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給我看笑了
1
你玩過小紅書么?
我以前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喜歡上小紅書,但這件事就是發生了。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小紅書那種大家互相夸夸的狀態非常虛偽,暴躁老哥在線互噴才是世界的真實。
不瞞大家說,我自己就是互聯網沖浪十幾年骨灰級噴子,但我真的覺得,在這個時代,有一個有事沒事兒能夸夸我的平臺非常非常的重要。
你有沒有經歷過累了一天,就想看點愉快的東西放松一下大腦,結果打開手機一刷全是婆媳矛盾資本陰謀中年痛苦老板大戰路燈?
如果都是扯淡也就罷了,偏偏寫得還就那個真實,你越看越想到自己的生活忍不住悲從中來最后心情更加糟糕。
你有沒有經歷過半夜emo睡不著,無聊看看朋友圈,發現都是吐槽渣男渣女奇葩同事,你越看越氣更睡不著。
這些我都經歷過,所以我才更喜歡小紅書。
現在整個互聯網都喜歡告訴你那些殘酷的東西,那些暴躁的東西,那些純理性的東西。
他們說的沒錯,但很多時候,我不太想看。
拜托,我還需要你來說現實是什么樣的么?
我自己就是社會毒打的專業玩家,我天天在文章和視頻里進行各種社會毒打。
你以為這些都是哪來的經驗?
那都是我被揍出來的親身體會。
我不是胖,只是被打腫了還沒有消。
可是啊,可是,生活真的不是只有這些。
就算再骨灰級的M,也有厭倦道具的一天。
工作中難聽的話我們已經聽得太多太多了,社會上亂七八糟的新聞我們也已經看得太多太多了。
真的,有時候我真的挺心累的。
SB的同行、雞賊的同事、無法溝通聽不懂人話的甲方,難道現實里那些破事還不夠展現生活的殘酷嗎?
怎么,我上個網還要把這些再經歷一遍?
而在我不想那么理性、那么暴躁、那么殘酷、那么叢林法則的時候,小紅書就是我能找到的最后一片凈土。
2
真玩得久了,還會發現小紅書上確實有夸夸,但并非只有夸夸。
我刷小紅書,最喜歡看的是評論區。
帖子本身發的什么不重要,它只是起個話頭,評論區才是一個社區真實的眾生相。
而在看了n多個評論區以后,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兒——你把每一條評論都連起來看,它們就變成了一個高情商且靠譜的朋友。
你很難受,情緒上頭,這個朋友會先哄你開心,然后再告訴你怎么解決。
太理性的人其實是不適合傾訴的,這種人確實能告訴你怎么解決問題,但同時他也會否定你的情緒。
我知道他很理性他是對的,但是下次有事我不想和他說了。
很多家庭里的父親角色都是如此,可我不想人到中年還要被人爹爹不休。
還有的人會和你無條件共情但是愛莫能助,因為他的生活可能比你還一團亂麻。
這種人我都不忍心占用他時間,因為只要一傾訴必然變成比慘大會,我聊完都不敢笑一笑,就怕被當成地獄笑話扣我功德。
但小紅書上的用戶們并不是只知道抱團取暖,而是真的有在互幫互助。
你在小紅書上求助過嗎?
你知道會遇到什么嗎?
假如現在我上小紅書發一張自拍,說我覺得自己太胖了不知道該怎么辦,生活沒有希望,評論區首先會有人安慰說他/她覺得胖胖的也很可愛啊,然后還會有人說審美是多元的,有些人就喜歡胖的。
接著會有人耐心打上幾百字,附上幾個減肥攻略鏈接,告訴你如果你認真想減肥,應該如何如何做。
我為什么知道?
