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為啥掉隊?
文 | AUTO芯球
作者 | 積溪
小鵬最近有點慌,準備買小鵬汽車的年輕人也猶豫了。在今年7月,理想月銷量超3.4萬輛,蔚來呢,也創新高首次月銷破2萬。只有小鵬,有點尷尬,好不重回月銷萬輛以上。但用這速度去追理想,結果你們覺得會怎樣?畢竟在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中,小鵬當初可是跑在最前頭,如今卻成了墊底的存在?
更讓小鵬難受的是,被稱為智駕靈魂人物的原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也走了。只留下啊何小鵬工廠擰螺絲的照片依然掛在微博上,成了網友茶余飯后的談資。有網友罵何老板作秀,班長復檢的時間比他擰螺絲時間還要長。但誰又能懂“這可是小鵬G6,我全村的希望”
只是G6真救得了小鵬嗎?
01“救命稻草“小鵬G6
何老板說了,G6 就是小鵬的 iPhone4。翻譯成情商低一點的話,那就是小鵬就想靠著G6來個咸魚翻身,如果G6砸了,小鵬的明天可能也就砸了。G6上市當晚有員工就說了,這是一款承載了小鵬士氣的新車,再失敗自己就得卷鋪蓋重新找工作了。
為什么這說呢?咱們看數。2021年小鵬汽車的銷量遙遙領先,在“蔚小理“這三兄弟中,算是名副其實的老大。那時候的小鵬,就是腦殼上安電扇——大出風頭。
但幸福就像龍卷風,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今啊無論是銷量、還是市值,小鵬都直接從老大變成了小弟,市值只有理想的三分之一。落后就要挨打,何老板就像牌桌上的賭徒當然急紅了眼,拿上籌碼一把梭哈,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G6身上了。
小鵬說了小鵬G6對標的就是特斯拉的Model Y,目標是2個月內,超過上半年國內賣掉超20萬輛的Model Y干到25級電動SUV銷冠。
何小鵬“獅子大開口”,最大的底氣就是比對手便宜5萬多。他覺得吧,“這價格怎么著也能讓特粉們轉頭吧難道他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特粉“們的錢當然不是大風刮來的。但是有一說一,至少目前來看,何老板這個寶似乎也沒押錯G6賣得還行,據說提車至少要等三個月。霸氣啊,你就說說車子賣得這么好,老板下場擰一擰螺絲又怎么啦?
這么好的宣傳機會,怎么能讓它白白跑掉呢?何老板的醉翁之意,早就已經大寫加粗的寫在臉上了。那么G6真是救世主嗎?真的能幫小鵬逆天改命嗎?
02干不好總裁的產品經理 不是好村長
其實在何老板下場造車前,很多人早就是何老板的鐵粉了。沒錯,那就是UC瀏覽器。這個當年火爆全國,能讓人每天震驚50次、感動60次的“UC震驚部”,驚呆了互聯網的所有大佬。就連馬爸爸都震驚了,本著“打不過就買下你”的原則。在2014年直接砸了43.5億美元,把UC收入囊中(約合人民幣270億)。
靠一款產品就實現了財富自由。誰敢說搞技術出身的何老板,不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也就是在這一年狂人馬斯克宣布,對特斯拉的233項專利開源。何老板躁動的心再也抑制不住了。他決定要造車,而且要做“中國的特斯拉”。
但他哪里想到,下場造車和開發一個瀏覽器,根本不是一個難度極別。去年何小鵬還在采訪時吐槽,如果回到那時候,他會跟何小鵬說:造車好痛苦的,要想清楚。
苦干三年之后。2017年,小鵬的第一款車DAVID 1.0正式下線,在場的所有人都哭了。有人被喜哭了,有人被丑哭了。被喜哭的當然是小鵬的自家人,看到新車下線感動得稀里嘩啦的。而被拉來參觀的互聯網人,直接被這款車給丑哭了。但是自我感動能賣錢嗎?最終這款車還沒上市就被打入了冷宮,算是出身未捷身先死。
但何老板沒放棄而是組織人馬,拆寶馬、拆特斯拉,又去汽車大廠挖來設計大牛。直到同年10月,小鵬首款量產車G3正式下線,何老板不僅松了一口氣,還成了“新勢力”第一人。因為小鵬成了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實現量產的。
何老板當時估計很感慨,造車好像也沒啥難的嘛。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聚光燈背后就是陰影,一場風波正向他襲來。何老板做夢也沒有想到,在互聯網江湖,速度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捷徑。但在電動車的江湖,他卻栽在了“速度”上。
小鵬G3的2019老款和趁熱打鐵的2020新款,推出時間就差了半年。新款的續航時間、電池、底盤、剎車等性能都比老款提高了很多。但是生產速度又跟不上,有些老款車主還沒有提到車呢,車就已經成了老款?有些買了老款高配版的,續航都趕不上新款的低配版。結果呢?價格還貴了3萬多塊?
“合著我半年前花高價買的就是個不成熟的替代品“?,合著這些老顧客是花錢當小白鼠?車友群瞬間變成了維權群。何小鵬怎么都沒有想到的,自己努力造車怎么就成了“鵬友跟小鵬談情懷,小鵬把鵬友當傻逼”?
