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的未來,意在生態?
重金投入明天,蔚來靠什么贏得未來?
作者 | 李聞淇
編輯 | 趣解商業
除了賣車,車企還能賣什么?答案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近日,匯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鼎保險經紀”)企業名稱變更為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此舉因被行業人士理解為蔚來在保險板塊布局的加速,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企查查
近年來,不獨蔚來汽車,看重車險市場的新能源車企逐漸增多。小鵬、理想、比亞迪以及特斯拉等,均有所布局。
資深汽車行業人士董浩表示,相較于傳統財險企業,新能源車企入局新能源車險市場,在車輛定損、保費預估等方面更有優勢。車企更能以此為服務抓手,開拓更多高利潤的車后生態服務體系。
但正如硬幣的兩面,看起來很美的新能源車險,真的可以幫助蔚來汽車開拓車后生態嗎?并且,持續跨界的蔚來在手機、充電樁等產品推出市場后,會對車險業務給予多大力度的支持?這或許才是當下行業更關注的點。
01.擁擠的車險賽道,蔚來在追趕
據公安部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821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5.5%。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全國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519.8萬輛,同比增長四成,占新車注冊登記量的28.5%。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使得新能源車險成為巨大的藍海市場。東吳證券測算,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到1865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的17.9%;到2030年這一規模將達到4541億元,占車險保費比例將高達32.1%。
對于這個巨大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多家新能源車企均已入局。
2018年7月,小鵬汽車成立了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公司,后更名為廣州智選咨詢服務有限公司;2020年,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理想汽車也于去年6月全資收購銀建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北京理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比亞迪將進入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無利不起早,新能源汽車布局車險領域,好處多多——在拿到保險相關牌照后,新能源車企即可通過車主配置保險,形成完整的造車、銷售、售后服務閉環,而這有望成為車企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此背景下,蔚來加速保險布局,順理成章。早在2022年初,蔚來便出資設立了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但遺憾的是,直至公司被注銷,該公司也未拿到相關資質,更別提開展相關的保險業務。
原因其實很簡單,保險資質本身屬于稀缺資源。最近幾年來,保險中介市場飛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中介機構經營質量參差不齊的痛點,監管層收緊了對保險中介牌照的批復。
但這并未打消蔚來在保險市場開拓的決心,轉而尋找“曲線”入局路線。2022年12月,蔚來創始人李斌實控的安徽蔚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入股匯鼎保險經紀,之后原高管也陸續退出。后直至今年9月,匯鼎保險經紀改名為蔚來保險經紀,蔚來汽車在自身保險業務上才終于走上正規。
圖片來源:蔚來保險經紀官網
對于這筆收購,蔚來并未透露具體交易金額。但根據市場的情況來看,不會太低。如比亞迪在今年受讓易安財險100%股權時,曾花費40億元投資“含金量”更高的保險牌照。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稱,保險行業相關牌照資質申請相對漫長,蔚來對于匯鼎保險經紀的操作,其背后是“要用金錢換時間”,買雞下蛋自然要比養大雞再下蛋更容易。
“但保險這個行業比較復雜,想要做成絕非一日之功。”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汽車行業研究院張翔對“趣解商業”說道:“蔚來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資質,后續打通銷售、保險、售后等環節,對于保險業務來講,可以深耕精準客戶群體,是一大優勢。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車險當下并不是賺錢的生意。”
02.“彈藥”是否充足?
牌照資質通過“鈔能力”嫁接,后續蔚來要面對的,即是資金能力、技術能力及網點布局層面的挑戰。而無論哪一樣,都需要更強的“鈔能力”。“尤其是資金能力層面,是對新能源車企的一大考驗。”行業人士費先生表示。
因為新能源車險藍海的背后,隱藏的高賠付壓力,及由此帶來的普遍虧損。申萬宏源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普遍超過85%,行業面臨著較大承保虧損壓力。
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也曾公開表示,新能源車出險率高出燃油車接近1倍,加上今年上半年汽車出行同比大幅提升,對新能源車承保成本構成了一定壓力。中國太保2022年中期業績顯示,太保去年上半年新能源車保費增長迅速,占比已達6.6%,但是,太保產險承保的新能源汽車仍然虧損。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經濟觀察報》記者獲得的一組數據亦表明,新能源車的出險率和賠付率均處于高位。在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險已決賠款案件同比增長1021.9%,已決案件均賠付5801元,較2022年同期上漲了764元。然而,新能源車險單均保費僅為4081元,較2022年下降了47元。
種種現象都佐證了,新能源賠付金額目前遠高于保費收入。這也意味著,所有進入新能源車險領域的玩家,都要準備充足的彈藥。
那么,蔚來是否準備好了?
