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教育微電影《十八歲的天空》
故事開始于珠海一個平凡的早晨,一群十八歲少年開始了聯想培訓之路,本該充滿陽光的年級,卻顯得憂心忡忡。整個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設計,沒有華麗絢爛的特效包裝,平鋪直述的從開班第一周記錄到第十五周,性格沖動不能自制的黃清,膽小不夠自信的梁詠琳,還有微笑自信的周偉華,三個性格特征鮮明的學員,從最初的那個脆弱的自己在聯想班中不斷進步,最后無一例外,每個學員都向“胡哥”致謝。
記錄式的微電影,沒有曲折的劇情設計,沒有多余的拍攝技巧,用最簡單的筆法輕輕勾勒出故事的始末,從一開頭便可以看到結果,卻用最樸實的孩子們最本真的笑容感動了所有人。
在確定紀錄式方向以后,我們并沒有趕制拍攝計劃和拍攝方案,因為我們的拍攝對象是一群毫無演技的學生,他們幾乎沒什么演技可言,很多拍攝技巧在他們身上顯得無從使出。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先做采訪,整理真實素材,再留2天時間導演整理結構邏輯,再拍攝曾經的場景重現。拍攝《十八歲的天空》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在不受攝像機的影響下,最純真的展現出來,尤其是你面對的是一群從未有過拍攝經驗的學生,面對攝像機,他們的羞澀會讓情感的顯現大打折扣。所以,在拍攝之前,我們決定用現場實拍的方法記錄,人的情感是很難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就拿《十八歲的天空》中畢業的那場戲來說,胡哥哭著擁抱在場的每一個人,那動情的畫面就是用再動人的詞語也難以代替,情感是內心的對白,是心靈的交流。
用拍攝紀錄片的方法拍攝微電影,這個方法的確很不錯,只是拍攝完成后,片子的壓力就集中到了導演身上,因為大量素材需要導演后期重新來構成,直到看到成片后,我們大家才算是松了一口氣,總算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