這不僅僅是G3一款車的問題。小鵬所有的車型幾乎都是定位模糊不清,野心有余但實力不足。在旗艦SUV車型G9推出的時候,何小鵬給出的定價是30.99萬-46.99萬。還說這是“50萬以內最好的SUV”。結果混亂的配置被卻狠狠打臉,網友們吐槽他“沒有保時捷的命,卻得了保時捷的病”。
沒辦法價格才公布兩天,就被迫回爐重造改配置、降價格。這一頓騷操作下來很難不讓人懷疑,你何老板究竟是沒誠意?還是在試探消費者?
03小鵬的困境
如果說在產品定位和定價上,何老板一直都像墻頭的一根草。那質量上的問題,真的就擊穿了一眾鵬友們的底線,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因為逆變器的問題,小鵬G3的問題車,要么是無法正常啟動,要么就是跑著跑著,突然失去動力
想想都覺得可怕。
小鵬呢?也急著為逆變器找“爹”。因為小鵬的供應商是出了名的多究竟是哪個供應商的出問題了?
所有的供應商自然都不認這個麻煩“兒子”。
最終只有小鵬自己吞下苦果,2021年召回了1萬多輛G3關鍵部件出問題,那是必須要召回的,但是有些小細節,雖然沒到要召回的地步,卻也讓人哭笑不得。
之前就有一個博主吐槽,要更新小鵬P7的APP時,竟然需要人臉識別。更讓他想不到的是,系統竟然調用了前置攝像頭。要知道小鵬P7的前置攝像頭,到地面的距離也就40多厘米。正常的成年人蹲下后,也至少有90多厘米。
還能怎么樣?他只能跪在車前完成了人臉識別,電動車直接變成了“電動爹”。這騷操作,誰能想得到?
但是憑運氣贏了的成功,終究會憑實力再讓出去。小鵬做夢不會想到,他可是踩著電動汽車的風口進來的。還曾經是2021年的銷冠 竟然也會掉隊?
但現實就是打臉高手,小鵬不僅掉隊了還坐上了滑鐵盧。今年上半年銷量下滑40%總共才賣了4萬多臺,不到理想的三分之一。就連美團的王興都已經都把小鵬,從能活下來的品牌名單中刪掉了。
小鵬造車這五年一共虧了200多億。2022年一年就虧了91億多。這一年每賣一輛車就要虧7.6萬。你說何小鵬急不急?簡直就是熱鍋上的螞蟻,不僅出了一款對標特斯拉的G6,就連請個代言人也要背刺特斯拉。
去年7月,林志穎開著特斯拉的車出了事故。今年6月林志穎就搖身一變成了小鵬G6的代言人。這操作不就相當于張亮代言楊國福?不給他一波“666”,都對不起咱吃瓜的智商。
不僅廣告內涵玩得溜,在聯合造勢,抱團取暖方面。小鵬也是有一手。最近就和大眾哥倆好,手牽手啦。一個缺錢一個缺技術,小鵬既靠著“技術反向輸出”贏得無數掌聲,也靠著大眾的7億美金緩解了資金的燃眉之急,一箭雙雕。單是消息放出來的那天股價的漲幅,就已經是秦始皇摸電線——贏麻了。
但眼前的贏家就是最后的贏家嗎?小鵬想靠價格殺得特斯拉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小鵬和特斯拉的能力是一個級別嗎?特斯拉的毛利率有25%左右,而小鵬的巔峰時期也只有10%。今年一季度更是跌到了1.66%,萬一把特斯拉惹毛了加入價格大戰,小鵬估計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
雖然靠著G6這根救命稻草,小鵬在7月份重新回到了“萬輛俱樂部”。但依然只有理想的三分之一。蔚來的一半,被稱為全村希望的G6整個月的交付量也才3900輛,和小鵬官宣的4萬訂單量還差了一大截。
何小鵬曾經說過:“淘汰賽才剛剛開始,汽車是個長線的事業,如果一個公司只想靠一款車,那是錯誤的”。
但事實上呢?以前他把所有的希望壓在G9上面,想靠G9“2023年實現月銷過萬,超越奧迪Q5”。被打臉之后如今又押寶在G6上面。看來何小鵬是傷疤還沒有好就忘了疼,再加上內部團隊的震蕩和管理內耗,小鵬汽車想靠G6來打贏這場翻身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現在的小鵬,相比理想和蔚來,已經掉隊了。
何老板之前說過智能汽車,會像電腦、智能手機一樣,最終只會留下三到四家。只有年銷量達到100萬到150萬輛的車企,才能拿到智能汽車的門票。那么何老板和他的小鵬剛續上命的G6,能幫他最終拿到門票嗎?
想做“中國特斯拉”,曾經的造車新勢力第一人,還在做飛行汽車和機器人的小鵬,從來不缺“理想”。但車型定位模糊,既要又要的打法,很可能讓它迷失在未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聚焦智能汽車,助力關鍵決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