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男友背后對你的吐槽截圖。保證你不被氣死
- 這是 新世相 的第 1362 篇文章 -
Sayings:
今天想先問問你,如果讓你給別人一條關于愛情的建議,只能給一條,你最想說什么?
我們向 485 個人收集了他們最想說的愛情建議。
選了 52 位女性和 51 位男性,年齡從 4 歲到 78 歲,并且用鏡頭記錄下來。
看完你可能會覺得:
男人和女人真的不是同一個世界的生物。尤其是當你們談到愛情。
比如,關于送禮,男生喜歡直接:
△ 你要是想要什么禮物就直接說,戲別太多,別太作
女生喜歡驚喜:
△禮物直接送,別問要不要
關于追星,女朋友叫你別吃醋:
△不要吃她偶像的醋
男朋友卻叫你別做夢:
△現實生活中沒有愛豆
更明顯的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
好處是,不容易愛錯人,也不會委屈自己。
但問題是,一到了感情里,誰都想要自我,誰也不愿意妥協。
△他不攔著你買包,你也別攔著他買鞋呀
我們越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越發現和另一個同樣獨立的人相處很難。
都不想失去自己的棱角,battle 起來像對手。
——但不要忘了,你們也是愛人啊。
所以,我們想把這兩部短片分享給你,看看哪一句最戳中你。
這是男生版。
這是女生版。
4 歲到 78 歲,懵懵懂懂到老夫老妻,你或許會從他們對愛情的理解里,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以及可能的未來。
我見過很多情侶,他們腦子里冒出“不合適”“分手”這些想法時,往往都是一瞬間。
原因有很多。
我們都有自己想堅持的原則——
一位讀者說,跟男友第一次出去旅游,房費路費都是他出。
回去之后她給男友按 AA 轉賬,男友堅持不要。兩個人吵了起來,然后冷戰。
我們有各自不同的觀念——
讀者 @小離子 跟男友結婚前大吵一架差點分手。
原因是買鉆戒時,男友堅持要買貴的,不能讓人看不起;她卻堅決要買便宜的,覺得只是形式不用在意。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對方眼中的角色不一樣了——
朋友 @梅子 在互聯網公司當主管,月薪 3 萬,工資跟男友差不多。
兩個人吵架的理由很瑣碎:
抽紙用完了誰來買?衣服堆了一周誰來洗?周末都加班誰做飯誰打掃房間?
男友覺得,這些事理所當然歸女生管,最常說的是——
“我不會洗衣服啊”;“我給你打錢,你買些抽紙吧”;“我給你打錢,你叫下外賣吧”;“我給你打錢,你叫下保潔吧”……
@梅子 心想:我一個人都可以過得特別爽,為什么還要找一個期待我給他洗衣服、點外賣的人呢?
這個問題,我跟研究親密關系 20 多年的沈奕斐教授,專門聊過。
她說,這個時代的男女關系已經變了。
女孩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家庭主婦,男孩也不再獨自承包養家糊口的重任。
“我們已經不再把愛情當做生活的全部了。
很清楚個人幸福高于家庭幸福,所以不會輕易做出妥協和犧牲。”
我想要的,和你想要的不一樣。
我不想要的,和你沒辦法達成一致,不停地博弈。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愛了,而是在來回的較量中覺得累了。
其實,很多人沒意識到,戀愛和婚姻,都是可以“談條件”的。
——不是彩禮多少、有沒有房的條件,而是關于我們如何滿足自己,也尊重對方的條件。
我曾經問過你們:想清楚哪些問題才敢結婚?
