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檔電商綜藝,為啥能得高分?
10月8日,《所有女生的OFFER3》在B站悄然回歸,上線僅一周,B站單平臺播放量就破1400w。上周,隨著第八集與最后一個品牌「悅鮮活」達成offer,這檔持續做了三年的微綜藝已經全部收官。
從2021年開始,《所有女生的OFFER》就成為每年吹響雙十一號角的前奏,為即將拉開的購物狂歡敲鑼打鼓。當然,說是綜藝,但這檔節目絕不只是作為“電子榨菜”來填補女生們的空暇時光,它也通過揭露優惠機制的幕后故事,讓消費者不只獲取到一份“購物指南”,還對品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形成情感上的超強捆綁。
同時,我們也能夠從整個節目議程設置、品牌選擇、消費需求等多個方面,看到雙十一背后的消費變化。
在談判的品牌類目上,今年《所有女生的OFFER3》打破以往基本上全是美妝護膚品牌參與的格局,讓家紡、家電、母嬰、洗護、服飾、食品飲料等品類也加入到這場狂歡中。
前兩季雖然也有家居、洗護等品牌的參與,但只占很少的比例,而今年比例大大增加,品類豐富度也直線上升。這其實也反映出如今消費者群體更加多元,并且節目對消費者的新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細分場景需求有了更加細膩的洞察。
在品牌的選擇上,《OFFER3》基本上秉持著挑選“成熟品類的革新者”和“新品類的定義者”的規矩,比如智能鎖品類中的德施曼,家居品類中的顧家家居,床墊品類中的喜臨門等,在擴大直播間受眾范圍的同時,也保持著直播間高品質的水準。
從談判的品牌上來看,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國貨徹底開始發力,在所有offer中,有近一半的品牌都是國貨,這一比例在前兩季大概只有20-30%左右。尤其在美妝護膚領域,曾經“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日系品牌在核污水的影響下,也逐漸退出了直播間的舞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貨品牌的呼聲越來越高。被網友稱為“珍珠爺爺”的沈志榮在圓桌會談時分享歐詩漫一路走來的歷程;去年淚灑節目現場的韓束品牌總經理在今年帶來了更加確定的答案;自然堂品牌負責人介紹原料來源和品牌靈感時,霎時“支持國貨”的彈幕充滿屏幕......國貨品牌帶著自己的產品和故事,試圖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尋得一席之地,關鍵是,消費者也越來越為他們買賬了。
同時,在節目流程設定上,從第二季開始特意為國貨品牌開專場,到了這一季,所有品牌按照品類排序,不再把國貨單獨拎出來談。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樣的設置給了國貨品牌與國際大牌在同一個舞臺正面battle的機會;對于國貨來說,這更是市場對其的肯定與尊重。
在連續兩年的“爆冷”之后,今年天貓雙十一似乎又開始撿起初心,把“全網最低價”定為核心目標,借此重回巔峰。這一改變的背后,是對年輕一代逐漸成熟和理性的消費觀念的洞察,復雜的滿減規則與買大贈小的銷售套路已經無法再籠絡住消費者,平臺與品牌不得不改變了。
在《所有女生的OFFER3》中,這一變化也非常明顯。以前在議價過程中,如果雙方就單價僵持不下,那么“贈送小樣”就成為了很好的緩沖劑,從數量上來看送的確實不少,聽起來品牌也很大氣,雙方就這樣達成offer。
這讓小編想起章小蕙在第一次直播時,當被問有沒有贈品時,她強調購物的質感才是最重要的,小樣太不好玩了,要買正裝送正裝。這也讓許多女生幡然醒悟,品牌看似送了一堆東西,但他們并沒有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看似劃算的小樣,以及各種使用率并不高的贈品。
于是在今年的《offer3》中,品牌抱著誠意而來,主播也開始考慮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比如嬌蘭、歐詩漫、自然堂、覓光等諸多品牌通過直接降價的方式讓更多消費者重拾低價的快樂。
而當一些品牌主動加碼小樣等贈品以顯示優惠力度時,主播也始終保持清醒,盡可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例如歐詩漫水乳套裝offer在最后拍板時決定再贈送潔面、面膜、精華和次拋精華,且贈品都是雙數,既實現了一套完整的護膚流程,又照顧到了兩人拼單的場景。
品牌帶著誠意前去,自然會獲得消費者的好感,就像自然堂品牌創始人鄭春穎直言:“我是帶著誠意來的,不是為了談判”,滿屏彈幕都是觀眾的信任與尊重,雙向奔赴,何樂不為。
消費者選擇一款產品,依據是什么?過去可能是高性價比、高顏值、進口品牌,如今在科技的升級下,大家對于產品的硬實力則有了更高的要求,品牌也開始從機會主義向專業主義進化。所以在各個領域,我們都能看到品牌們頻繁提及產品功效的宣傳與對賽道頭部的積極追逐。
節目中,品牌就在談判過程中積極地去展示產品的能力。比如玫珂菲將食用油倒在手上,現場實驗王牌產品定妝散粉的控油能力;逐本創始人劉倩菲則直接當場卸妝,測試卸妝油的卸妝能力;babycare則帶著產品現場介紹寶寶屁股發紅的一些原因,并著力解決這些由紙尿褲誘導寶寶紅屁股的因素。
不管廣告宣傳得多么天花亂墜,當品牌信心滿滿地現場驗證產品能力,就等于給消費者打了一劑強心針。不得不說,用科學的態度做專業的產品,是對品牌而言最高級的營銷。
因為一些原因,在節目播出前網絡上就有許多反對的聲音,抱著“電子榨菜”的心態看了兩集節目后,就陷進去了。倒不是小編對于主播的個人情感或沉浸于購物的快感,而是品牌們帶給我的感動。
毫無疑問,《所有女生的offer》深深地連接起了品牌和消費者,通過節目設置的奧斯卡紅毯環節和品牌故事分享會,以及談判時的動作語言態度等,向觀眾們展示了一個立體生動的品牌形象,并使人們得以洞悉品牌背后的故事。之前只隱藏在幕后的品牌方代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為品牌形象增色不少。
所以當品牌負責人、主播、消費者三種角色演一出戲,打破了以往自說自話、單向度交流的消費環境,一方面讓品牌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有機會表達對于品牌的期待,最終再反饋給品牌去思考怎么做得更好,以此達成良性循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