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個破圈的AI藝術展?
它是一場AI與藝術的先鋒實驗;也是一個融合技術、藝術和情感的沉浸式互動體驗空間;還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探討技術與人的互動藝術展;它開展三個月內,已經有超過15W人打卡……
在過去的一年里,AI無疑是受人關注的——疫情期間武漢街頭送餐的無人車,飛上天的嫦娥五號……對大家來說,AI雖然已經無處不在,但總是和高科技產品相關聯,于是,百度別出心裁地嘗試用一種新的方式,讓AI走到一般大眾的視野,這個方式就是——AI藝術展。
去年9月,百度與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Lab,全球頂尖數字藝術創意團隊Moment Factory跨界合作,攜手推出百度AI沉浸式互動藝術體驗展“喚醒萬物”,來自中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等數十位頂尖藝術家與人工智能專家們,跨越6小時甚至12小時的時差,遠程接過創作的接力棒,共同打造了這場震撼非常的互動藝術展:
而百度作為首席AI合作伙伴提供特別支持的UCCA年度大展“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也在北京798同步舉辦。
作為品牌,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一個線下體驗展,在這過程中又存在哪些營銷機會點呢?
01
面對面溝通,抓住用戶注意力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百度以AI為工具抓住用戶注意力,給用戶沉浸式的高參與感,這種面對面溝通的優勢,就是讓用戶的注意力不會被分散,消費者能夠專注地記住AI的技能,并在潛意識里將該技能點與百度鎖死,建立關鍵詞(AI)鏈接,以此對品牌進行反哺。
在百度AI藝術展中,人工智能被賦予AI藝術家的身份,每個觀眾都是AI的靈感繆斯,觀眾不再局限于對藝術的旁觀,而是加入了創作過程,人類的一舉一動都會不斷啟發AI進行創作。
在 “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的百度AI特別單元中,《達爾文式旋轉線之鏡》、《世界的起源》等三幅作品沿著共生主題,以藝術的視角,探討人類和計算機的共存關系。以作品《銀瑚》為例,經由AI技術再現水下珊瑚礁,會因人類的靠近與觸碰而不斷發生改變,直接回應著人類對自然界的介入。
凱林·布里克與蘆明一《銀瑚》,2020/LED屏
幕、計算機、定制軟件、深度傳感器、深度學習
AI藝術展讓技術真正走入觀眾視野,切身體驗科技與藝術的魅力,真正實現了技術可感知。
02
品牌傳播,打造企業溫度與正面形象
對品牌而言,技術被用戶實際體驗的過程,就是傳播的過程。百度打破了常規線下展的單向輸出形式,讓現場的觀眾與AI進行面對面互動。無論是與AI藝術家的共同創作,還是利用人臉、肢體識別即可使用的AI超級娃娃機,可進行主動多模交互的小度機器人……
萬圣節期間,百度AI藝術展還與UCCA Kids打造跨界派對。藝術為科技傳遞更溫情的表達,科技降低藝術的門檻。孩子們在現場一邊玩耍,一邊隨機創作,在感受AI藝術的無限魅力的同時,體驗品牌溫度。
03
線下反哺線上,線上導流線下
線上線下的界限正在融合,但二者的「有效連接」是關鍵。開展期間,百度在線上擴大聲量傳播,迅速輻射不同圈層受眾,擴散展覽熱度,調動用戶參與熱情。用戶線下實際體驗后,產出源源不斷的圖片、視頻素材,二次擴散傳播,完成線上線下用戶層級傳播的有效閉環。
同時,開展三個月內進行階段性事件型傳播:
與湖南衛視收視冠軍《舞蹈風暴》合作,國際芭蕾舞藝術家譚元元在AI藝術展中靈動起舞:
現象級綜藝《樂隊的夏天》知名選手刺猬樂隊以音樂為媒介,與AI交談:
好妹妹也在這里進行靈魂創作:
將 AI與不同藝術形式完美融合,所有合作產制的素材也被進一步運用到線上,作為線上傳播的補充,知名IP的影響力導流更多用戶來實地體驗。
04
精準洞察+先鋒創作,顛覆用戶固有認知
百度AI藝術展將通用型、抽象的技術進行轉化,變成可觸碰、可理解、用戶愿意親近的互動場景。這是百度基于網紅經濟、打卡文化的精準洞察,讓觀展者變身創作者,通過改變用戶體驗模式,讓更多年輕人參與互動,感知到品牌對社會、藝術、人文的關懷,顛覆對品牌的固有認知,實現情感溝通。
05
跨界破圈,提升品牌力
沒有曝光,產生不了認知;沒有話題,產生不了傳播。百度通過AI+藝術的跨界傳播,用內容獲取流量,極大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度和話題傳播性;和MF、UCCA的跨界互補,滿足了用戶的精神文化需求,破局當代用戶的審美疲勞,也讓自身實現了破圈傳播,最終完成了品牌宣傳、人群多覆蓋、提升品牌影響力的目標。
(MF官網報道百度AI藝術展)
后記:
AI是通往未來的鑰匙,深耕AI多年的百度,已經走在了國內甚至國際AI發展的前列,許多產品已經落地開花,如今百度也還在持續完善自身的技術優勢,AI技能樹逐漸枝繁葉茂,相信未來,除了藝術行業,還可以支持更多行業的創意釋放。
但,不管怎樣,AI激發靈感,點亮人類引以為傲的思維火花,希望被AI賦予的創意和想象力,能不斷加深我們的思想和見解,讓我們對世界、對生活保持包容和探索。
— END —
來源:文案君(Wechat ID: wenanjun001)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