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管理如何才能更加智慧?方太給出了“最優解”
這段時間,巴以沖突引起全世界關注。國際形勢變得更加復雜,也從側面說明,在劇烈變化和多方博弈中,如果沒有高超的智慧,后果將難以想象。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如此,對企業來說,同樣如此。
其實,不管是應對外部變化,還是處理內在變化,企業都需要更加智慧,更為高明,也就是要有智慧思維。
什么是智慧思維?有哪些智慧,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對于這些問題,不同的企業或許有不同程度的探索,而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為中國管理模式樹立典范的方太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并在去年和今年兩次接力分享。
更重要的是,方太的探索和實踐表明,以智慧的思維方式看待世界、指導人生、解決問題,能夠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和個人圓滿幸福的人生。換言之,對于企業如何更智慧、更高明的問題,方太的答案堪稱“最優解”。
運用智慧思維,方太實現可持續經營
在前段時間舉行的“修煉智慧思維 取得更大成功”主題報告會上,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對智慧思維進行了全方位闡述。
在茅忠群看來,智慧思維不是講小聰明,不是在“術”上的一些聰明才智,首先它是合于道的思維模式,其根本在于揭示出宇宙和人生的真理,以及天地萬物一體的運行規律,“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智慧”。
具體來說,智慧思維包含十六種智慧——去年,方太探討、分享了前八種,分別是邏輯思維、競爭思維、實踐思維、創新思維、戰略思維、反向思維、辯證思維和系統思維;今年,方太分享后八種,包括本質思維、底線思維、因果思維、陰陽思維、合道思維、權變思維、時間思維和一元思維。
這些智慧是思維層面的,卻也和企業經營管理息息相關。
以權變思維為例,本文開頭提到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管理者即需要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隨機應變,但又不失原則,不偏離正確的方向。這意味著,權變是智慧的變,合理的變,有原則的變。
對方太而言,所有的變化都從良知出發,業務的方式可以千變萬化,發心永遠是良知、仁愛之心。成立27年以來,方太確實是這么做的,其堅持“仁愛為體,科技為用”,首創近吸式吸油煙機、水槽洗碗機、集成烹飪中心等劃時代廚電品類,都是以仁愛為源泉,實現了“不失原則,不偏離正確方向”的權變。
而對于本質思維,茅忠群認為,企業的本質是滿足或者創造顧客的需求,最后的本質層面其實是經營人心。“對我們來說經營顧客的心,經營員工的心,經營合作伙伴的心,經營社會的心,其實都是經營人心,這應該是企業最本質的層面。”
和權變思維一樣,本質思維等其他所有智慧思維都被方太運用在具體的經營管理中,從而持續滿足企業自身、員工、合作伙伴和廣大顧客等多方需求,智慧、高明地應對內外部變化,實現可持續經營。
在事上修煉智慧思維,將取得更大成功
運用智慧思維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著力點,這就是要超越二元對立,運用一元思維——要打破對立,通過統一性,形成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這也不難理解,在低級管理中,我們經常看到對立,比如授權與秩序對立,“一放就亂,一收就死”;文化與業務對立,“每天做業務都來不及,根本沒有時間搞文化”。
但方太的探索和實踐表明,企業管理到了高級階段,便會慢慢統一,可以靠文化的力量實現授權與秩序統一,通過教化使人有恥且格,能夠管控好自己;文化與業務也能統一,也就是實現“文化即業務”。
以“文化即業務”為例,要實現文化和業務的統一,將其落地,方太的策略是以“五個一”為抓手。
簡言之,“五個一”是指立一個志、讀一本經、改一個過、行一次孝、日行一善。通過方太多年的實踐可知,“五個一”方法簡單,無論男女老少、學歷高低,皆能適用。
重點在于,認真踐行“五個一”,無論對個人、家庭還是企業等組織,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和價值:一是個人的心靈品質得以提升,格局和境界得以提升,智慧和能量得以提升;二是家人也會受到影響并逐漸改變,家庭的幸福感不斷提升;三是顧客安心、員工成長、社會正氣以及可持續經營不斷改善和提升。
以“五個一”為抓手落實核心理念,實現“文化即業務”,充分說明在事上修煉的重要性。事實上,智慧思維的十六種智慧都需要在工作上,在事上去修煉,惟其如此,才能把智慧思維真正變成自己的智慧,進而助力企業取得更大的成功。
顯而易見,長期在事上修煉智慧思維,為了億萬家庭的幸福,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不只是方太,也是千千萬萬中國企業應對內外部變化、行穩致遠的“最優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