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紅了!這屆景區文創怎么這么有顏有料
最近,不如先暫時關閉朋友圈——因為出門旅行的列表紛紛曬出了照片。美食、美景配美人,讓早已失去了暑假的小編,羨慕得質壁分離。
而在“眼紅”之余,那些秀出來的景點文創紀念品也深深吸引了小編的注意力。
景點文創不僅是旅行打卡“到此一游”的證明,更將景點的特點與亮點濃縮于其中。小編特地搜集了一些別出心裁的文創產品,一起欣賞一下吧!
反轉膠片將北戴河夏日美景濃縮打包成小小一片。當想要回顧這一場難忘的旅行時,用光線照射膠片,便可將城市美景投射于墻壁上,欣賞屬于自己的“電影記錄”。
圓圓胖胖的小貓咪誰不喜歡呢?以館藏珍寶「君幸食」貍貓紋漆食盤上的貍貓圖案為原型,圓潤簡約的圖案配上鮮艷明快的多巴胺色彩,湖南省博物館的這個手提袋讓人一整個被可愛住了。加入日常穿搭中,感覺連心情都會被點亮呢~
大英博物館將19世紀教堂玻璃彩繪復刻印刷在玻璃紙上,半透明的質感讓光得以穿過。撕開背面薄膜,便可將其貼在窗戶上,讓自己家里也能擁有一扇富有歷史感的玻璃花窗。
將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縮小復刻,彎成一枚新穎的手鐲。不僅有時尚感,還能辟邪消災,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
河南省博物館的玉器棒棒糖將材料的質感應用到了極致。棒棒糖的質感溫潤透明,還用焦糖醬做了舊,要不是有外包裝和手握的棒子,很難分辨出到底是館藏玉器文物還是棒棒糖呢~
夢回淄博,總有那一頓令人流連忘返的燒烤——香嫩的烤肉配上大蔥、卷餅與醬料,成為了旅行途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雖說不能夠保留食物作為紀念,但來一個高還原度的冰箱貼,每次開關冰箱時,總還是能回憶起那美妙的滋味。
博物館的文創可以這么粗制濫造?剛想吐槽,卻看到了原型——打擾了!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頂流網紅”非這只長得奇奇怪怪的獅子莫屬,是表情包與梗圖的???。而以其為原型的模型也完美復刻它“抽象”的外形,將那股呆傻丑萌的氣質完美拿捏了。
山西鐘樓街的文創掛件,大玩“煤”“礦”諧音梗——“喜上煤梢”“贊碳不已”“精煤絕倫”......狠狠戳中年輕人笑穴的同時,掛件里還加入了真材實料的煤炭,這樣說到做到的嚴謹態度讓人狠狠愛住了。畢竟,誰又能拒絕“當一名家里有礦的煤老板”這樣的誘惑呢?
南鑼鼓巷的吉祥物,起名字顯然有些簡單粗暴——取“南鑼”的諧音“男蘿”,而相貌,也是一根丑萌丑萌的大蘿卜,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將它深深記在了心里。
三星堆的文物以出土的知名青銅雕塑為靈感,將文物與四川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具體呈現出來的便是三星堆青銅器們喝茶、遛鳥、變臉、搓麻將等等的可愛手辦盲盒。富有歷史內涵的同時也增添了幾分生活氣息,讓人禁不住直呼:“萌化了!”
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毛絨玩偶走的就是一整個「黑紅」路線。與飄逸優雅、富有動感的原作不同,毛絨玩具通過賤兮兮、傻乎乎、綠油油的外形狠狠抓住人們的眼球。不過當繞到正面觀察雕塑時,突然發現,這個毛絨玩具,可以說是「神似」的典范了~
初拿到便簽貼時,只是平平無奇的四方形狀,但隨著便簽的消耗,莫高窟的知名建筑九層樓就逐漸顯現出來。自己仿佛成為了一名考古學者,親身參與發掘考察莫高窟的奇妙旅程。內置了發光裝置,發出的燈光讓敦煌立體小雕塑顯得更加美麗輝煌。
想要買景點復制品,又擔心忘記景點在哪里?這款創意積木既可以從固定板拆下組裝成知名景點模型,也可以保留固定,拼成景點地名。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可能會忍不住想要一下子買雙份了吧!
蘇州博物館基于貝聿銘先生的建筑美學,設計了一款秘色瓷蓮花碗月歷。拼裝完的秘色瓷拼圖置于月歷之中,構成一個私人展柜。既可查看日期,也可以欣賞文物之美,實用之余,亦含雅趣。
看完上面的創意紀念品,小編為其中豐富的創意,精致的外觀與深厚的底蘊所深深折服——現在的文創產品,真是太卷了!
對于景區來說,文創紀念品不僅是創收的重要途徑,也是景區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一個“破圈”的火爆文創,不僅能夠吸引人們爭相購買產品,也可以提升游客對景區的了解程度與好感度,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游玩。
而從游客角度看來,人們對文創紀念品越發挑剔。這不僅是對旅行的留念與記錄,更能代表他們的審美觀與生活態度。因而,年輕化、有質感、既有趣又實用的景區周邊,越發受到人們的追捧。
不知道大家在旅游時,遇到過什么令人記憶猶新的趣味文創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