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這個游戲,我感覺自己變卑鄙了
1
前幾天,被制作成無數表情包的網紅柴犬Cheems去世了,網友紛紛表示了悼念。
作為一個為大家留下了無數歡樂的梗圖名犬,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但一定見過它。
我看了這個消息之后唏噓了一下,忍不住去搜索了一波,然后發現了一堆奇怪的視頻。
啥情況啊?
這不是《暗區突圍》嗎?
然后我再一搜,發現Cheems竟然是《暗區突圍》玩家做動畫的主要素材。
跟沒玩過的朋友簡單說下,這是一個塔科夫like游戲,主打的是生存和資源管理。
簡單地說就是化身垃圾佬去各個地方撿垃圾,一邊撿垃圾一邊提防被別的垃圾佬暗算,撿夠一背包后抓緊跑路。
然后你在這次游戲里撿到的垃圾就可以帶出來,你可以拿這些東西換錢和資源去開下一輪游戲。
作為一個飽經吃雞磨煉的大神級玩家,一開始我玩的時候并不覺得這游戲有什么特別的,只是彌補了吃雞零和的本質,增加了多幾條獲勝方法的另類大逃殺。
尤其是游戲前期保姆級的照顧,讓我經常產生“就這?”的想法,玩了幾局之后直接滿配橫掃地圖,全圖追著槍聲打,頂著機器人的炮火舔包,每局都舔到包包爆滿再揚長而去。
結果玩了一段時間,當我離開機器人場開始見到活的玩家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人類陰險起來到底可以多不當人。
鋼槍?什么鋼槍?
沒人跟你鋼槍。
蹲草叢,守大橋,在門后等驚喜,這都是吃雞里見過的,并不稀奇。
守保險箱,蹲制高點,利用地圖機制挖坑等你跳,這就很過分了。
還有一群恐怖的跑刀黨,開局全身上下就帶一把刀,你在小心翼翼往前清地圖,他輕車熟路把一路的保險箱全都開了,等你過去連個毛都撿不到。
最坑的一局,我都拖到最后一分鐘了,竟然還有人堅定地蹲在門口守我。
你把我干掉剩下的時間都不夠舔包的,這完全就是自己賺不到也要破壞別人的游戲體驗啊。
玩著玩著,我感覺自己的下限又低了不少。
2
現在年紀大了,反應下降,不愛鋼槍,就愛玩點戰略,喜歡玩需要思考的游戲。
一般的FPS需要拼反應拼意識,對現在的我來說壓力太大,有點戰略能偷人的游戲剛剛好
而《暗區突圍》就是那種你想得越多優勢越大的游戲,玩著玩著就會上頭。
我有一個階段把游戲玩成了跑酷游戲,專門研究在不同出生點要用什么路線搜索保險箱能最快出貨。
進場到底帶多少彈藥,帶什么武器,帶多少藥品和食水,都需要你提前做好布置。
只要布置得好,就能把雪球快速滾大。
哪怕你的對手比你反應快槍法好,他也架不住你通過地形、陷阱、各種道具為他制造小驚喜。
甚至一些FPS大神在這個游戲里會很挫敗,因為他們直覺的反應有時候會讓他們光速咬餌。
但是帶神裝進場就要承受更大的風險,因為你一身神裝,在別人眼里就是最大的肥羊。
我現在看到人,都會先評估一下他的裝備情況,一旦遇到六神裝的大佬,忍不住就會在心里琢磨怎么干他一票。
因為打下來就白賺一身高級裝備,這個誘惑實在太大了
恍惚中我找到了當年在傳奇里PK爆人裝備的感覺。
這套機制并不新鮮,但真的快樂,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感受過這種直接從別人身上爆神裝的快樂了。
小心翼翼地守著自己的極品,惦記別人的極品,這感覺真是太熟悉了,太熟悉了。
3
按理來說,這個游戲是個小眾游戲,畢竟需要動腦子就需要更多思考,游戲的對抗沒有一般游戲那么激烈,主要魅力在于偷襲和反偷襲之間的刺激。
喜歡的人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恨不得把游戲公司炸了。
但《暗區突圍》的成績卻莫名的火,火得讓很多之前不看好的人直呼看不懂。
目前這游戲的全球注冊用戶已經突破8000萬,而且特別耐玩,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
《暗區突圍》今年第二級季度的游戲在線時長在射擊類手游中排行第二,僅次于天下無敵的吃雞。
騰訊多次在財報中表揚過《暗區突圍》的表現,每一次評價都會提升一級。
一開始強調它帶來的收入增加,后來是日活、流水創新高,到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里,已經直接把《暗區突圍》和《金鏟鏟之戰》相提并論,作為“新興競技類游戲的收入同比增長”的正面典型了。
