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悄咪咪”開了家露營火鍋店
最近,愛搞事情的海底撈在上海又辦了件“大事”,把自己的首家露營店開到了上海新浜荷園,根據官方發布的推文消息,這家門店主打的就是精致露營+火鍋的雙重體驗。
入秋之后,天氣轉涼,告別夏季悶熱,露營活動也即將迎來高峰時刻,露營門店于8月底在海底撈小紅書官方賬號亮相后,就吸引了一眾點贊與收藏,咨詢怎么才能預訂,價格怎么收取,不在上海的網友,則是無比遺憾和羨慕。
據了解,目前這家開在露營地的海底撈門店只接受預約單,想要去的消費者需要先跟營地主理人預約,除了火鍋之外,這里還準備了垂釣、戶外K哥的露營體驗活動,不僅接受散客預約,更能承接大型團建活動,儼然就是用火鍋做噱頭,做起了露營的生意。
而從網友分享的價格表看,這家門店目前設有三檔,雙人AB套餐定價588元、四人AB套餐定價888元、還有一款八人AB套餐定價則為1588元,要高出一般海底撈門店價格,不過考慮到是在露營地,很多網友還是覺得定價比較劃算。
根據體驗過的網友所分享,海底撈的這個露營門店,并不是現場提供餐食服務,處理火鍋食材,而是把已經準備好的火鍋材料,打包配送到露營地,更像是在露營時候叫了一份火鍋外賣,基于這樣的模式,有些網友的實際體驗感,并沒有那么好。用戶測評反饋也出現了兩級分化的情況。
認為踩雷的網友表示,自己去的時候這家露營火鍋店應該是剛開業沒多久,很多服務都跟不上,提前約定好12點開餐,人都已經到了,火鍋食材卻一直沒上桌,超時半小時之后,才被告知食材還在路上,沒有送過來,又等了半小時,也就是遲到足足一小時后,他們的火鍋食材才被送到,不僅等的饑腸轆轆,且被蚊子吸飽了血,體驗感實在是很差。
但也有網友認為,選擇露營火鍋就是因為喜歡戶外的環境,到了露營地玩一玩,再吃個火鍋,非常的愜意,畢竟正常露營營位費也不便宜,訂海底撈的露營火鍋,免去了自己帶一堆東西的麻煩,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繁瑣的準備流程。
圖源:小紅書平臺截圖
愛與不愛都好,海底撈的這一舉措,確實又收割了一波年輕客群的心。早在露營火鍋店開業之前,海底撈就曾經嘗試過推出滿足露營需求的套餐。
比如2021年5月在北京推出周末雙日露營家庭套餐,活動持續了三個周末;2022年5月時,又在北京、成都等地上線外賣燒烤業務,并涉足烤爐、刷子、瓦斯氣等燒烤工具的銷售。
此次的首家露營火鍋店,目前看來是準備長期經營的,至少在今年露營季,消費者都有機會去打卡體驗。另有消息稱,海底撈還準備在西安再開一家首個線下燒烤店,不過目前官方尚未有消息透露,如果是真的,必然又會引起一波關注和打卡。
事實上,以服務“打天下”的海底撈近些年口碑經常遭遇“崩盤”,因為漲價問題、菜量變小的問題,甚至是水果僅限打包一份、取消備受消費者喜愛的牛肉粒等,都會被吐槽沖上微博熱搜,一方面是出于成本與盈利的問題,不得不做出改變,另一方面這些措施卻也使得很多年輕人被越推越遠,怎么重新籠絡年輕人的心,成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為此海底撈不惜活躍在年輕人扎堆的地方,成為一個“顯眼包”,奔走在各大演唱會舉辦場地,開著大巴車去“搶“看完演唱會的年輕人去附近門店吃火鍋,跑到青島夜市支起小攤位賣夜宵,什么現炸酥肉、冒腦花、冒血旺,既不怕麻煩也不嫌棄賺的少,從晚上九點開始,勤勤懇懇賣到食材沒貨,這樣的夜市攤位,已經開到了北京、河北、山西等很多省市,主打就是一個平易近人“接地氣”。
圖源:大麥官博/星視頻微博截圖
而此次露營火鍋店的開業,大概率也是為了進一步走近年輕人,吸引年輕人,2022年,受疫情影響不能出遠門,露營經濟著實稱得上全國爆火,不論是開營地的還是賣裝備的,熱度與收入雙雙有保障。而到了2023年,國內外旅游市場全面恢復,露營不再是游客的唯一選擇,但也確實沉淀了一批新客和“死忠粉”,不一定要背著書包爬山涉水,但選個周末約上家人朋友一起放松休憩度個假,成為了一種新需求。
海底撈的創意很好,但是能夠持續運營下去的前提是服務需要保障到位,不過海底撈的外賣模式已經十分成熟,早在2022年時就成立了社區營運中心,重塑外賣體系,強化“到家”服務業態,形成“外賣+社群+直播+線上商城”的社區營運模式,目標就是要滿足消費者“堂食+零售+自提”的多元化消費需求。
根據海底撈最新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其報告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為188.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4.6%;實現凈利潤22.6億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凈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在線下堂食恢復,翻臺率回升的情況下,海底撈的外送業務實現營收依然實現4.7億元,同比增長5.2%,主要原因是由于提供外賣配送服務的門店數量增加。作為保持增長的業務線,繼續加強外送業務的發展也就順理成章。
而對于露營地來說,海底撈的火鍋走進露營地,這樣合作模式如果能復制,未來可以更大范圍去嘗試落地的話,會不會是一件能拉動露營地客流量及客單價的好事?有業者對聞旅分析稱,火鍋外賣也好、燒烤套餐也好,嚴格意義上都是預制菜半成品,這波紅利伴隨著去年露營經濟的火熱,該吃到的餐飲企業已經吃到了。相比較而言,海底撈的入局時間算是比較晚的,但勝在它的品牌影響力和服務保證能力。就如今最近大火的瑞幸與茅臺的合作,未來如果與露營品牌在市場營銷推廣上有更多動作的話,相信露營地都會比較歡迎。
“但從增收的角度,餐飲費用只是營地收益的一部分,且如果不是自供食材,利潤也不會屬于露營地,無非是賺個合作的費用,或者是分成模式,但總體來說,露營地想要賺錢,開始看整體產品打造及服務接待能力,特別是今年,天價露營地這樣的現象大概率不會再出現,更考驗經營者在內容體驗和運營上如何下功夫,或者是提升過夜率。”
不可否認,進入到2023年,隨著旅游市場的快速復蘇,游客可以選擇的休閑及旅游方式增多,對于露營的討論及關注并沒有那么熱烈了,不論是露營地還是露營品牌方,面臨的業績壓力及盈利壓力都會比較大。以開營地為例,營地會創始人井涼曾公開分享過一組調研數據,其統計了113家營地的經營情況,其中投資300萬以內的營地能年收200萬以上的占比僅為21%,開了第一家營地還希望再開第二、第三家的經營者占比為34%,想開到四、五家的占比僅為7%,而營地想要做成連鎖品牌,規模數量起碼要在10家以上。
可見,品牌化與連鎖化在露營行業里,尚未成為一種明顯的趨勢,能在露營這門生意上賺到錢的也不是占比很多。海里撈跨界而來,首家露營火鍋店能撐多久,以及未來會不會復制推廣,與更多露營品牌升級合作,聞旅將持續關注。
封面源于攝圖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