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阿那亞,先打開了閑魚
1
最近沖浪的時候老是刷到阿那亞蝦米音樂節,陣容確實牛叉。
第一天的草東沒有派對和第三天的郭頂老師,我都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
有段時間我每天都要聽很多遍草東的《大風吹》,那個時候我的公號剛火起來,每天后臺都能收到很多夸我的私信,當然同樣也有很多罵我屁都不懂還敢胡說八道的人。
在第不知道多少次循環到“大風吹著誰,誰就倒霉”的時候,我忽然悟了。
他們說得對,其實我什么也不是,只是被大風吹了一下。
大家罵我是應該的,而且我先罵自己,不信你看我的公號ID就叫banfoSB。
郭頂這段時間因為《凄美地》在B站特別火,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他的《水星記》。
這首歌的歌詞本身就是一篇軟科幻,我是把它當一個故事來聽的,那種把太空的寂靜和孤獨揉碎進你耳朵里的感覺是真的牛叉。
如果是十年前,哦不對,五年前,有這種陣容極對我胃口的音樂節,哪怕工作再忙我也直接請假去了
但現在不行,我有孩子有自己的小作坊,生活和工作都需要我克制自己,我不能那么任性。
其實如果只是想聽歌,我大可以用最好的設備把陣容里所有人的歌拿出來循環播放,還可以舒舒服服坐著聽,還不用被太陽曬,不用買現場貴得要死的飲料。
但我還是羨慕他們啊,羨慕那些能去音樂節現場的人
不,不是因為想親眼看見歌手的臉。
且不說真到了現場大概率還是只能看大屏幕,就算能擠進前排,我也早過了那個追星的年紀。
真正吸引我的,是現場的其他樂迷。
音樂是和氛圍有關系的。
一個人在晚上通宵聽歌,那個是熬夜,只會越熬越孤獨。
一群人在太陽底下一起聽歌,這才叫過節,才能越過越開心。
2
去不了現場,我就在閑魚上刷相關的帖子。
你沒看錯,就是閑魚。
上個月的北京MDSK音樂節是閑魚第一次在現場開閑魚live流通站,搞的主要是拼單和樂迷閑置交換。
從那個時候開始,閑魚live流通站就成為了樂迷們的一個固定會合點:
有和樂迷同好交流故事的,有找搭子的,有現場換閑置的,當然也有湊人拼單的。
我當時就估計這個閑魚live流通站不可能是曇花一現,大概率會成為各大音樂節的常駐項目。
無論是調性、風格還是用戶重合度,閑魚和音樂節都實在是太契合了,我是音樂節主辦方我都得上閑魚拜個碼頭。
果不其然,這次它又在阿那亞蝦米音樂節上開起來了。
上一期的閑魚live流通站邀請了rapper歌手和樂迷線上聊天互動,而這一次則是發起了一個故事邀約。
用戶在海鮮市場發貼分享和樂隊之間的故事,就有機會換到一個樂隊漂流瓶,里邊裝著阿那亞的沙子和一張能兌換簽名周邊的心愿卡。
但我總覺得大家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不僅僅是為了某件有樂隊簽名的T恤或者CD。
一方面,這些漂流瓶是樂隊和樂迷之間建立的一個鏈接;
另一方面,這些故事只要一講出來,本身就有了魔力。
語言是活的,會像精靈一樣在廣袤的互聯網上以光速奔跑,為主人找到那些和自己有共同興趣的人。
所以雖然去不了現場,但我依然一遍遍刷新著閑魚,在tag里尋找那些和我口味一樣的人。
我發現有個哥們也喜歡草東。
或許他會在草東上臺的時候一蹦三尺高,跟著節奏嘶吼。
因為如果我去了,我會這樣做。
這姐們也喜歡郭頂。
或許她會在郭頂彈唱的時候閉著眼睛,想象信使號墜落于水星。
因為如果我去了,我會這樣想。
我刷到這兩個內容的時候阿那亞蝦米音樂節還沒開始,他們現在的身份是閑魚用戶,但我知道幾天后他們就將站在阿那亞的舞臺下,等待喜歡的音樂人出現。
你知道么?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好像已經抵達了音樂節現場一樣。
因為我已經看到了他們
在閑魚上刷到樂迷同好,和在現場遇到樂迷同好,都是可以排解孤獨的。
我們不一定要成為朋友,不一定要建立什么聯系。
僅僅是知道你的存在,知道我喜歡的音樂也有人同樣著迷。
這就夠了。
3
音樂節和閑魚有一個相通的地方,都是能夠以興趣為核心,把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而且很多時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以前我們去音樂節,除非本來就是和朋友一起去的,不然大家通常都是各玩各的,畢竟大部分人還沒社牛到能現場跟陌生人搭腔。
但在加入了閑魚這個變量之后,樂迷之間的“心之壁”被輕易地打破了。
現場你雖然看見了這個人,但實際上對對方一無所知,在閑魚上最起碼你還能看看他/她的賬號對不對?
