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酒店業“狂飆”的上半年
三亞18W一晚的酒店、月入兩萬住不起快捷酒店……與酒店相關的熱門話題接踵而至。旅游恢復以來,酒店業成為復蘇最為強勁的賽道之一,其整體表現更像是映射行業現狀的晴雨表。
隨著暑期結束,多家國際酒店品牌、國內本土代表品牌相繼發布了備受矚目的半年報和第二季度財報,不負眾望,一改此前大幅度虧損,營業收入能力大幅度提升,二季度表現尤其明顯。
除此以外,酒店投資市場也快速回暖,多個品牌將中高端酒店作為發力重點,加速開店腳步。顯然,備受矚目的2023年酒店行業,一路狂飆。
營收、凈利潤“雙增”成上半年主旋律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酒店市場景氣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酒店市場延續回暖趨勢,綜合景氣指數攀升至87,達到歷史以來的最高值。
聞旅特別統計了3家國際酒店品牌二季度財報和6家本土酒店集團半年報,無論是從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方面,均呈現出大幅度增長態勢。
特別是有著國內酒店業風向標之稱的錦江酒店、華住集團、首旅如家三大酒店集團,步伐一致地實現扭虧為盈,這對于剛剛恢復的旅游業來說,無疑提振了整體行業信心。
從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來看,華住酒店分別以100億元和20億元位居首位,實現扭虧為盈,第二季度貢獻了超一半營收。
從華住集團的收入結構來看,其中Legacy-Huazhu分部(主要經營國內酒店等業務)的收入為79億元,同比增長67.7%;Legacy-DH分部(歐洲開展的業務分部)的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55.9%。
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金輝表示,復蘇主要由于日均房價增長的推動,這反映了產品組合變化及產品升級,以及區域公司成立后的進一步市場滲透和協同作用。加盟商的信心也持續提升,二季度新簽約酒店創出新高。
以客房數取勝,位列全國第一的錦江酒店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8億元和凈利潤5億元,位列第二位。錦江酒店表示,公司境內酒店結構占比趨于完善,中檔及經濟型酒店分別占比56.90%和43.10%,借鑒歐美酒店業發展經驗,中端酒店份額擴大的確定性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錦江境外酒店住宿行業指標全面超過2019年同期,其中有限服務型連鎖酒店業務上半年實現合并營業收入約2.72億歐元,同比增長29.47%;實現歸母凈虧損約3097萬歐元,同比增虧656萬歐元。
對于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錦江酒店表示主要是公司旗下境內有限服務型酒店運營情況較上年同期大幅回升,以及本期無錫肯德基、蘇州肯德基與特權經營權方簽訂的特許經營權期限延長導致期末公允價值上升等所致。
首旅酒店也實現大幅度扭虧。其中公司酒店業務營業收入33.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81%;景區運營業務營業收入2.8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3.25%。從酒店業務再細分來看,酒店運營模式收入占比為67.83%,酒店管理模式收入占比為24.30%。
同樣,首旅酒店的凈利潤增長達到170%。首旅酒店方面表示,由于酒店管理業務收入占比小,毛利率比較高,疊加公司重點發展酒店管理業務,公司業績整體呈現出收入變動小、利潤變動大的特征。
而更具個性化、體驗化的酒店品牌亞朵集團也于二季度實現營收10.93億元,同比增長112.3%。
除了住宿場景以外,零售場景成為亞朵酒店業績的一大新亮點。亞朵場景零售業務實現GMV達2.7億元,同比增長283.9%。其中,睡眠品牌“亞朵星球”在第二季GMV貢獻占比接近9成。
此外,君亭酒店、萬達酒店發展等本土酒店品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與此同時,萬豪國際、希爾頓酒店、凱悅酒店三大國際酒店品牌也相繼發布了二季度財報,其中萬豪以60億美元營業收入占據首位。
從萬豪國際收入拆分來看,特許經營費收入約7.39億美元,同比增長10.46%;基礎管理費收入約3.18億美元,同比增長18.22%;自有、租賃和其他收入約3.9億美元,同比增長7.14%。
此外,萬豪國際集團宣布了與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的長期戰略許可協議,并推出萬豪旅享家美高梅精選。這項交易將增加萬豪國際集團的分銷,并提高萬豪旅享家的價值。
而希爾頓酒店方面,其特許經營和許可費收入約6.1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9%;自有和租賃酒店收入約3.41億美元,同比增長20.92%;來自管理和特許經營物業的其他收入約1.5美元,同比增長18.39%。
