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健身,把人性玩出了花
1
今天聊聊中田健身。
這是一個在業內很有爭議的健身品牌。
具體怎么有爭議,我這么說吧。
我的每一任健身教練,提起這個牌子,都會口吐芬芳一番。
但有趣的是,這個牌子頂著同行的唾罵,卻在近十年的時間里開了一千多家門店。
中田甚至一度是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健身工作室,超過了樂刻和超級猩猩。
有人說他教練良莠不齊,也有人說它用低價攪亂市場。
我也不聊它具體到底能不能讓學員練出八塊腹肌,畢竟健身這玩意兒跟哪一個健身工作室,哪一個健身品牌沒啥關系,甚至跟你跟著的那個教練的關系也不大。
主要還是看你自己的自控力。
所以今天就光聊中田健身為什么能在這個健身房、健身工作室到處跑路的時間節點還能開這么多家店。
一句話總結就是,中田健身,太懂人性。
2
首先是選址上就很懂人性。
中田從來不在房租上多花錢,也不會在貴巴巴的商場里開店,會租在居民商務樓里,那種地段好但是老舊的寫字樓。
例如杭州文三路這種地方。
這一招真的很巧妙。
地段好,保證能夠有足夠多的客流。
但是老舊,又會讓房租足夠低。
房租低,壓力就會小很多,很多動作就不會那么容易變形,就更有耐心等待周邊的自然客流。
至少不用到處去街上發傳單。
健身行業的線下流量是很少的,無論是租高端寫字樓、商場頂層、居民樓,都差不多,很依賴線上流量。
中田把省下來的房租投入到大眾點評和美團。
而且因為選址選的是社區周邊的老舊寫字樓,很多上班白領在白天間歇的時候就可以去鍛煉,住在附近的人也會來這里鍛煉。
盡可能覆蓋最多近的人,而不是為了那點兒逼格去租個甲級寫字樓。
因為近,愿意辦卡。
因為近,愿意上課。
因為近,愿意續費。
對于健身這個反人性的消費品類來說,顧客愿意買單的最大理由就是【近】。
選址,摸準了人性。
3
中田健身的定價模式,同樣摸準人性。
【包月付費】,2800。
如果季卡的話,又會更便宜很多。
算下來平均只要2300。
你覺得這個價格貴嗎?
乍一看,肯定覺得貴死了,一個月2000多塊呢。
這說明,你根本不是受眾。
真買私教課的人眼中,這個價格極度性價比,因為單買私教課更貴。
假設你每周都要去三次,每個月12次,那么每次就只需要花191。
很多人還有僥幸心理,自己說不定每個月能來15次呢,那不就是只需要153塊錢?去哪兒找這么便宜的私教?
再說一遍,很多不健身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這個價格的意義。
在中田開始席卷之前,同行一節課可是400塊,500塊。
但你再想想,這東西,真的那么便宜嗎?
真的有人能去這么多次嗎?
哪怕時間充裕,大腿也受不了啊。
一周能去兩次就不錯了,那你去八次,這個價格還算便宜。
那如果你只去四次,那還能便宜嗎?
這是一個心理戰術。
相比很多面積龐大、器材眾多的健身房,健身工作室的精髓就在于小,在于控制面積,一百多平就能開一家。
房租壓力要小很多。
所以跑路風險要小很多。
自從健身房跑路開始之后,健身房面積越大,學員心理就越忐忑。
中田過去被人詬病的【面積太小】【器材簡單】現在反而成為了一個賣點。
而且中田雖然租的樓是老舊的,但它非常在衛生上下功夫,甚至把這個當成了賣點。
而來按月買私教課的人群,往往是非常在乎衛生的,把用戶最care的地方用小錢解決,把房租省下來讓渡給消費者。
便宜,永遠是最有用的招數。
中田,摸準了人性。
4
便宜之外,這個價格還有個好處。
【包月付費】這種模式能減少健身房跑路風險的。
健身這個事兒,講究一個【來得越勤、就越愿意來】。
哪怕教練再怎么不行,只要你時間足夠,也能練出效果。
只要你有效果了,你是愿意持續鍛煉下去的。
健身會上癮,就是因為有很明顯的正反饋。
包月要比按次更容易刺激客戶來鍛煉,而只要來得多了,就會更容易堅持。
更容易堅持,就會更愿意繼續付費。
跟很多人想的剛好相反,其實客人來得越勤快,健身工作室反而活得會更久。
在按次付費的政策下,很多人的心理是“我去一次,少一次”,能拖著就拖著。
而在包月政策的時候,很多人的心理是“我去一次,賺一次”,所以更積極。
在包月付費模式下,教練根本不需要催學員上課。
你愛來不來,不來的話第二個月就作廢了。
但是如果是按次的話,因為不著急,很容易偷懶,健身過的朋友也都知道,一旦連續幾次不去,你就很難有動力再去,最開始那種新鮮勁兒就過去了。
你不去,教練就沒有辦法確認銷售提成,場館也就一直有跑路的風險。
因為一直沒有辦法確認收入啊。
為什么健身房會跑路?