只要在閑魚上先聊過,現場無論是在約定地點換個周邊,還是會合以后直接一起玩兒,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比如在音樂節開始前,你可以先在閑魚找搭子一起去。
閑魚是可以發同城需求的,很多人甚至會在上面找同城搭子拼車一起出發。
和普通的拼車相比,拼個音樂節搭子不但目的地完全一致,還能和保證有共同愛好的人聊天,路上也不會無聊了。
就連話題都是現成的,演出陣容和喜歡的樂隊就是最好的內容。
又或者抵達音樂節現場后,在閑魚live流通站上和其他樂迷物物交換、用想出的周邊換特定某個樂隊的周邊。
有惘聞樂隊的粉絲自稱“惘聞收集控”,穿一身鮮艷黃在阿那亞現場蹲守每一個帶來了惘聞周邊的樂迷同好。
也有五條人的小粉絲,想要用一本簽名書換一張回家車票。
有個樂迷買了兩張椅子樂團的彩膠,除了一張自己收藏,還特意帶了一張去阿那亞現場,指名道姓要在閑魚live流通站上找人交換其他樂隊的專輯,或者拿來換一次編發也行。
甚至還有人在現場直接給同好們免費送周邊的。
不為賺錢不為利益,就是圖個開心。
除了換/送閑置,還有很多樂迷在閑魚上分享自己和音樂的故事。
不管你是新粉絲還是老樂迷,不管你處在玩兒音樂節的哪個階段,都可以在閑魚上發現和交流興趣。
閑魚海鮮市場上有個“曬我的私藏寶藏樂隊單曲”的話題,很多用戶會在下面分享自己心愛的歌,讓它們被更多樂迷同好看見。
有個喜歡迷幻電子樂的樂迷激動地推薦Nova Heart的《No Controversy》,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即將出現在阿那亞音樂節上。
還有人借著分享好妹妹樂隊的《不說再見》,在閑魚上懷念起了自己的青春。
除了具體的樂隊和歌曲,還有很多和音樂節相關的內容。
我前兩天就刷到了一個帖子,樓主是個女大學生,第一次去音樂節,身為萌新吃了大苦頭,得出了很多“血淚教訓”。
這個虧不能白吃了呀,得跟別人分享一下。
但現實中能和誰說去?
人家來一句“你不去不就行了”怎么辦?
所以她選擇把感想發在了閑魚“第一次音樂節必帶什么”的話題下面,這樣一來,點進來的人一定是對音樂節感興趣的。
不僅是音樂節的相關話題,甚至就連海鮮市場穿搭話題里都有人聊音樂節。
我在閑魚上還看到過二手玫瑰的粉絲,曬了自己在音樂節上的穿搭。
這么說吧,這身打扮從頭到腳都很“二手玫瑰”。
這個內容是最近發的,但照片里的音樂節其實已經是前幾年的事情了
可是那又怎么樣呢?