三大指標強勢增長,趕超2019年
無論是國際酒店品牌,還是國內本土酒店品牌,從RevPAR(平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ADR(日均房價)、OCC(入住率)酒店經營三大關鍵指標來看,均實現強勢增長,依舊是第二季度增長明顯。
首先從第二季度RevPAR來看,錦江集團第二季度境內酒店RevPAR同比增長56.63%,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9.30%;華住集團RevPAR為250元,恢復至2019年二季度的121%;亞朵集團RevPAR為384元,達到2019年同期的114.8%;首旅酒店方面則是,不含輕管理酒店,全部酒店RevPAR為181元,同比上升85.5%,超過2019年同期9.1%。
整體來看,除錦江酒店未透露具體RevPAR值以外,亞朵酒店、君亭酒店以RevPAR值均超過300元,亞朵以384元遙遙領先。
君亭酒店方面也表示,二季度OCC、ADR、RevPAR均達到了史上最高水平,一切得益于集團二季度酒店經營業績的迅速增長。
而在ADR和OCC方面,亞朵集團體現尤為明顯。其中,ADR與OCC分別為475元和77.1%,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由于暑期出行激增,7月份亞朵ADR突破500元,入住率超過84%,均創下月度歷史新高。
同樣在第二季度,國際酒店品牌方面這三方面指標也體現明顯。
凱悅全球全系統可比酒店的RevPAR同比增長了15%,其中自有和租賃酒店的RevPAR同比增長了10.1%;ADR錄得207.37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亞太地區管理和特許經營酒店的入住率達68.5%,同比增長20.3%;RevPAR錄得111.22美元,同比增長78.7%;ADR錄得162.38美元,同比增長25.7%。
凱悅指出,自有和租賃酒店業務數據的增長是由于團體和商務短期旅行的增長以及休閑短期旅行的持續需求帶動了業績。
萬豪國際方面,第二季度全球系統可比酒店的RevPAR同比增長了13.5%,其中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可比酒店的RevPAR同比增長6%;國際市場(美國和加拿大地區除外)可比酒店的RevPAR同比增長39.1%。
希爾頓集團方面,第二季度希爾頓集團全系統可比酒店RevPAR錄得122.02美元,較2022年同期提高12.1%,超出2019年同期增長9.3%;ADR錄得163.47美元。
希爾頓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弗·J·納斯(Christopher J. Nassetta)表示:“在整個季度,全系統酒店的RevPAR繼續擴大,在對我們品牌強烈偏好的推動下,所有客戶細分市場和地區都經歷了增長。我們將繼續通過推出戰略性新品牌來推動全球網絡的長期增長,并已在2023年的開發計劃中新增超過60000間客房。”
聚焦中高端酒店,開店速度加速
在酒店市場復蘇的同時,各個酒店品牌也在加速開店速度,重心主要集中在中高端酒店市場。
今年上半年,錦江酒店新開業酒店585家。在錦江酒店的品牌矩陣中,中端及中高端以上品牌數占比已達80%,涵蓋了商旅、度假、個性化等豐富業態。
首旅酒店新開業酒店526家,同比增長53.80%。但不可忽視的是,首旅如家始終走的是以特許加盟為主的發展策略,通過該方式開店數量達518家,整體占比98.48%。這也意味著首旅酒店新開自身運營管理酒店僅為8家。
同樣在第二季度,華住本部新開店374家,中高端型新開182家,新簽約酒店超1000家;亞朵集團新開業70家,簽約超過180家,創新季度歷史新高。在華住新開業的所有酒店中,90%為經濟型和中型酒店。華住方面認為,經濟型和中檔酒店是中國現在乃至未來的消費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華住也有216家酒店關閉,其中大部分是去年推遲和積壓的與疫情相關的關閉。華住集團高管稱,作為戰略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還將繼續對質量較低的1.0版本和其他一些較低的品牌進行改造、升級。
同樣在第二季度,國家酒店品牌加速市場布局。希爾頓集團全球新開業92家酒店,新增14000間客房。
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數23.84億人次,同比增長63.9%。其中,二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數11.68億人次,同比增長86.9%。
2023年不僅是2019年后酒店經營業績最好的一年,也是酒店投資最好的一年,在疊加國家“擴大內需”“促消費”等諸多利好政策的背景下,所有企業將目光看向了下半年,剩下的期望,交棒給下半場。
封面源于攝圖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