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不止「翻車」,更像「翻山」
聊聊最近的李佳琦事件。
熱搜估計大家都看了,李佳琦在推薦一款79元花西子眉筆時,因為被彈幕質疑“價格太貴”,回懟網友“這么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而引發爭議,并有了后續粉絲脫粉、李佳琦哭著致歉、帶貨品牌花西子被質疑等等連鎖反應,連央視網都下場銳評“李佳琦們別再飄了”。
作為一名營銷人,小編首先想到的是“直播帶貨的盡頭是翻車”這句調侃。
畢竟上回鬧出這么大陣仗的帶貨主播,包括但不限于被曝“直播間售假”的辛巴、被曝“直播間售假”的羅永浩、被曝“偷稅漏稅”的薇婭......
不過相比于因為觸碰到某一條紅線引發口碑觸底,李佳琦這次不當言論,更像是踩到了一團纏在一起的“火線”,有關于PUA消費者的、有關于國貨品牌自我炒作的、有關于直播帶貨行業暴利的。
就目前的輿論發酵來看,不止「翻車」,更像「翻山」。
因為你會發現,網友順著這些“火線”衍生出的吐槽,不僅真的很難反駁,而且似乎并沒有立竿見影的化解之法。
比如說這條熱門評論:
它所暴露的問題其實就是「頭部主播」和「普通消費者」的角色隔閡。
這里面就會牽扯到一個“共情力”的因素,就像在廣告營銷中“共情時刻”值千金,與其灌輸式地輸出產品優點,不如帶入用戶視角地激發對更好生活狀態的共鳴,繼而產生信任感和種草力。
參考keep會用“自律讓你自由”勾起使用欲望。
反觀李佳琦“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的質問,多了居高臨下的“審視”,少了用戶視角的“共情”。
換個角度,如果他說的是“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但這個價格確實沒辦法,畢竟xxxx的效果擺在這兒,不過其實還有更多價位的產品,總有一款適合你,大家不用失望,持續關注就好”,想來也不會讓大家產生被冒犯到的感覺。
換句話說,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于頭部主播來說,一部手機一個鏈接就能帶來不俗的銷量和訂單,但這種便捷性不能讓購買前的講解-種草-答疑的體驗大打折扣,否則網購相比實體的優勢也會大打折扣。
又比如說這條:
話糙理不糙,它所暴露的問題則是帶貨主播對「賣實力」和「賣人設」的矛盾認知。
作為一個以口紅柜哥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努力給“所有女生”搜羅高性價比產品的帶貨主播,給用戶提供適合需求的劃算產品,是大家選擇直播購物的終極驅動力,也應該是帶貨主播的底色。
當然,不是說口才、情商、外形這些因素不重要,只是「賣實力」應該先于「賣人設」,畢竟人設很容易翻車,實力才是核心競爭力。
從這個角度看,李佳琦這句“這么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的言論,被大家回懟“價格這么高,沒把價格打下來,你反省一下”也不足為奇了。
而且根據網友的截圖,李佳琦在這場直播中還黑上加黑地“解釋”了自己的情緒疲憊。
大膽假設下,如果把李佳琦換成其他沒什么流量的直播新人,相信大家很難注意到這句話,或者說注意到了也會退出直播,因為情感鏈接沒有那么牢固。
但放在李佳琦這個被大眾消費者推上高臺的人身上,這句發言很容易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忘本”了,甚至在“情感綁架”,也就是在變相地“賣人設”,一般的粉絲可還真接受不了。
還有一條熱評是這樣:
它所暴露的是大家苦“噱頭國貨”久矣的真相。
眾所周知,打出國貨名頭很容易,但真正在口碑上做到“中國人不騙中國人”的產品并不輕松,久而久之,“國貨”這個情懷層的加分項,也難擋“貴且難用”的真實用戶評價。
這也是李佳琦“國貨很不容易的”這句話招罵的原因。
部分國貨“高價低質”的老槽點,被這句發言一引即爆,花西子也難逃大眾扒掉底褲的層層審視,在這個過程中,品牌公關的風險元素也成倍增加著。
當下來看,同樣走國貨路線的蜂花顯得質樸很多,一個傳達著“我們是國貨,所以貴,大家包容一下”的品牌,和一個傳達著“我們是國貨,為了高性價比,希望大家包容我們簡陋設計和包裝”的品牌,在真誠度和信賴感上,高下立判。
雖然這場風波如何收尾還尚待觀望,但可以預見的是,網友情緒不被撫平,諸多“負面猜測”將會被接連翻出。
但不管輿論怎么發酵,對于消費者來說,總有一條是對的:大家賺錢都不容易,理性消費,入手自己接受范圍內的物品。
對于當事人來說,只能祈求明天蘋果發布會的熱點可以霸榜熱搜,給事情一些消解的空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