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E320L 《教父》惡搞版 系列廣告
近日,奔馳推出了三支廣告,筆者本想抱著吐槽的心態去觀摩此次的廣告三部曲,但是看完之后不禁感慨,奔馳把“國產片”拍這樣也是夠拼的。不僅創意上以“不接地氣”的方式大玩《教父》創意,更在制作水準上,讓人有種在看好萊塢大片的錯覺。三支廣告通過不同角度展現產品的優勢,更以詼諧的故事手法把產品訴求做到收放自如。
筆者還整理了一些國內外經典廣告片讓大家意會一下“撕逼大戰”中的營銷利弊,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的消費者,都更愿意接受有話題點的廣告,這總比枯燥乏味的“只賣998”感覺好多了!
來源:營銷智庫
(一)梅賽德斯-奔馳廣告碰撞預防輔助系統篇
《教父》系列電影在影迷心中是一個嚴肅且寫實的題材,建成于1931年的克萊斯勒大廈,酷似勞斯萊斯Phantom、銀色黎明的時代代表性車型,體現出制作團隊在還原時代背景方面的嚴謹態度。然而萬萬沒想到,劇情會在黑幫們遇見事故威脅后開始逆轉,“皮鞋腳剎”讓嚴肅的氛圍煙消云散,《教父》瞬間變成一部搞笑喜劇。
廣告用老式的摩擦片剎車和奔馳E320L全系配備的碰撞預防警告系統(Collision Prevention Assist)進行新舊對比,恰到好處地凸出了該技術的智能性和未來感。
(二)梅賽德斯-奔馳廣告全LED智能照明系統篇
(三)梅賽德斯-奔馳廣告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篇
意大利黑手黨跟開著輛時髦外觀的左舵美國車(目測為林肯)的女司機扛上了,于是開始了一場0-100公里加速的比拼。黑手黨開啟噴氣模式后超過了女司機。但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被配備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奔馳E320L輕松超越。
奔馳汽車一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準、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經典轎跑車款式令業內稱道。當然,汽車工業的鼻祖奔馳也不乏一些比它年輕的挑戰者,當面臨挑戰的時候,奔馳以其毫無爭議的領先技術給予有力的還擊。就像是CLA廣告想展現的一樣,當真正的強者出現時,那些小年輕們就會被嚇尿。
事實上,競爭品牌互相挖苦和調侃也是廣告行業中常見的傳播方式之一,俗話說,看熱鬧不嫌事大,哪里有“撕逼”觀眾就愛往哪扎堆。宿敵之間在廣告上的較量不僅能夠吸引大量眼球,也給消費者留下鮮明的品牌烙印,讓消費者了解品牌背后的產品價值。
百事可樂在萬圣節做了一個廣告諷刺可口可樂,結果被可口可樂用同樣的廣告反擊,你看懂了嗎?

同樣,漢堡界的兩位大佬間怎么可能沒有戰火?漢堡王為了宣揚自己的美味,“邀請”麥當勞叔叔在平面廣告中友情出演一名顧客——連麥叔叔都饞了,可見只有我們才能代表舌尖上的美國!觀眾在觀看廣告開懷一笑的時候,兩個品牌的印象都深深記憶在腦海。

在互聯網領域,微軟針對其在網絡廣告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谷歌,推出了一條諷刺廣告。
在廣告《Googlighting》里,微軟將谷歌塑造成一個超級不靠譜的推銷員,向谷歌銷售在線 app 給微軟辦公軟件造成的威脅進行打擊和諷刺。
寶馬的廣告,圖中左邊的捷豹的豹子標被嚇反了。倆人互掐,甚至還要誤傷一下其他無辜的小伙伴,但最后外國網民都沸騰了,賺的還是數以萬計網民的捧場,倆人看著自己做的這一局欣慰離場。

在國外諸多場次的“撕逼大戰”中,奧迪無疑是最腹黑的那一個。無論梅賽德斯-奔馳、寶馬甚至雷克薩斯都沒能逃過一劫,統統都被奧迪譏諷過。此廣告片中正是隨著旗下車型的換代,奧迪甚至還念念不忘的把這些老對手拉進來再黑上一次,今年圣誕不換車,要換就換奧迪車。
下面這則廣告通過沖浪、滑翔等一系列高難度運動,在帶給人視覺沖擊的同時,從側面展現出寶馬X1的各種性能,如防水、速度等等,片尾的搞笑彩蛋還順便黑了一把奧迪Q3。
近些年,為了“取悅”中國土豪消費者,許多大豪車都推出了 “接地氣”本土廣告,然而“接地氣”往往就會導致各種Low,奔馳能夠在中國市場堅持其一貫的驕傲是值得鼓勵的,或許中國的土豪們根本看不懂其中的隱喻。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