤酒」。
環比4月的34輪9.7億,5月投融資金額跌幅為6.91%,數量下降33.33%。
同比2022年5月,數量腰斬,金額下降39.80%。
015月投融資市場概況
9起食品金額僅為1.5億,星茵咖啡拿下超億融資
具體到5月新消費投融資市場,如果說兩年前資本出手的風向“模糊”,是因為熱門/風口賽道過多,但如今,資本出手風向依舊“模糊”,只不過,難以再找到所謂的“細分風口賽道”。
斬獲融資最多的賽道依舊是食品飲料,其中食品領域9起項目完成融資,但金額僅為1.5億元,包括咖啡、新茶飲、酒飲在內的飲料賽道共完成6起融資,金額為3.17億元。
除食品飲料這15起項目外,剩下的11起,有3起發生在寵物賽道,剩余8起,服飾、個護、新零售、盲盒電商、e-bike等不同賽道均有所涉及。
就融資輪次來看。天使輪/種子輪與A輪階段各10起,戰略/股權/合并與B輪階段各3起。
就融資金額來看。除3起未披露項目,17起項目為千萬級,百萬級與億級各3起。
3起億級項目中,咖啡、盲盒電商、個護領域各一起,分別為中國特色茶咖連鎖品牌「星茵咖啡」、趣味電商平臺「星盒甄選」與隱形眼鏡品牌商「優你康光學」。
024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但新消費,難現“高潮”
2023年投融資金額,1月16億,2月21億,3月不含oatly約20億,4月9.7億,剛剛過去的5月,僅為9.07億。
如果一定要在5月的新消費投融資市場試圖尋找一些亮點與確定性,那么依舊是更加健康的食品,在下沉市場尋找機會的零食連鎖,以及擁有廣闊市場與消費潛力的寵物賽道。
食品方面,完成Pre-A+輪融資的「MOODLES魔斗仕」是一家食品科技公司,公司融合了3D打印、現代營養學和分子料理等多個學科的創新,為消費者提供精準營養的食物。此外,功能性食品品牌「醒獅東方」、傳統養生食療文化品牌「百養方」與兒童健康零食「怡芽YUMMYKIDS」也先后獲得資本青睞。
4月,細胞培養肉「周子未來」、醫學營養品牌「瑪士撒拉」與健康零食品牌「老金磨方」也均斬獲融資。
飲品方面,盡管咖啡與新茶飲始終站在舞臺C位,但在內卷與“茶咖一體化”趨勢之下,留給新項目的機會也并不多了。
5月,僅有「星茵咖啡」與「ZR自然元素」兩個項目獲得融資。
對于新銳玩家,如何在冷啟動的情況下,與成長起來的新消費品牌們直面競爭,是他們要邁過的第一道門檻。
線下方面,瑞幸、星巴克、庫迪咖啡、挪瓦咖啡等等頭部玩家,都在近期展示了其進一步跑馬圈地的決心。
5月29日,瑞幸咖啡官宣正式開放聯營合作伙伴「帶店加盟」模式。
據品牌方介紹,本次開放的「帶店加盟」模式,是以聯營合作模式為基礎,面向租賃合同期內正在經營的店鋪或自有產權商鋪的投資者推出的新聯營合作方式。
這次“帶店加盟”模式,所有瑞幸咖啡已開放聯營門店的城市均可參與,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許多三、四線城市的身影,瑞幸對于下沉市場的野心是顯而易見的。
5月30日,星巴克新帥納思瀚探訪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門店,并在采訪中表示:“我們(2022年)確立了未來3年中國總店數達9000家的目標,但這并不是終極目標。我們還看到了更多機會,重要的不僅是門店數量。”
重要的不僅是門店數量,但想要和新銳玩家手中吸引用戶,當“第三空間”的故事不再那么打動人,門店數量,尤其是下沉市場的擴張,對于如今的星巴克顯然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關鍵指標。尤其是,陸正耀同樣帶著庫迪咖啡在與瑞幸、星巴克搶地盤,搶用戶。
在5月的最后一天,Tims天好中國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總凈收入為3.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8%。截至2023年3月31日,Tims天好中國全國門店數達到648家,已經覆蓋了40個城市。
同時,Tims中國透露,今年新增的門店中至少有一半會通過加盟店的形式完成,未來公司會將加盟店這一模式加速拓展至更多城市。