今年8月底,蔚來-SW(09866)公布了截至2023年上半年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數據顯示,蔚來汽車2023年第二季度營收87.717億元,同比下降14.8%;毛利潤8700億元,同比下降93.5%;凈虧損60.558億元,同比增長119.6%;調整后的凈虧損為54.457億元,同比增長140.2%。
圖片來源:財報截圖
從大環境來看,造車新勢力均呈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如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總收入為474.4億元,凈虧損為32.4億元。相比而言,蔚來的這一虧損局面要嚴重得多。
據蔚來-SW(09866)年報顯示,2018-2022年間,蔚來汽車的總營收雖在增長,但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五年間虧損額分別為233.28億元、114.13億元、53.041億元、40.2億元和144.37。到了今年上半年,蔚來汽車凈虧損已超百億,為109.26億元。
可以看到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的背景下,蔚來依然保持著營收、毛利持續下降,虧損持續擴大的局面。無論是單季度還是整個上半年,蔚來的歸母凈利潤都創下了歷史同期最低記錄。
在交付層面,蔚來的情形也不容樂觀。公開數據顯示,今年9月,蔚來汽車交付了15641輛汽車,同比增長43.8%,環比下滑20%,是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中下滑最厲害的廠商。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收入端下滑、交付下滑,但蔚來并沒有減少投入。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蔚來的開發投入達到33.4億元,接近特斯拉的39.8億元,但明顯高于理想的24.3億元及小鵬汽車的13.7億元。統計此前的數據可以看到,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蔚來的研發費用已經連續三個季度超過30億元。
相當于說,在蔚來押注車險領域的背后,蔚來自身的財務表現及交付情況并不樂觀。未來,能否在車險層面給予扶持,則要看該業務在蔚來生態中的重要性了。
“假如蔚來的主營業務做得非常好,可以給予車險業務更大的扶持力度,那么,整體而言,車險對于蔚來一定是錦上添花,”費先生補充道:“反之,如果本身虧損加劇,再加上車險高企的承保壓力,短期內蔚來的壓力會比較大。”
03.一路跨界,蔚來急的是什么?
在外界看來,蔚來越來越不像一家汽車公司。這種不像,主要來源于蔚來全方位的跨界——手機、充電樁以及當下的車險業務。
今年6月,有消息稱,蔚來手機已于通過了工信部無線電核準;果不其然,在9月21日蔚來創新科技日上,蔚來發布了首款艦艇手機NIO Phone。按照李斌的說法,“蔚來做手機不是因為手機企業跨界進入汽車行業,也不是靠手機賺錢,而是蔚來用戶需要一款與蔚來汽車無疑鏈接的手機。”
但在不少用戶眼中卻并非如此。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吐槽稱“讓蔚來適配更多機型反而更容易,單獨再買一臺手機的概率不大,買車送手機還差不多。”“明明是一個app能搞定的事,非要去開發一個手機!”關于蔚來手機賣給誰的話題也引發了廣泛討論。
圖片來源:微博
除重注手機外,蔚來還在補能領域持續投入。2022年年底,蔚來有1315座換電站;2023年初,李斌曾放下豪言,要再建1000座換電站。蔚來官方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蔚來已累計布局換電站1969座,充電站3252座、第三方充電樁936544根。
行業分析師于盛梅表示,目前換電站建設各自為政,散、亂特征明顯,國標建立后地業有望進入快車道,誰擁有先發優勢,誰就能率先吃到紅利。
但目前來看,蔚來換電模式在短期內還很難依靠自身去盈利。根據東方證券的測算,一般而言,換電站達到盈虧平衡,利用率大概要在20%以上,即每站每天要服務88次才能勉強不虧本。而根據蔚來總裁沈斐的說法,蔚來換電站的盈虧平衡線大概在一天50-60單,目前蔚來換電站的日均單量為35-36單。
圖片來源:蔚來官網截圖
換電,從產品的角度來講,這確實是一個好故事,但至今而言,這個好故事并沒有在商業實踐上帶來多少收益。
早在2013年,特斯拉曾在美國試點換電站,但受困于建設成本、盈利難等因素,最終選擇放棄。同樣,在蔚來車主換電的背后,是蔚來的“一直換電一直虧”的現實。因為增建換電站成本極高,是典型的重資產生意。
數據顯示,蔚來第一代換電站成本大約在250-300萬左右,大概建立了205個,第二代換電站成本在150萬元,數量為1100個。按這個數據計算,蔚來在換電站上大致投入了超50億元。
今年6月開始,蔚來第三代換電站保持每月120-150座的建設速度,假如按第二代換電站的成本估算,蔚來2023年在換電站建設方面的投入預計在15億元以上。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除了換電站設備、儲備電池、電池折舊等,還需要人員成本、場地費用、商用電費等,相當于說,蔚來在換電站上的投入已經超過百億元。
并且,這項本意要為蔚來“服務”加持的業務,還成為車主吐槽的點。今年4月,蔚來對用戶權益做出了調整,自6月1日起,部分車型首任車主每月免費換電次數調整為4次,而在此前,這項權益對應的是按照是否安裝充電樁每月4-6次免費換電。
按照蔚來的解釋,免費換電將逐步退坡,直至完全按需收費。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無可厚非,但同時這樣的調整也讓一向以“服務”取勝的蔚來,變得更被動。
車險、手機、補能體系,任何一樣拿出來都是百億大項目,目前來看,無論是剛剛起步的車險、已經推出產品的手機,還是投入百億的換電站,均未給蔚來帶來收益方面的回報,反而極有可能成為拖累蔚來的業務。
圖片來源:蔚來官網截圖
站在當下,外界更大的疑問還在于,逐漸撕掉“服務”標簽的蔚來,又該用什么去打動用戶?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三巨頭之一,蔚來的故事很好,但回歸商業本質,業績才是基本盤。尤其是,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一直在拓展自身邊界的蔚來,加上本身業績壓力,或許會越行越難。
參考資料:
1、量子位,《重估蔚來,是時候了》
2、國際金融報,《汽車賣不動,“虧損王”蔚來要跨界做手機》
3、財經十一人,《一邊大額虧損,一邊大力投入,蔚來到底咋想的》
4、上海證券報,《蔚來要賣保險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