這是在閑魚,是在一個每天都有很多樂迷分享自己故事的地方。
同學同事們可能很少有人聽二手玫瑰,就算你把照片給他們看,也只會以為你忽然喜歡上了《鄉村愛情故事》。
但閑魚不一樣。
無論過去了多久,只要你想,隨時可以把自己的音樂興趣發上來,永遠都能找到理解和認可你的人。
4
但凡關系到興趣圈層的合作,不能想干啥就干啥,得順著用戶的喜好來。
正因為閑魚上本來就有許多人喜歡乃至熱愛音樂節,本來就有很多和音樂節相關的原生內容,所以它去和各大音樂節合作的時候才能那么match。
不管是音樂節開始前在閑魚上找搭子,還是結束后在閑魚上發帖分享和討論,亦或者像這兩次音樂節樂迷們利用閑魚live流通站面基會合、用技能換閑置——
這些行為看起來五花八門,但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在延長和增加音樂節的“氛圍感”。
說到底,音樂節玩的到底是什么?
咱圖的不就是個氛圍感么。
一個人在家里環境當然更好更舒服,但永遠也沒有那種大家一起聽、一起蹦、一起唱的氛圍。
有的事情自己做很無聊,得和別人一起才有意思。
甚至人一多,就連缺點都變成了優點。
音樂節的天氣熱嗎?
熱就對了,這個叫熱火朝天。
音樂節的現場擠嗎?
擠就對了,這個叫興趣共鳴。
甚至正因為日常生活太瑣碎太無聊,日子過得太平淡乏味,我們才更需要一個這樣累并快樂著的活動來消耗多余的被壓抑的精力,確認自己真實地活著。
景區或許是人越少越好玩,但音樂節一定是人越多越有趣。
人多了你才能瘋起來,瘋起來了才能徹底釋放自己。
問題是,歌終究是會唱完的,音樂節也終究是會散場的。
如果只是音樂節本身,那這種氛圍感的持續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當天那幾個小時。
演出的時候你心情有多激動,結束的時候就有多惆悵。
但閑魚+音樂節的組合,讓這種氛圍感有了更長的生命周期。
它不再強依賴于音樂節現場,甚至不再必須和演出綁定,而是和閑魚生長在了一起。
本來音樂節就是那兩三天的事兒,但現在音樂節開始前你可以在閑魚上寫故事換樂隊漂流瓶,音樂節進行中你可以在閑魚live流通站和搭子們約著會合、用閑置去交換一次編發或彩繪服務。
哪怕這場音樂節已經結束了好幾年了,你都還可以在閑魚上分享你的音樂節經歷,又或者和同好們交換周邊、交流感受。
在閑魚的參與下,音樂節的氛圍感在時間與空間中被向前、向后無限拉長。
它帶給樂迷的快樂也從兩三天的時間,成了幾個月乃至許多年。
現場的音樂節會結束,但只要你還在玩兒閑魚,心里的音樂節就永遠不會結束。
這是,你一生的故事。
5
之前北京MDSK音樂節的時候,我說過閑魚是音樂節的精神坐標。
而到了這一次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樂迷們同樣習慣于把這里當成一個會合點。
有人抵達阿那亞現場后,在閑魚live流通站和喜歡同一支樂隊的陌生人相遇了,可能會忍不住在閑魚上發個紀念。
而且我發現閑魚甚至專門樹了一塊寫著“樂迷會合點”的牌子。
但自從閑魚嘗試著為樂迷提供更多服務開始,它扮演的其實就已經不只是一個“坐標”的角色了,而是變成了音樂節的“精神營地”。
所謂營地,既可以是一個坐標,同時更是一個提供休憩和服務的樂迷聚集中心。
除了面基會合,核心能為樂迷帶來更多元的快樂滿足。
為什么明明才辦兩次,但很多樂迷們現在已經學會了一到會場就先找閑魚live流通站,就像這是一個已經延續了很久的音樂節傳統?
因為它確實給樂迷提供了服務,產生了價值啊。
有音樂節的時候,它可以提供飲料拼單服務、作為樂迷會合點的坐標和閑置換服務的碰頭點,讓你在音樂節上玩得更爽更開心;
而沒有音樂節的時候,它又能讓你有地方和同好們隨時交流討論、交換周邊,延續氛圍感,讓快樂蔓延到時間線的每一個角落。
任何節日都是短暫的,再牛的音樂節也沒辦法一直開著。
但只要有閑魚live流通站在,有閑魚在,樂迷們的靈魂或許一直有個能夠暫時休息的地方。
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