挪瓦咖啡品牌聯合創始人孫彬彬近日也公開表示,要在5年內開出2萬家店。盡管從現存門店的數量來看,挪瓦咖啡距離目標還差18762家門店。
事實上,咖啡賽道的火熱與投融資現象的反差也證明著,品牌,以及那些留在牌桌上的新消費品牌,其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平穩期。
事實上,消費市場確實是在復蘇,從商務部披露的數據與近期的618預售數據也可見一斑。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910億元,同比增長18.4%。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1290億元,增長16.5%。
具體按消費類型劃分,4月份,商品零售31159億元,同比增長15.9%;餐飲收入3751億元,增長43.8%。
從需求端看,除了汽車消費外,餐飲消費額增速的大幅上漲也是拉動4月整體消費額增速上漲的主要因素。
此外,在1—4月份,商品零售133945億元,同比增長7.3%;餐飲收入15888億元,增長19.8%。
之所以能有如此“強勁”的復蘇,或許一方面離不開2022年的“低迷”,但另一方面,也如實展現了當下消費者的消費態度。
另一組來自商務部的數據是,在1—4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44108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7164億元,增長10.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8%;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9.0%、13.5%、9.6%。
消費確實復蘇了,但都復蘇在“剛需”領域。
而對于踩準剛需賽道的玩家們來說,也只有那些真正能為用戶提供痛點解決方案的品牌能得到增長。
比如就美妝個護這一賽道來看,即使自2022年下半年起其投融資始終處于一個“遇冷”的狀態,但從多家美妝公司披露2022年財報來看即使在過去一年中,大家都在喊“難”,但依舊有不少國貨美妝保持著極強的韌性,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績單。
2022年,珀萊雅、華熙生物、貝泰妮、巨子生物等主打功效護膚的企業在保持著強勁的增速,企業營收增長分別為42%、28%、22%和21%。
此外,iBrandi品創持續跟蹤了2023年天貓618預售情況,美妝板塊行業全面復蘇,開賣1小時,歐萊雅、珀萊雅、蘭蔻、雅詩蘭黛等品牌銷售額紛紛破億。美容儀器、功效護膚品迎來大幅度增長……
推薦閱讀:天貓618預售追蹤:20+細分類目,生活電器國貨霸榜,男顏經濟難言樂觀,低度酒低迷……
如果說2021年和2022年是正在大浪淘沙,那么2023年起,這場新消費淘汰賽也已經基本接近尾聲。留在牌桌之上的,不再是新消費產品,而是新消費品牌。
或許就投融資方面,新消費難現“高潮”。我們再也找不到所謂的熱門細分賽道,也難以見到所謂的“明星項目”,這也可能是2023年以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
035月投融資數據匯總
1、該融資數據由「iBrandi品創」不完全統計,由于新消費涉及面較廣,故可能存在統計遺漏情況;
2、融資時間以媒體披露時間計算;
3、數據來源:36氪、IT桔子等互聯網信息及品牌投稿,由iBrandi品創整理制圖,圖片及數據引用需寫明來源。
4、對于向市場公開金額的融資,計算中用實際數字。對于沒有公開的金額融資,部分融資額數據為估算值,計算方法如下:模糊金額處理:數十萬=50萬;數百萬=300萬;數千萬=3000萬;億元及以上=10000萬;千萬級=1000萬;百萬級=100萬;1 USD≈7.10CNY(以當日統計時間為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