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手機《最后一顆星》:致敬暗地里發光的人!
不是六一兒童節,京東手機卻拍了一支童話短片。溫暖的情感基調,讓整個故事充滿了神奇的力量。
《找光》
那溫暖的曾經
熟悉的光影
仿佛在朝我靠近
世界黑的很安靜
也找不到一顆星
有誰能給我指引
打算出發嗎
還來得及嗎
不重要只要我還
在路上
再借你我眼中的光
穿過黑暗哪怕天真一場
小小的肩膀
倔強的模樣
夜空中的精靈
請指引找光的 姑娘
沿著天河的方向
放飛手心的光
把角落的星都點亮
也許真的在很遠
很遠很遠的地方
也許就在身旁
這支片子是京東手機為818手機節金機獎策劃的超現實童話片——《最后一顆星》,標題看起來略微有點傷感,但實際上背后的故事卻是相當激勵人心。
??孩和爺爺?活在被遺忘的?晶球中,隨著?晶球的淡忘,這個世界星星不?了,只剩?顆暗淡的星星,??孩為了讓爺爺重新?到星星,?直默默付出,通過各種借光?為,成功讓?晶球的世界變成滿天繁星。
我看完的第一感覺是,京東手機拍出了一支會“發光”的創意。
這里的“發光”并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發光,更多地是京東手機的良苦用心,不再像以往一樣單純聚焦于各大手機及品牌,而是落到了人的身上,那些被大眾忽略的背后的人性光輝,去鼓勵那些在暗地里發光的人——
再小的微光,也終將萬丈光芒。
可能有人會想,為什么京東手機要去鼓勵那些暗自發光者?這和京東手機、金機獎有什么聯系?
這得一分為二來看。
一方面,從京東手機的角度來看,金機獎作為京東手機的S級IP,經過幾年的塑造后需要從常規的手機拍照、游戲、顏值等標簽化的大眾功能賣點里跳脫出來,尋求差異化的改變。
京東手機發現很多手機其實都有不為大眾所熟知的手機隱藏功能,金機獎正好可以以“掘金者”角色,去挖掘那些品牌做出的“微小努力”,去認可和放大手機品牌背后的價值與付出。
另外一方面,從用戶的角度來看。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不被看見的付出還要繼續嗎?
在這個嚴重“曝光”的時代,默默付出的人好像總是容易被遺忘,價值無法被看見的時候,內心總會產生一些懷疑。
這種懷疑可以被理解,但不應該成為這個世界的常態,任何付出終歸是有其價值的,這些人需要被認同,需要被鼓勵。
所以,無論是手機品牌還是用戶,都需要讓那些微小的光,綻放出應有的色彩。
京東手機選擇用一個純粹的童話故事,把光放進想象的水晶球里,用童話般的溫暖,與手機品牌和用戶完成一次情感對話。
同時,也借著這個機會把金機獎精神內核——那些不被看見的用心,總會用心到被看見,傳遞出來。
最后,聊一聊這支片子本身。如果仔細看這支童話片,會發現充滿了京東手機的奇思和精神隱喻。
首先,水晶球的設定就很有意思。片子的一開始,以為是一個孤島,看到后面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封閉的水晶球世界。
這顯然不是想當然的信馬由韁,水晶球本身寓意圓滿、美好,但在這里在我看來卻是孤獨遺憾的象征。
星光則代表的是希望,渴望被人發現的價值認同。
童話大王鄭淵潔也在微博表達了對這支廣告的理解,他認為光明才能讓世界上所有東西互相看見,互相明白。故事里的燈塔既是為迷茫的人指引方向,也是移動通信的基站,代表著手機,連接世界的信號。
小女孩則代表的是被忽略的微小力量。
這樣就可以解釋,小女孩為了爺爺能看到漫天繁星,一開始做出的各種努力,用手電筒和氫氣球為星星增加能量,都失敗了,但最終通過燈塔創造出了漫天星光。
如此,再來回過頭看這支片子,會輕而易舉地發現這個童話故事的美妙。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