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支付寶承包了月亮發紅包!
什么是好的營銷,有些人會說是接地氣,因為那是最貼近大眾的方式,是最能被接受的;有些人會說是情懷,因為那是你品牌的氣質,會形成認同感。在我看來好的營銷是既接地氣又有情懷,一種躺在地上仰望月空的畫面感。
接下來我們先從品牌、技術、運營層面分析一個中秋的營銷案,看一下傳統佳節的營銷如何兼顧接地氣與情懷。
品牌面:將大眾節日關聯傳統神話,喚醒了兒時外婆說月亮上的故事。
產品面:將掃二維碼升級為掃月亮,結合AR和掃圓臉,讓基礎玩法顯得高級。
運營面:將抽紅包結合月上桂樹簽,讓活動自帶了傳播和分享的動力。
起點是一個大牛逼
9月14日支付寶探月計劃“掃月亮”活動正式上線,一早的各大報紙整版露出了掃月亮。
隨后支付寶微信、微博大號們紛紛轉載支付寶掃月亮有驚喜的活動。
9月14日晚間,各大城市戶外及商圈大屏都陸續出現了一輪明月,同時一些參與商場的實體月亮也刷爆朋友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臺風登陸多地大雨。
活動上線后形成了一次現象級事件,人們紛紛打開手機掃天上的月亮。但隨后的故事與畫面卻引發了一個兒時的故事,一顆永遠砍不斷的桂樹立在月亮之上,讓我們似乎想起了兒時外婆說的一段故事;點擊后出現的簽文略帶逗逼、結合熱點,總之不太正經,確讓人好奇別人抽到的是什么。
最終玩成了一個大逗Bi
雖然天公不作美,但是線上活動被玩壞,掃圓臉、掃雞蛋、掃柯基的屁股,支付寶為掃月亮之外預留的圓形識別衍生玩法讓網友們腦洞大開。
一次掃月的新奇玩法 一個神話衍生的祈福內容 + 給網友們預留的創意空間,回顧一下整個活動的各環節都帶著極強的傳播屬性。
科技日新月異、營銷層出不窮。充斥著科技與廣告的現在,人們似乎處于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基于一個對節慶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洞察,加上一個有溫度的簡單玩法,使之既有科技的新奇有趣,又能回歸傳統文化的本源。“掃月亮”讓人們重新舉頭望向那一輪古人曾對月高歌、把酒問天的明月,重新感悟這個千百年來承載了國人最深沉情感的傳統佳節。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