就是因為很多人不來,那么負債就會長期存在,那這個時候健身館的老板把這筆應付帳款拿來給教練開工資了,或者去交房租了,去開新的館了。
等到附近所有有可能辦卡的人都被薅光了,沒人充值了,就跑了。
那些沒用完卡的人就會去跑過來,哎,我卡里還有錢呢。
但是你包月了,它暴雷的幾率就少了。
因為它不會存在長期在賬面上的負債,甭管你去不去,每個月都會自動確認收入。
相比傳統模式,中田這個包月模式,雖然教練單次可能賺得少點,但細水長流,暴雷風險要弱很多。
5
中田選址懂人性,定價懂人性,管理教練的時候更懂人性。
中田教練是【沒有底薪】的。
不僅僅沒有底薪,你還得免費做前臺,免費做保潔,免費給會員搞果盤,而且還要坐班。
無底薪,不僅僅可以把人力成本降到最低,把門店的抗風險能力提到最大。
還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篩選手段。
健身這個消費品類,是極其反人性的。
大多數學員是那種隔一段時間就重新冒出熱情,但持續幾周就很快放棄,再隔幾個月又來的那種。
所以,這個行業大多數能持續賺大錢的教練往往并不是多么會教,練得多好,反而都是話術高手、一流銷售,先把人忽悠了買課再說。反正大多數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忽悠他們在有動力要打魚的那兩天抓緊時間辦卡買課。
律師的本質是銷售,教練的本質當然更是。
這些教練連底薪都沒有,是不是得瘋狂銷售?那些沒有快速掌握到銷售技巧的人堅持幾個月就堅持不下去了。
這種篩選手段不一定能篩到最適合做健身教練的人,但一定能招到最能銷售的人。
因為無底薪,所以店長也沒有任何動力去淘汰人。
人家都不要錢,你不讓他進來干啥?能賣課不就行了?能哄學員開心不就行了?
對于中田健身來說,節約了管理成本,讓最有銷售能力的人留下來,進一步讓暴雷風險降低。
這種無底薪的設計會讓教練隊伍良莠不齊。
但卻能讓中田活得久。
6
如果只是沒有底薪,那中田發展不起來。
教練永遠是健身工作室最重要的資產,如果不讓他們賺到錢還想讓門店擴到一千多家,那這不符合人性。
既然沒有底薪,一定有對教練更有誘惑力的東西。
健身行業一直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一個好教練賺不到錢,是會跑的,是會帶著學員跑的。
好教練跑了,愿意續費的學員走了,那健身工作室還做個屁啊。
這也是很多健身房暴雷的原因。
好不容易愿意續費的學員都跟著教練跑了,房租還要交,那可不得跑嗎?
教練也委屈啊,憑什么自己賣了這么多課,手里有這么多學員,也就只能賺個課時費,只能賺個提成。
你不就付了個租金嗎?你不就買了十幾萬塊的器材嗎?這有什么很大的資金門檻嗎?我手上這么多學員,分分鐘就能回本了。
健身工作室這種情況其實更嚴重,因為租金要便宜,健身器材也不需要那么多,場館裝修比較粗糙,所以每一個有拓客能力的教練都會蠢蠢欲動:
我為什么不能自己開一家店?
這是健身工作室模式的最大bug:你最核心的資產是教練,但他們卻打算隨時要跑。
所以要綁定教練,就是和他們分享利潤。
中田,其實是學到了海底撈的精髓。
你怎么保證自己的店員服務好,讓他們有成為店長的可能。
你怎么保證店長把店管好,讓他們有從店里分紅的可能。
中田同樣如此,如果你能賣得多(3個月內完成業績目標),就升你成店長。
如果你當了店長還能賣得多(3個月內完成業績目標),就升你成股東。
不僅僅拿課時費,拿銷售提成,還可以直接當這間店的老板,直接拿分紅。
等這家店回本了,就可以繼續去投入到下一家店。
(圖片來自小紅書)
中田真的是很懂人性。
你不是覺得你牛嗎?
那你來。
只要你三個月完成,店長你當,只要你三個月內當店長當得好,你來當老板。
而且它設置的期限是三個月。
就這個期限你就覺得可以試一下,可以承擔得起。
一旦有人說你要無底薪半年,一年了,你可能在對方跟你聊的時候就直接摔門走人了,但如果說三個月,你就覺得自己可以忍忍,堅持堅持。
萬一就走上人生巔峰,出任門店ceo,迎娶白富美高富帥呢。
人性啊,人性。
那些愿意接受無底薪的教練,往往就是最愿意搏一把的人。
而對于門店的二股東(店長升級后)來說,他也愿意支持自己手下的教練快速出去開店,因為只要教練們出去開一家店,他就能從總部那里拿到那家門店5%的股權。
反正優秀的健身教練干久了都會跑路,都會自己出去開門店,那么干嘛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呢?成為自己的合伙人不行嗎?
而且每一家新店也都會有老店的支持,而且是發自肺腑的支持,能分紅,誰不愿意幫一把?
瞧瞧,中田多會拿捏人心。
7
還記得我之前說的那個包月政策嗎?
因為這個包月付費政策,中田的每一家店相比同行的負債都是非常少的,只要每個月過去就有一部分錢馬上就被確認成收入,就能馬上分紅,銷售業績牛逼的教練就可以馬上拿到分紅。
大餅不能激勵人,但馬上就能拿到手的分紅可以。
于是教練們銷售的欲望就更強了。
說白了,中田做的這事兒,跟賣保險沒啥區別。
無底薪,銷售冠軍可以成為團隊長,然后可以享受團隊成果的分成。
團隊成員的業績和晉升也會讓自己得到經濟上的好處。
這不就是賣保險嗎?
中田也是如此。
只要拼命賣課,拼命銷售,就能成為一家健身工作室的股東。
然后不斷做新店。
之前老店的收益,自己也能享受到。
這是健身行業嗎?
這明明是保險行業啊。
從這個角度來講,別的健身房討厭中田,倒也不意外。
換你是教練,你也討厭。
但越討厭,他們過的越好。
這就是,世界的魔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