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客?林」 第十一面 | 曼谷老鍋牛肉面
首發:不孤獨的老爺 引言: 「面客李林」是我與面癡李征共同開發的。但是李面癡作為資深廣告創意人,每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我是天驥星,總是東西南北飛,我與李征同時在上海,又同時在某天中午可以一起吃面的日子,比月園月缺還稀少。再者,各地面癡也不斷投訴,我倆只點評魔都面食,對其他城市,是厚此薄比。所以,我和李面癡達成共?,我不在上海,或者他出差到其他城市,他可以找另一個面癡吃面,并寫沒有我參予的文章,稱為「面客李?」,vice versa,我可以有「面客?林」。 滿足面客的粉絲。 在曼谷拍攝「不孤獨的老爺」和做后期制作,為解決語言障礙,朋友介紹我認識一位能說英語的泰國創意總監Wat. 他知道我是面癡,便介紹我去一家老店,吃牛肉湯面。 Wat說,這家老店,本地人都知道,主打是那味道無可抗拒的牛肉湯底。因為,他們世代相傳,那大大的一鍋牛肉湯,是從來不關火的,每天打烊后,再放新鮮牛肉以慢火熬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聽起來,就像重慶的老油火鍋! 從不關火的老鍋牛肉湯 我是面癡,也情有獨鐘牛肉,怎可以錯過這碗面呢。 原來,這家有中文名「郭炎松」的店家是網紅店。雖然已過了中飯時間,也不斷有食客進來,和剛吃完面要離開的食客,相互交替。而且,每兩個便有一個是來自中港臺的游客。我是從酒店打車過來的,店名還沒說完,酒店禮賓部的人已経說,這里的牛肉面好吃。 網紅店「郭炎松」 這里沒有菜牌,只有墻壁上那些卷來卷去的泰文。 墻壁上卷來卷去的泰文和服務員 原本要和我去的Wat,公司臨時有事,趕不過來,便微信一張只有泰文的圖給我。我把手機畫面給店員妹子看,然后手指指冰箱里的飲料,完全是手語溝通。 Wat發給我圖來點菜 那沒有標簽的塑料瓶里烏黑的飲料,味道像酸梅湯。好,健脾開胃。 烏黑的「酸梅湯」 很快送到面前,是一碗熱騰騰的,只是半滿的,灑了蔥花和香菜的,什錦牛肉湯面。先喝一口湯,哇塞,鮮美牛肉湯,給舌尖上的味蕾泡溫泉,太好味了!怪不得鄰座的那位大教,多點了一碗白米飯,淘了湯便馬上低頭攻擊他那碗牛肉湯飯。 灑了蔥花和香菜的牛肉米粉 這一碗里是米粉,是一口便可吃掉的分量,米粉上有切成小方塊的牛腩,有很嫩滑的牛肉片,還有牛肉丸。如果不是湯熱米粉熱人熱,我不用三十秒,便可以美人照鏡! 什錦牛肉寬河粉 這店只是二樓的玻璃大房里有空調,但是欠缺吃street food的那種氣氛,我當然是在地下鋪,坐在離那長年熬制牛肉湯大鍋不遠的座位,一邊滴汗一邊吃。 吃完美味的一碗招牌什錦牛肉湯米粉,喝了一口加上冰塊的類似酸梅湯,馬上向女店員指手畫腳,安哥,same same,再來一碗。 很快,第二碗送上來了。咦,米粉換了寬寬的河粉。在所有面類,河粉是我的死穴,猶其是干炒牛河或者港式炒貴刁,也很想念廣州的沙河粉,是豉椒排骨沙河粉。沾了鮮美牛肉湯的河粉,太好吃了。很快,第二碗也清掉了! 我跟心魔斗爭了好一會,結果,我輸了。很快,女店員把第三碗招牌面送過來,我盤算著這第三碗會是什么類的面條,不過,卻是跟第二碗一樣,是寬河粉。因為是雞同鴨講,我也不知道這里,是否有第三種面條。如果你去曼谷到這老店拔草,除了米粉和河粉,吃到了其他面條的話,請私信我。 為了給大家分享我喜歡的美食,為了成為另一篇「面客?林」,雖然泰國朋友Wat臨時來不了,我還是請他寫下他在這店的食客體驗。但是Wat不懂中文,只有請他寫英文,我們來翻譯。 Wattana Panich是我必去的食店,我幾乎吃過了他們菜單上所有的菜式,他們從不令人失望。但我一直拒絕嘗試他們的,據說會令男人增加耐力的,牛鞭湯。 六十多年的大燉鍋 讓這個地方與眾不同的,是他們冒著泡的大燉鍋,已經不斷煮沸了六十多年的大燉鍋。我是認真的,我曾經和經營這家公司的孫子聊過。他爺爺年輕的時候,開始在一口大鍋里煮牛肉湯。那時,店鋪在曼谷中國城。然后在70 - 80年代左右,搬到了Ekkamai。即使在搬店過程,火焰也從不熄滅。 泰國街頭的「郭炎松」 這里必點的是牛肉湯面,你可以選擇3種面條:Sen Lek/小扁河粉,Sen Yai/大扁河粉,Sen Mi/米粉,或者米飯。 牛肉湯面可以包括所有配菜(切片牛肉,紅燒牛腩,牛肉丸和牛什),你也可以只選擇一種配菜,或者雙拼。我有時候,也會選九層塔炒牛肉蓋飯 有幾種中國泰式美食菜單,如Suki,Phad Boon sen和Kua Kai, 味道都完全符合餐廳的聲譽! Wattana Panich實在是牛肉和牛肉湯愛好者的必選之地!【面客林老爺】
常年熬制的牛肉湯
結果,吃了三碗什錦牛肉粉
停不了手的煮面師傅【面客Wat】
店內食賞環境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不孤獨的老爺(ID: foodieclub2018)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