因為我真的刷到過無數個這樣的帖子。
這些帖子有男有女,有真胖的也有釣魚的,有其貌不揚自卑的也有只是為了凡爾賽一下的。
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帖子,只要有在求助,那評論區幾乎都會有這幾種人的出現。
我還曾經一個個點進去他們的主頁看過,我心想怎么會有這么多善意溫暖的用戶呢,這不科學,說不定是小紅書官方搞出來的全自動評論機器人。
可是他們真的就是真人。
那個說“胖乎乎的也很可愛”的評論,來自一個喜歡亞文化的女生。
她的主頁發的是音樂節和刺青,臉上亮晶晶的眼影寫滿不好惹。
可是她對那個發自拍的胖男生好溫柔,沒有撂下一句“人丑就別出來嚇人”,而是認真正經地鼓勵他自信一點。
那個寫了幾百字減肥攻略的評論,來自一個減肥成功了的男孩子。
我在他的主頁找到了全套的減肥記錄,從230斤到150斤,原來他的攻略每一個字都出自真情實感。
這些評論區,讓我非常非常喜歡。
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隨手打開小紅書,刷到一個男生發的減肥求助帖的評論區。
里面有鼓勵有支持有減肥攻略有過來人心得,間或夾雜著幾條安慰。
甚至還有人順手幫P了個瘦了的圖。
雖然它并不是我前面描述的那個帖子,但評論區的氛圍如出一轍。
這是一個女生說自己因為長相自卑的帖子的評論區,有條評論給她寫了一大段話,從五官優勢說到塞翁失馬,從交友建議說到如何反擊,投入之用心、考慮之全面都難以想象出自一位陌生人之手。
你看,她們素不相識,唯一的關系就只是同為小紅書用戶。
你覺得這是虛偽嗎?
不管你覺得是或不是,你承認不承認這種氛圍,很難得。
小紅書就是這樣呀,用戶總是愿意押上自己的時間精力,為遙遠世界的另一個用戶送去一點力量。
這是一個男孩子問胖男生是不是就沒人喜歡了的帖子的評論區,好多人都在說不不不,我就很喜歡。
坦率地說,我不信這話。
但我真的很喜歡聽。
無論你是什么樣子,高矮胖瘦男女美丑,在這里好像都能得到格外的寬容與善待。
這是一個女孩子抱怨媽媽給她拍的照片總是角度很丑的帖子的評論區,有人溫柔地告訴她,媽媽之所以拍照不找角度,是因為覺得你怎么拍都好看。
說實話,這條評論給我看得鼻頭發酸眼睛濕潤,我想起來我媽每次見到我都要嚷嚷我瘦了,問我是不是在杭州吃得不好。
大家都煩“你媽永遠覺得你冷”,“你媽永遠覺得你餓”,可是小紅書上的用戶會在評論區提醒你,“你媽永遠覺得你好看”。
他們做出來的行為離譜嗎?
一點都不離譜。
他們說出來的話奇怪嗎?
一點都不奇怪。
實際上你隨便打開一個平臺的評論區,就能發現無數更加逆天更加詭異的行為和言論。
但正因為小紅書上這些用戶太“正常”了,才顯得不正常。
他們做的是理想中的互聯網用戶行為,善意溫暖+互相幫助,所有平臺做夢都想把用戶引導成這樣。
但用戶是會逆反的,你不讓他用臟話罵人他就會把所有正常詞匯抽象成臟話。
小紅書沒怎么強制搞過這些東西,最終卻形成了這樣一個氛圍。
當然了,這畢竟是一個大平臺,怎么說也有兩億月活用戶呢,肯定不是每一個帖子都能得到溫柔善意有用的回應,也不是每一個評論都溫柔善意有用。
如果真能百分百做到,那這不是小紅書,這是賽博仙界。
我舉的只是一個理想的案例,但吊詭的是,我老在小紅書看到這種理想案例。
一大群陌生人湊上來花式安慰你,消耗自己的時間精力智慧給你支招,用可愛的、憨憨的、紅薯形狀的小表情陪伴你的人生。
那些評論不僅僅是夸夸、不僅僅是情緒上的安慰,更不僅僅是逃避現實。
這明明是在讓你更積極地面對現實、面對生活。
而且即便只是夸夸,那又怎么了?
