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機構深刻影響人工智能領域,成果市場檢驗成重要“試金石”
去年底,OpenAI推出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又一次點燃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興趣,自然語言對話、寫編程代碼、畫圖平面設計、甚至于炒股建議等,AI的實力被各行各業所重新正視了起來。
借由ChatGPT的火爆出圈,人工智能似乎已經迎來了關鍵的突破性時刻,它或將改變無數行業從內容到商業的諸多常規與歷史。據摩根士丹利上半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人工智能驅動的工具不僅能夠創造更好的內容制作工具,并將持續改善交通和其他服務的共享經濟市場,總的來看,人工智能將釋放6萬億美元的科技投資潛力。
事實上,不論在任何領域,想要借力人工智能發揮作用,甚至于創造價值,其應用門檻其實都是相對較高的。這不僅體現在技術角度、專業人才角度,更體現在對資金的依賴度上。從這個層面來看,專業的投資人與投資機構便成為AI在各領域能夠施展和發揮用作的關鍵性影響因素。
換言之,人工智能的發展仰賴于技術和創新研發,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場景的應用和創新動力,則仰賴于市場與投資。
就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現狀而言,據天眼查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上半年的融資事件的地域分布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浙江以及江蘇,相關的融資事件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有76起、59起、53起、37起以及30起。除此之外,安徽以及陜西也分別有6起融資事件。
就投資時間的輪次分布來看,天眼查數據顯示,天使輪、A輪以及戰略融資事件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59、57以及38起。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融資時間的數量與政策、地區GDP、研發經費的投入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省份,同樣已經成為國內人工智能創新基地、創新應用的重點熱門區域;而從投資輪次信息可以看到,關注人工智能的企業,特別是創業企業正如雨后春筍般成長,相關的資本方也更顯得善于發現有價值的企業,對于助力企業的人工智能項目孵化有著更強烈的投資意愿。
那么,哪些投資機構對于人工智能企業的“出手”更為大方高頻呢,天眼查同樣公布了投資機構的分布數據,數據顯示,奇績創壇、創新工廠以及高瓴創投(并列)位居前列,分別有8起、5起。此外,聯想創投、啟明創投以及藍馳創投等知名VC也都有投資“出手”的記錄。
可以看到,不論是奇績創壇還是創新工廠,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其創始人均為計算機領域的頂級專家——陸奇與李開復同為卡耐基·梅隆大學;兩位“大佬”幾乎就是華人在歐美科技公司的“天花板級”任務,橫跨雅虎、谷歌、蘋果、微軟等世界頂級科技公司且身居高位。
“看底座、看中間層、看應用”,這幾乎成為投資機構對人工智能公司的大致判斷。實際上,對于大多數投資機構而言,中間層和應用才是最為重要且熱門的領域。不同于以往任何領域的發展,人工智能的市場一天一變,玩家的增長速度業已超過了投資機構的總結速度。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場人工智能的革命將是“范式級”的,其變革時間或將持續10年左右,因而創業項目的數量也或可能達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10倍左右。
在未來,人工智能的行業分工將會更加細致,以至于除了大廠之間的“底座之爭”,應用層之間也會彌漫著競爭的硝煙,屆時每個行業可能都將希望擁有自己的“大腦”,而這一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投資機構更加看重何種賽道、何種應用乃至何種細分市場的微小動作。
“人工智能現在已經創造了滿地的項目,但明年、后年說不定將更會只多不少,一個屬于創業者的黃金時間或正在此時此刻,而面對海量的企業和人工智能項目,對于投資者們而言,可能已經進入了更加難以抉擇和判斷的‘地域時刻’,未來的人工智能市場和經濟走向從未顯得這樣復雜,但其前景卻是無疑將是向好的。”一位知名投資者如是表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