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細算的coser,都在淘寶服飾評論區
作者|斯維奇
監制|吳懟懟
cosplay已經是一個大眾相對熟悉的概念了(下文簡稱cos)——對動畫、漫畫、游戲、影視、輕小說等作品中的角色或其他職業、人物進行扮演的一種次文化及活動,又稱“角色扮演”,出cos的人會自稱coser。
cos是個力氣活,用愛發電是常態,金錢、精力和時間的消耗更是難以計量。
角色像不像,道具是否還原,會不會ooc(out of character,出戲),曾是以往所有coser最關心的問題。
出cos的服裝往往在一次漫展或一次拍攝就在家吃灰,或者掛上閑魚回血,投入到下一次cos的消費中去。
但在當下,cos的年輕人里,精打細算的「印象穿搭」蔚然成風。
這是二次元受眾進一步擴大化的結果,亦是消費觀念改變的時代,對服裝日常化提出的一種期待。
01
印象穿搭,主打一個神似
二次元苦cos服久已。
追求還原度定制的服裝常常只穿一次,在衣柜落灰直到下一個好心人在閑魚沖動買下。
服裝廠家批量生產的cos服,往往質量不穩定,也不在乎細節的差異。價格確實稍微便宜了一些,但便宜的cos服會有很強的塑料感,選擇的布料不是像抹布就是像窗簾。
而約個人制作者的成本總是居高不下,等待時間也是尤其漫長。定制的尺碼也讓cos服游回二手市場回血變得困難。
印象穿搭堪稱cos界劃時代的偉大發明。
或許目前還不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概念,但是你可能已經與之擦肩而過。
以角色形象作為靈感進行服裝搭配,以求神似。服裝來自普通淘寶店而非面向粉絲的cos服店鋪,更日常、更實用,也更實惠。
將角色形象中最突出的特征提取出來,配色是第一步,緊隨其后是服裝的材質、廓形、設計風格,加上類似的配飾營造整體氛圍。
還原度肯定不如原教旨的cosplay,但又有什么關系呢?
想要cos《光與夜之戀》的女主,跟隨小紅書推薦涌向一家外貿店,一件幾十塊錢的仿范思哲連衣裙,就能在國乙展和查理蘇結婚。
想要cos齊司禮,只要瞄準一家小眾男裝淘寶店,買有設計感的白襯衫就能穿出薄薄身材的清爽少年感。評論區的整齊劃一的老齊風和各種cos委托照片更是看得人大飽眼福。
而英倫風的一頂小禮帽的評論區因為《重返未來1999》的主角維爾汀變得熱鬧。
穿著藍色洛麗塔裙子戴著金色假發出街,也會像是塞爾達公主從海拉魯大陸走入三次元。
在傳統cosplay中事實上已經流露出這樣的趨勢,將cos服日常化。
《孤獨搖滾》中的女主角波奇醬是個穿著粉紅色運動服套裝的吉他手,熱門番劇與日常感服裝的組合讓cos服的選購選擇變得格外多,但大家反而涌向了「常服」,因為一款普通的粉色運動服質量會更好。
02
cos服,走向日常化
cosplay、lolita、漢服三坑圈內的愛好者將普通人的衣服稱為「常服」,早期激進者甚至將其稱為「地球人服裝」,用以標記差異,展現個性,也尋求認同。
「常服」與cos服之間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不同的服裝就是切換現充與阿宅的開關鍵。
因此,把原本夸張的服裝復刻得像常服就算一種ooc,cos服的還原程度往往是非常核心的問題。
白羽告訴我,公共領域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紅博主出cos,尤其并非coser出身者,或多或少會面臨這樣的審視。有時還會有粉絲集體「出警」,評論區,甚至引發大規模討論的。
B站某三百萬粉絲美妝博主cos《新世紀福音戰士》明日香的戰斗服被指服裝不僅準備粗糙不符合人設,還有色情導向。抖音某六百萬粉絲博主cos《崩壞:星穹鐵道》刃被指還原度不夠還要硬吃這口飯,博主回復后進一步引發關于cos還原度、coser顏值、cos態度等一系列問題。
