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為什么這么重視客服?
時間退回到2011年5月16日。官微@OPPO客服 發布了它“人生”的首條微博:
大家好,我是OPPO技術支持,大家有什么OPPO的疑問,隨時可以和我交流喲,呵呵!!(想必他當時并未想到:呵呵,現在已經成為冷笑的表達。)
時間過的真快,十年后的今天,如今的OPPO客服官微,已然成為一枚標準的大V。
在其近日發布的熱門微博中,是一條邀請了測評圈KOL王自如,所拍攝了一支Vlog,內容講述他親身體驗OPPO客服中心的一天,這條微博的分享互動數據非常出色。
回過頭看,2008年,OPPO第一款手機上市,兩年后2010年開始成立單獨的客服官微,這其實是說:品牌從創建一開始就非常注重客服這個環節,并且有意使之以一個“人格化”的公眾形象和用戶溝通,然后這一決策就一直堅持到今天。
這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OPPO為什么這么看重客服?
從“服務”最底層價值來說,OPPO之所以重視“客服”很好理解。這與很多品牌一樣,客服都是以用戶價值為中心,貫穿用戶的交易旅程,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務體驗。它既是品牌聆聽消費者聲音的重要渠道,也是為品牌和產品塑造口碑,提升消費者回購的關鍵所在。
但與很多品牌不一樣的是,大多企業的客服都更像是一個幕后的“隱藏組織”,很少有企業會像OPPO客服這樣,會把客服搬到前臺,形成一個單獨的公開形象直接面對用戶,甚至是專門為OPPO客服打造品牌形象。
這里面的原因,其實很值得探討。
首先,從品牌角度來說,OPPO十分看重用戶價值,重視客服的品牌形象,是為了在“產品力“驅動之外,增加“服務力”的雙驅動。
其次,更重要也更為幕后的一點是,OPPO搭建的客服業務團隊,并不是想讓他們充當解決問題的“工具人”,而是以鮮活有趣的形象,像朋友一樣能夠陪伴用戶,并與用戶在各個方面平等對話。
因此,OPPO重視打造客服形象,事實上是打造由內而外的良性循環,讓客服人員本身對工作更投入、更專業、更有熱情,從而促進品牌一直保持較高的服務水平,最終為用戶帶來一個非常好的用戶體驗。
該如何為品牌客服打造形象?
那么,針對品牌客服的傳播應該怎么玩,該如何去打造一個鮮活的客服形象?OPPO客服近期與時趣聯合的一個傳播案例,就給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參考。
項目時值Find X3高端機上市的節點,核心是想聚焦Find X3專享服務的權益亮點,帶出OPPO的服務故事。然后在用戶端形成對OPPO服務的記憶點,提升服務品牌口碑。
從項目背景來看,這個傳播正是要圍繞「專屬服務」為利益點進行創意輸出,需要圍繞客服打造品牌形象。
在洞察階段,時趣認為,做好客服形象打造,首先是從理性層面為用戶傳遞OPPO服務的質量與專業性;從情感層面,則要以人格化的形象輸出,讓客服形象像貼心朋友一樣,陪伴用戶。
這也是為客服打造形象時最核心的兩個關鍵詞:專業化+情感化。對此,時趣在此次傳播時,也始終做到了把“專業+情感”做結合。
比如在傳播預熱階段,懸疑海報把客服定位成一個“007”的專家形象時,主要體現他們7×24小時在線、熱愛探索、專業高效的工作能力就像電影IP人物一樣。故此,海報的文案就是強化這種形象感知:
"她用500+次剁手下單,詮釋何為年輕人專屬的科技儀式感
他用20000+次快門,證明手機鏡頭也能留住感動和驚艷
他們是服務專家,也是美好生活的探索者"
這些文案其實正是在體現專業的同時,也展現了客服人格化的特征。
而在后續的正式海報中,OPPO客服形象更以真人上鏡,讓用戶自發拉近距離,認知到原來服務我的客服,就是一群這樣的年輕人,形成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天然友好感。
而在體現客服真正的工作場景時,項目正是把開篇提到的那條微博,邀請KOL王自如到OPPO客服中心進行體驗和展示,以一個綜藝感的Vlog的形式,傳遞OPPO客服工作的點點滴滴。這里正是通過KOL的吸引力與內容呈現,將客服的專業性與多元鮮活的面貌展示給用戶。
由時趣拍攝的Vlog
同時,為了強化Find X3「專屬服務」的優勢,項目陸續還在社交媒體端釋出多組海報,包括強調各種各樣的優勢服務功能,讓目標用戶對專屬服務建立更好的認知。
同時,還針對不同城市上門維修服務,以方言特色文案,推出一組既接地氣又能體現在地服務優勢的海報。
”你去打卡巴適嗨
一鍵召喚我就來“
"胡同閑逛倍舒坦
熱心服務甭客氣"
"璀璨燈塔靚爆鏡
便捷服務好中意"
綜上,這一系列傳播雖然只是圍繞OPPO Find X3上市后的內容傳播。但事實上,從時間線來看,這是一個堅持運營十載的OPPO客服品牌中,非常點滴日常的一些創意輸出,而這些內容會將服務的價值、情感的價值慢慢滲透給品牌,也幫助客服形象不再只是“機器人”,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最終促成更好的服務價值。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