最離譜的是,這游戲在玩家群體中的聲望也非常高。
滿地都是自來水,隨時隨地都能在奇怪的地方發現《暗區突圍》玩家冒頭刷梗。
這些玩家還有極強的動手能力,擅長搞各種二創,之前在B站上就有大量相關的搞笑視頻,有對游戲內玩家行為進行各種詭異的歸類。
還有玩家以《暗區突圍》為藍本寫電競小說,
連創游世界上都有玩家自制的“高爆率版”《暗區突圍》,不但版本眾多,玩的人還不少。
這就讓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暗區突圍》這種高門檻的游戲,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
4
《暗區突圍》詭異的爆火,背后的原因很多,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想要從腦力對抗中找樂子的玩家變多了。
靠思考和布局帶來的刺激感本就不弱于激烈對抗,一直就有一群喜歡這口的玩家。
再加上現在不管是生活壓力還是生活節奏都太快了,把大家弄得太累了,連一點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大家開始越來越不愿意承受高壓。
像過去流行的那種拼操作拼反應的游戲,讓人越來越挺不住,因為這種游戲,你反應不行就得練,就得花大量的時間去把技能變成肌肉記憶。
現在大家都這么累了,你還讓我們去花時間苦練一個游戲技能,多少有點不講武德。
所以大家就開始追求更傳統,有更長的思考時間用來判斷分析和做決定的游戲。
其實之前吃雞能火起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它給了射擊苦手一個能偷死高手的環境。
你可以沖,可以莽,但你想用腦子,我也給你用腦子的空間。
這種游戲你可以隨意腦補開腦洞,實在不行吃飯的時候順便看一篇攻略也能學會不少玩法,根本不用花大量時間練習,對玩家非常友好。
“你知道”要比“你熟練”重要得多。
你懂了,就可以玩得爽。
而這批熱愛腦補的策略玩家又恰恰和熱衷于二創的玩家撞車。
如“稚嫩的魔法師”靠腦洞硬是帶火了P社四萌,“模擬人生”吧每段時間都能出一篇情真意切的小小說,腦力型玩家的腦補能力和創作能力一向驚人。
愛動腦的玩家碰上想象空間足夠大的游戲,當然會碰撞出這樣繁榮的二創文化。
就像開頭說到的Cheems,是暗區玩家主要的創作來源。
反而那些對抗激烈的游戲,因為對抗之后整個人都被掏空,攻略要遠比二創多。
現在這個游戲的火,看起來不可理喻,其實順理成章。
因為大家確實很需要這個賽道的游戲。
6
《暗區突圍》的離奇爆火讓我想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就,人人都說這個游戲上手門檻高,不好入門,是硬核游戲。
但,到底什么是游戲門檻?
有沒有可能,暗區突圍實際上是一個門檻很低的游戲?
你以為游戲門檻是系統太復雜,學習成本太高,玩家玩不明白,沒有辦法像個傻子一樣留下來充錢。
實際上真正的高門檻,是玩家的時間,天賦,反應速度。
很多游戲不是不好,但我就是沒有時間玩,我有什么辦法?
我習慣了用碎片化時間,用十幾二十分鐘娛樂,你給我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游戲,我就是不能玩。
我年紀大了反應下降,沒時間練槍,沒精力長時間高強度對抗,你讓我去和人拼命,這游戲對我就是不友好。
我平時已經很累了,精神緊繃,玩個游戲需要點松弛的東西,需要一些驚喜,你給我弄一個輸贏五五開,努力半天可能被打爆坐牢的游戲,我也實在是玩不動。
反而是那些看起來很難,需要理解游戲機制的內容對我來說更友好。
我吃著飯的時候看一個攻略,就能知道探圖的路線,我自己入局前多做點準備,在對抗的時候就能占據優勢。
你很強,你有天賦,可我動腦子,我也不差。
我不需要反復花時間練習,不需要反射神經比別人短一截,不需要神經緊繃耳聽八方眼觀六路。
我慢慢制定策略,然后照著策略執行,這門檻分明就低多了好不好?
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腦力游戲才能真正的治療電子ED。
畢竟與人博弈,才是真正的快樂。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