是否具有公共影響力是對cos還原度要求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不具影響力的個人行為,那就不必解釋,不必追究,畢竟漫展上的coser說到底都是為了表達對特定角色的喜愛。
但針對博主,其公共性意味著出一次cos就是一場對于角色的宣傳,而對還原度的態度更是踩著粉絲的底線。
然而本就不追求一模一樣的印象穿搭,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
分享的帖子在表明是印象穿搭的同時,往往還加上「#ooc致歉」的tag,護甲疊滿了的coser們正在改變這場原本高門檻的游戲。
更何況,參與這場印象穿搭狂歡的,也就是負擔不起昂貴cos服的普通人。
cos委托也為cos服日常化趨勢添一把火。
所謂cos委托,就是女生委托女生cos自己喜歡的乙女游戲男性角色進行一日約會或參加漫展。
這時,追求纖毫盡顯的cos服就顯得有些一板一眼了,在符合角色人設和穿衣風格基礎上,自己搭配的服裝,往往更chill更有真實感,才更真切的感受到coser將愛人帶入這個他不能抵達的次元。
二次元游戲的流行,二次元受眾擴大化,都帶來了更多希望扮演自己喜愛角色的普通人。不再那么糾結于C圈黑話的學習和洗白,原先小圈子抱團取暖甚而排外的氣氛也確確實實在改變。
白羽告訴我,其實大家的態度已經變得緩和許多。畢竟大家都是同擔,懷有對同一角色的喜愛,希望cos服還能日常穿著又有什么問題呢?擁有自設oc(original character)的人那么多,為自己喜愛的角色搭一套衣服怎么也稱不上滔天大罪,對cos態度是否端正指手畫腳,何嘗不是一種求全責備?
03
服裝可以平替,愛不分高低
如同city walk的流行某種意義上就是中產生活方式觀念轉型的體現,cospaly走向日常化實際上也是隨消費觀念的變化而來。
一直以來,出cos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有人氣的角色可以選擇跟團,付定金的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商家開始制作。等待漫長的數月的周期,補上尾款,才有機會在下一次展子穿上喜歡的角色的cos服。
相對冷門的角色則來得更麻煩。要么找專業人士定制僅此一件的服裝,要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從頭到腳都靠DIY解決。就像為明星應援久了,剪輯p圖寫文案的技能樣樣都鍛煉出一樣。
漫展上免費的場照往往轉頭找不到那個摁快門的攝影師,而找專業攝影師保證「出片」意味著又是一大筆錢。
為了實現角色的還原度,一次cos需要制作專屬服裝和道具,找妝娘,毛娘,道具娘,更是源源不斷的開銷。
但是定制的cos服轉頭在閑魚就掛著了,甚而只是付了定金,成品還遙遙無期的cos服都可以提前幾個月掛在閑魚。告訴大家預計三個月之后會穿去漫展,預計一月份就可以打包賣掉。早早就有人評論“蹲蹲”,開始賣了“踢我一下”。
不過不一定能順利賣出去,拆賣砍價屠龍刀,定金尾款跑單,都是橫亙在cos服和現金之間的鴻溝。
說到底,印象穿搭,就是高價cos服的DIY平替。
白羽告訴我,一個更加浪漫化的說法是,喜歡的角色或許也會希望我們把錢花到更需要的地方。比起為了一模一樣的不實穿的cos服吃一個月的土,游刃有余而又可以日常穿著的印象穿搭,其實更能顯示自己的愛吧。
在大多網絡社區上找某一角色的「印象穿搭」的帖子,評論區八成是感謝和贊賞,還有兩成是問鏈接。
淘寶服飾區的評論,同好如同在異世相遇,共享同一種文化,對暗號、開玩笑,顯得更祥和熱鬧一些。
這些不斷放大的交易場景和活躍的社區氛圍,通過囊括更多圈層的人群去延展平臺的邊界限制,向人們展示的是更多的想象空間。
精打細算的年輕coser,改變的不僅是cosplay的圈子氛圍,也將為平臺和商家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