卻收到了一堆“談條件”的故事。
“不反對他瘋狂買鞋,但前提是他必須刷碗。”“至少結婚前 3 年內不要小孩。”“春節輪流在兩個城市過。”“他不反對我追星,我不因為追星過度消費”……
——我把這叫做“愛情契約”。
我們都希望在一段關系里保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追求,看上去這是阻礙兩個人在一起的原因。
但實際上,不失去自己,也不委屈對方,才能長久地維持一段關系。
因為你們是對手,更是愛人。
曾經有個離婚律師,跟我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兩個人都是企業高管,由于工作慣性,說話常常帶有“領導的氣勢”、“派遣的語氣”。
兩個人都性格強硬,看重執行力,小到選吃飯的餐廳,大到選買房的地段,都想要求對方“執行”自己的想法。
而我采訪過的另一對高管夫婦完全相反。
丈夫是一家企業的 CEO,妻子也是公司高層。兩個人都很忙。
他們家客廳里有一塊小黑板,他和妻子會把自己接下來一天或者一周哪些時間有空,都寫在黑板上。
想去的地方、想吃的東西也寫上。
如果發現兩人恰巧有一個時間段都有空,就會挑這個時間去約會,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東西。
那個 CEO 說,婚姻是一種長久的合作關系,我們是合伙人,更是戰友。
“讓自己過得舒服的同時,也得讓對方感到舒服。”
很多人可能都曾偷偷這么想過——
“我喜歡溫柔賢淑顧家的女孩,卻找了個事業心比我還強的女王。”
“我喜歡浪漫幽默的文藝男青年,卻找了個鐵憨憨的大直男。”
但其實,當事實違背了你的預期,突破了你慣有的標準,“愛情”可能才真正展現出它的魔力。
我的同事 Cassie,曾經的理想型是會唱歌、會攝影的浪漫男孩。
結果在一起的是“五音不全”、“買膠片相機是因為熱愛機械卻根本不會拍照”、“沉迷于制造蒸汽小火車模型”的鐵憨憨工科男。
Cassie 說,不滿意的地方是很多啦,但男友出人意料地顧家。
雖然經常嫌她工作太忙不著家,但每周一有空就給她做飯,承包了倒垃圾和鏟貓砂的活兒——用行動支持她拼事業。
而 Cassie 也逐漸被男朋友的蒸汽小火車吸引,給他投資買零件,還給他拍 vlog 記錄制作過程。
我的另一位朋友跟女友求婚時,哭得特別厲害。
隔了幾個月,女友問他為什么哭,他說:
“當時心里覺得自己終于接受了一個不完美的對象,一個不是自己理想型的對象。即使這樣,我發現自己還是很愛你。”
而正是這個“降低了標準娶了老婆”的男人,結婚生娃后,為了讓老婆能夠如愿回歸職場,承擔了奶爸的角色——
夜里抱娃、喂奶、換紙尿褲基本都是他的活兒。
他老婆坐完月子就直接回公司上班了。
寫到這里,想起沈奕斐教授跟我聊天時說的:
愛情啊,其實是勇敢者的游戲。
敢去喜歡一個跟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的人,是冒險,但也可能是驚喜。
一個完整的人生,首先是有獨立的自我,然后是學會跟他人建立連接。
學會面對差異、處理差異。
因為看到每個人不同的特點,比評判對方的優缺點更重要。
最后,想請你再回頭看看開頭那兩個視頻。
你會發現,年輕時,愛情剛開始,男孩和女孩像是兩個世界撞到一起的對手。
你有你的態度,我有我的追求。
但越往后看,你又會發現,當我們走到愛情深處,每個人都會變得柔軟,懂得平衡。
這大概是兩個人互相喜歡時,最純粹的樣子——
男生進球后第一眼看的那個女生,就是他喜歡的女生。
我 78 歲了還想收朵花。
我這輩子啊,最勇敢的一件事,就是 27 歲的時候和她在一起了。
作家約翰·格雷說過,當男人和女人能夠互相理解,尊重和接受對方的差異時,愛情才會真正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今天男人和女人的社會角色都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愛情該走向何處?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可能得先知道,男人和女人對愛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所以,我們和探探一起拍攝了這兩支短片。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感情中學會處理差異,享受差異,迎接男性和女性在這個時代的變化,真誠、勇敢地愛。
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放棄對愛情的追尋。因為,
愛是一生的磨難,不愛是一生的遺憾。
撰稿:Cassie 丸子醬
責編:Cassie
晚禱時刻:
我是愛你的,而你是自由的。
喜歡你,
但也不委屈自己
↓↓↓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