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故事:零預算為摩拜胡瑋煒做了一次百萬級傳播
2016年7月,還沒有人知道摩拜會在以后風靡全國乃至世界,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創始人胡瑋煒也將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最年輕最出風頭的創始人,接受總里會見,國內外最好的媒體全都露臉了一個遍。
彼時,作為胡瑋煒十多年的私人朋友,我甚至都不知道摩拜的創始人是胡瑋煒,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原UBER上海的總經理王曉峰離開后成立了摩拜。當然那時候摩拜也就在北京上海有點車投放,知名度也不高。
直到有一天,胡瑋煒來上海出差,在她上海租的小公寓里,胡爸爸做了飯,飯確實手藝一般,但男人做飯,值得鼓勵。我留在那邊吃了飯,才知道她是摩拜的創始人,天使投資人是蔚來的李斌,投資款分幾筆打的,每有一個項目進展會付一筆錢,一度在投資款還沒有到,產品研發需要錢的時候,胡瑋煒去找了民間借貸。
當時胡瑋煒沒有知名度,大家不知道她是創始人,其實是有人刻意為之。擔心朋友失去自己公司的掌控權,我提出幫她“廣而告之”一下。零預算也是因為當時摩拜的傳播預算正掌握在不想讓大家知道誰是創始人的人手上。
因為沒有預算,我于是找到了好朋友,前南方體育創始人,前瀟湘晨報總編輯龔曉躍的公眾號“有馬體育”,刷臉在上面發布胡瑋煒的第一次亮相稿“這姑娘吐個槽,就讓一億人出門健身了”。當時“有馬體育”單篇文章的閱讀在一萬左右。
整篇文章還是花了一點心思,首先是依照胡瑋煒本身的特質,她的經歷,她的性格、語言和做事方式,提煉出了一個熱愛科技、熱愛美好城市、熱愛環保,熱愛世界和人類的文藝女記者形象,再把摩拜的創業故事與創始人本人性格和經歷強捆綁在一起。
這篇文章第一次讓外界認識了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也重新闡釋了摩拜的創業故事。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文章中刻意的時間線和胡瑋煒本人的摩拜故事講述,和之前大眾媒體上的信息是不一樣的。
點擊閱讀《人物 | 這姑娘吐個槽,就讓一億人出門健身了》
在后來摩拜和胡瑋煒如日中天的幾年里,這篇文章都是最詳細最準確的。胡瑋煒也成為了摩拜的形象代言人,和摩拜一起共享了美好的標簽,比如科技感、未來、文藝、愛生活、愛世界,這和摩拜最大的競品ofo形成了巨大的區隔。可以說ofo很長時間的品牌形象和摩拜都不是一個level。
文章發出來之后,閱讀達到了近百萬,那幾天,有馬體育公號的后臺都是我在回復評論,說實話之前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不僅有很多海外知名媒體包括央視朗讀者節目也找來希望胡瑋煒能上節目,連胡瑋煒小時候的鄰居阿姨也留言了。
最重要的是,這篇文章也達到了最初的目的:讓大家都知道摩拜的創始人是胡瑋煒,讓摩拜和胡瑋煒這個名字捆綁在一起,也讓有些人一度心情非常不好。后面幾年,我又作為胡瑋煒的顧問參與了一些摩拜和她本人的傳播,深度參與了共享單車的起起落落。鏖戰的幾年,很有激情燃燒歲月之感。
2014年,國家開始鼓勵萬眾創業,2015年和2016年之后的幾年,大概就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最后高光的幾年了。
我記得2016年3月,我作為螞蟻金服的員工去北京出差,在北京中關村768創意產業園見了三個公司的朋友,一個是知乎,一個是春雨醫生,另一個就是胡瑋煒(當時胡趕著去接娃放學,我去她辦公室轉了一趟,看見了一些自行車,沒有特別深談,還不知道那就是摩拜的雛形)。
現在,知乎不值錢了,摩拜賣給美團了,中國大街上已經沒有摩拜自行車了,2016年春雨醫生的張銳就心梗去世了。這大概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隱喻,預告了后面的發展。
后面幾年,我也去幾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從事公關,疫情前開了自己的公關公司上海扶樂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一直服務的是騰訊和微信這樣的巨頭客戶,見證過《脫口秀大會》出品方笑果文化的成長,甚至有幸參與過故宮大奔女事件和微信美國關停的危機公關事件,但是長達兩年幾乎每日和胡瑋煒討論摩拜怎么傳播怎么打敗對手的經歷仍然職業生涯最刺激的一筆,順便假裝創了一個業。這么多年,手機換過幾次了,但我們討論的小群聊天記錄仍然保留著,而誰又能想到這幾年中國互聯網竟然會落到如此衰敗的景象。
記錄每一個在場故事
2023數英獎,以“在場”為主題,匯聚了百個行業人物的在場故事,真實鮮活,耐人尋味,歡迎前往活動專題頁查看更多故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