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物流春節不打烊:記錄用戶,用戶才能記住你
春節歷來都是各大品牌營銷的必爭之地。
如何吸引用戶有限的注意力,如何在有限的注意力中高效溝通,如何在溝通之后,讓核心訴求點在用戶心中留下清晰認知和記憶?各大品牌八仙過海。
今年,蘇寧物流帶來一組海報,和大部分傳播內容不同的是,這組海報由蘇寧快遞員執行,以其真實典型的場景和樸質誠懇的描述,在新年如同“浮世繪”一般的傳播環境中,顯得別具一格,令人印象深刻。
換個視角,溝通路徑更短
今年是蘇寧物流“春節不打烊”的第八年,和往年一樣,蘇寧在對此主題做整合傳播的時候,照例搭配了主題海報,和往年不同的是,這次主題海報,不僅將畫面的焦點鎖定在春節場景中的真實用戶身上,還將視角切換到了蘇寧物流的快遞小哥,由快遞小哥做原生態的創作。
△從上至下【蘇寧物流2017和2018春節不打烊主題海報】
△【蘇寧物流本次春節不打烊主題海報主題之一“四世同堂”】
如上圖所展示的“春節不打烊”海報中的“四世同堂”主題,畫面主角全都是真實的用戶,全都處于真實的節日場景之中。而畫面和文案的主要創作者,則是蘇寧物流在該片區的快遞小哥,他們以自己在當地積累的用戶信任,和對當地春節生活的深刻洞察,完成了海報內容的畫面創意和文案思路。
視角如此切換的好處顯而易見:大大縮短了與用戶溝通的路徑。
首先是用戶的代入感增強了,更能引發注意和記憶。當人處在嘈雜的交流環境里,什么聲音最能更讓他聽到,引起他的注意?當然是他說出他名字的聲音。因為與他相關。真實鮮活的過年場景,與用戶強相關,可能他正處于這樣的場景中,因而代入感最強,自然會注意力全開,記憶度最高。
其次是溝通主角的親切感和反差感,更能引發好奇和卸下防備。車把樹撞了不是新聞,樹把車車撞了才是。海報上的快遞小哥說了什么,他怎么說的?快遞小哥做海報,身份和事情的強烈反差,更能抓住用戶的好奇心,而快遞小哥本身是大家熟悉的社會角色,帶來的親切和熟悉感,加上表述上的樸實,自然讓用戶放下“這是廣告”的防備,接受度更高。
△【蘇寧物流本次春節不打烊主題海報主題之一“父與子”】
當然,切換視角,也是一個不錯的創意方法。當你無法更好地描述一臺電視機的時候,不妨站在房間的角度(“電視和我相得益彰”),或者站到電視機本身的角度來說(“我的曲面大屏,能拍全家福”)。
五大主題,抓住春節的共有情緒
本次蘇寧物流“春節不打烊”海報共有五大主題:《四世同堂》,記錄一大家子相聚的場合;《父與子》,記錄父親和孩子相逢的瞬間;《父母的行李箱》,關注到父母“逆向過春節”現象中的關鍵物件;《我想有個家》,記錄情侶第一次到對方家中的場景;《堅守》,則講述了依舊在工作崗位上堅守的人們的故事。
五大主題抽絲剝繭,其實質是中國人過年的永恒精神內核。也就是,團圓與愛,責任與夢想。我們向往與親朋至親的團聚,我們關愛子女與依戀父母,我們渴望愛也渴望成全,我們履行責任也追逐夢想。
△【蘇寧物流本次春節不打烊主題海報主題之一“父母的行李箱”】
五個主題的海報,既是對中國人春節過年情形的全景呈現,也是一次對春節共有情緒的共振,更是對中華大地上每個個體的春節處境的一次關照,畢竟,每個人都能從海報中看到自己去年、今年或是明年春節的影子。
△【蘇寧物流本次春節不打烊主題海報主題之一“我想有個家”】
如此紀錄片式的傳播,難能可貴的是,蘇寧物流的核心訴求,并沒有丟——
蘇寧物流快遞小哥深入萬千家庭,看到最鮮活的生活,最質樸的情感,并用照片把這一刻凝固下來,既傳達了蘇寧物流春節期間的堅守,也讓蘇寧物流快遞小哥有了血肉,成為人間百態的記錄者。
場景傳播:從創造場景,到記錄場景
從場景方法論,到場景營銷,再到場景零售,場景無疑是個熱詞。這里的場景說的是用戶所處的物理空間,和在此物理空間里的心理情緒。
蘇寧物流本次春節不打烊的海報,更像是“場景傳播”。將用戶春節所在的物理場景,對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使用場景進行呈現,以達到引起用戶共鳴、進行情感溝通,實現廣告訴求的目的。
場景傳播本身并不新鮮,新鮮的是,場景里的消費者,不是演員,是真實的用戶,是素人上鏡,而場景沒有搭建者,是用戶原汁原味的生活、工作環境,所以說是從創造場景變成了記錄場景。
記錄場景雖然有失畫面的精致,甚至一些夸張、對比的手法也無法實現,但好處也顯而易見:它推倒了品牌傳播和用戶之間的偏見之墻,讓用戶完全情緒放松,像閱讀新聞一樣接受品牌的傳播,也讓用戶像接受新聞點一樣,接受品牌的核心傳播訴求。
△【蘇寧物流本次春節不打烊主題海報主題之一“堅守”】
傳播中,創造場景就像抖音,記錄場景類似快手,看多了美好生活,有時候用戶更能從真實的生活物語中,得到更大的感動。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