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海面下的觸目驚心......
提起海洋,你想到的是什么?是與家人朋友在海邊嬉戲,游泳沖浪?還是坐著游輪觀賞波光粼粼的海面,沐浴著陽光留下一張難忘的照片?又或是把它當成既可以傾倒垃圾,也可以無聲聽人訴說故事的生活回收站?
我們總是習慣向海洋索取,卻忘記它也需要被守護。萬物生靈息息相關,立足長遠,實現人與海洋的和諧共生迫在眉睫。
本著「創造更美好的世界」這個宗旨,以創新、高品質著稱的家用產品與專業產品全球制造商莊臣(SC Johnson)和致力于守護世界海洋的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攜手奧美芝加哥,在倫敦推出了「藍色悖論」(The Blue Paradox)—— 一個新穎的沉浸式體驗教育展覽,借助科技的力量讓參觀者直觀感受海洋資源的珍貴,了解海洋塑料污染危機。
視頻來源:https://www.blueparadox.com/about
此展覽延續了莊臣一貫秉承的環保理念,旨在喚醒人們對海洋的保護之心,讓公眾知道可以做些什么來改變現狀。為此,奧美芝加哥創造了以刺激感官為主的特色體驗,結合 360 度的全息投影技術幫助品牌和公益機構傳播海洋環保意識,為世界做出積極影響。
GIF來源:The Blue Paradox@Twitter
「海洋環保是一個廣闊艱深的長久問題,如何將莊臣和保護國際基金會想傳達的思想在有限的展覽空間中充分體現,并激勵觀眾?」
奧美團隊針對這一富有意義的項目做出了思考,最終決定通過引入「降低產量 (reduce) 」、「重復使用 (reuse) 」,「循環利用 (recycle) 」這三個主要概念,用幾個展廳的不同創意串聯整個展覽。跳出傳統教育展覽的框架,團隊以科技手段打造震撼的視覺效果,輔以數據為依據,加之互動環節,提供無法被替代的獨特觀眾體驗,激勵更多企業和人們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
GIF來源:The Blue Paradox@Twitter
「降低產量 (reduce) 」——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程度嚴重,應引起重視
一次性塑料產品的產量增長之快已經超過了世界處理它們的能力,因此呼吁人們重視海洋塑料污染,減少塑料產量勢在必行。基于此洞察,奧美團隊標新立異,以 360 度的全息投影技術播放海洋污染相關影片,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塑料污染帶來的危害,并將這震撼的畫面牢記于心。
圖片來源:https://www.blueparadox.com/about
「重復使用 (reuse) 」—— 那些無法被沖刷的微粒,將長存于海洋
塑料垃圾是海洋垃圾里面占比最大的。由于塑料的便利和易生產性,人們常常隨意丟棄,許多塑料產品的使用壽命僅為幾分鐘到幾小時,但它們被降解后形成的微塑料可能會在海洋中持續存在數百年。為此,奧美芝加哥在展覽中以直觀的海洋污染數據投影來鼓勵人們重復使用塑料產品——將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深深印刻在觀眾的腦海中,激發觀眾采取實際行動的決心。
圖片來源:https://www.blueparadox.com/gallery
「循環利用 (recycle) 」—— 海洋中的微塑料使大量生物死亡,并可能危及人類
海水中存在的大量難以被肉眼發現的微塑料,正悄無聲息地危害著海洋生物,甚至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人體。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奧美芝加哥在展覽中設計了一個傳輸各種塑料制品的傳送帶,用生產流水線展現循環利用回收塑料的全過程,給現場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片來源:https://www.blueparadox.com/about
此外,為了加強參觀者在海洋塑料危機問題中的責任心,團隊還在展覽中設計了一系列互動環節——利用觸摸屏中的互動問題來向大眾科普塑料污染;讓參觀者們在機器上測試自己一年會用到多少塑料;在結尾的公益簽署承諾環節留下自己的名字,讓人們在互動中體驗和踐行海洋環保。
圖片來源:https://www.blueparadox.com/about
通過「藍色悖論」展覽,莊臣成功地在 13 天的展期內讓超過 2.2 萬參觀者親臨現場了解當前的海洋塑料危機,并在網絡上引發了大眾對于該議題的熱烈討論。同時,這次發人深省的體驗活動加深了大眾對品牌的忠誠度,企業通過先進技術與研發能力創造的大量環保材質產品也因此得到更多關注與支持,莊臣和保護國際基金會的持續多年的環保理念和行動也隨之在全球范圍內傳播。
認識海洋,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好海洋。在科技的助力下,品牌攜手奧美一起為海洋環境保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和影響。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