夸夸有什么不好。
誰沒挨過社會毒打,社會天天對我貼臉開大,我不需要你告訴我多慘了。
但我很多時候就想,喝口糖水啊。
我就想,留個念想啊。
我就想,聽人夸一夸啊。
這會讓我感覺生活還沒那么糟,世界在變好,一切都還有希望。
你們能不能,再多給我一點糖水?
3
如果追溯到古早互聯網時代,在那些很小眾的、所有用戶都互相臉熟的平臺上,小紅書這種氛圍也曾經多次曇花一現過。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平臺要么死掉了,要么在用戶越來越多、變成陌生人社區后就變質了。
小紅書既不是二十年前的某個bbs,也不是什么用戶數很少的小平臺。
你知道么?
今年是小紅書的十周年。
作為一個互聯網社區,“十歲”已經不算年輕了。
但它依然會經常帶起各種時尚潮流,依然是大家種草拔草和分享生活的第一線,依然會涌現出各種新事物和新風氣,依然保留著那種“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感覺。
無數陌生人開開心心分享自己的快樂,評論區不酸不嫉妒,而是為他人之欣喜而欣喜。
這是一個說自己每天都很開心的帖子的評論區,里面的每一條評論都仿佛被傳染了同樣的開心。
又或者,坦然地吐露生活的窘迫,評論區同樣不歧視不鄙夷,而是為他人之難過而難過。
這是一個說自己難過時如何緩解的帖子的評論區,而在這里大家都在分享自己對抗emo的秘方。
如何評價十周年的小紅書?
我覺得是兩個字——
“新”和“欣”。
常看常新曰新,人間欣喜曰欣。
有趣的是,在小紅書CEO星矢老師為社區十周年做的演講里,他是這樣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小紅書的:
無論未來走到哪里,我都希望在未來的每一天,每一個普通人,無論他出生在哪里,無論他生活在哪里,打開小紅書都能既看到一個“廣闊的大世界”,從這里走向世界和未來;
也能通過普通人的分享和連接,感受到一個“溫暖的小社區”,讓陌生變得不冰冷,讓活著不再孤單。
這一大段話很長,按理說我不應該引用這么多,可我覺得每一句都很重要。
小紅書有“廣闊的大世界”,用戶才能“常看常新”;
小紅書是“溫暖的小社區”,用戶才有“人間欣喜”。
至少在今天,在它十周年之際,這家公司內部的構想和我作為用戶的期待,是重合的。
4
小紅書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
我只能猜測一個可能的原因:
最初它只是偶然形成了這樣的氛圍,而后續無數人的選擇又最終成全了現在的它。
但有的時候我也會覺得,這其實也是一個必然。
互聯網上固然有戾氣,但同樣也有許多善意。
這些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就是需要一個地方來承載的。
就算不是小紅書,也會有小綠書小藍書小紫書小各種顏色書。
說白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就是每一面都有,每一面又都不極端。
我們會在廁所里拉屎,餐廳里吃飯,臥室里睡覺,對著愛人和孩子露出微笑,也會在傻X面前破口大罵。
但是當你在心里把一個地方錨定為臥室的時候,那你就絕不會再在那里拉屎了。
為什么小紅書上的世界那么美好、用戶那么善意?
不是因為所有人都在造假,而是我們一起選擇了把內心最美好善意的那一部分,留給它。
在那場十周年演講里星矢還說了一句話,他說小紅書存在的意義,就是:
以科技為筆,以人文精神為墨,勾畫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其實這個社區今天的模樣,本就是無數“凡人”共同選擇的結果。
平臺當然也做過很多努力,但這年頭誰不努力呢?
很多事情,不是只用努力就能解釋通的。
說白了,小紅書之所以成為小紅書,既不是平臺的功勞,更不是任何一個創始人or高管的功勞。
這是小紅書上幾億用戶,共同的功勞。
謝謝你們,在過去的十年里,為自己,為他人,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善意。
這是,大家都需要的東西。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