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劇院品牌IP:從革命圣地盛放的“花花”
原標題:從革命圣地延安盛放的“花花”,看劇院IP怎么做
延安大劇院位于延安市新城中軸線文化中心,北端與行政中心遙相呼應,南望老城寶塔山。是集劇場演出、會議、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建筑,同時也是延安首個國際化、專業化、綜合性的標志性建筑。
作為陜北文化的守望者,延安大劇院亟需從品牌角度進行發聲,不僅僅承擔地標式公共文化場所的責任,更要擔起滿足延安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用藝術反哺城市,帶動城市文化蛻變的重擔。延安大劇院希望通過品牌的建立,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IP,讓更多人了解陜北文化,認識新延安新面貌。
接到延安大劇院的品牌推廣任務后,我們思考了如下幾個問題:如何讓這座現代化的劇院在革命老區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如何實現品牌的統一化輸出?如何彰顯地方特色的同時,又兼具現代感?如何通過品牌推廣為劇院留下更多有價值的“資產”?
我們認識到,延安大劇院品牌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先打好基礎,讓大眾對劇院品牌有一個具象的認知,讓一個更容易走進大眾的形象去和人們發生關系、產生互動、增強黏性,會讓劇院的推廣工作變得更順利。
延安大劇院首席品牌官「花花」,就這樣誕生了。
品牌IP對劇院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且有助于日后品牌價值的延續。
我們試圖通過建立一個有溫度且值得信賴的長期IP符號,來表達劇院與用戶之間的親密關系,使劇院的形象更立體。
一、從策略上看
對于延安大劇院這類文化藝術演出場所來說,IP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形象,更多的是劇院藝術文化的載體,是劇院品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形象只是入口,背后是大劇院通過IP進行品牌推廣、表達理念的一整套打法模式。
設計初期,我們要考慮到延安大劇院本身的品牌價值體系:
延安大劇院的IP形象既要匹配大劇院的調性與高度,又要契合日后的傳播與推廣,同時要彰顯地方特色。為此,我們總結出了一套「薪火相傳,再示新象」的設計策略,不脫離延安文化背景的基礎上,用新的表現手法和設計方式來展現城市繁榮嶄新的一面。
根據這個策略,我們對延安的文化和符號進行了研究篩選,最終選擇了象征美好和熱烈的山丹丹花,作為延安大劇院IP的文化依據。
設計草圖及過程稿
最終形象
為了詮釋「再示新象」的設計策略,我們為花花打造了3D立體形象,讓其更加生動,成為三維世界真實存在的「首席品牌官」,并且有助于日后更多的延展應用。
3D形象
二、從傳播推廣上看
劇院是一座城市文化品味的集中體現,能夠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內涵以及地方精神,但這種”文化、藝術、精神“等詞語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大眾無法直觀感知到劇院的品牌價值,反而會因為高深莫測不敢踏入劇院。
所以我們要通過傳播品牌IP,與大眾進行情感上的溝通。當這個IP獲得足夠喜愛和信賴的時候,就能夠擁有自己的”粉絲“,進而反哺劇院吸引新用戶,使傳播產生裂變的效果。
延安大劇院首席品牌官花花正式入職前夕,我們為其發布了一套亮相海報。
還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正式介紹了花花的身份。從亮相初期就加深花花“首席品牌官”的身份,與粉絲進行深度互動,讓其成為大眾與劇院溝通的橋梁。
“花花”介紹視頻
花花還會在專屬微信號上發布每日工作動態,與粉絲實時互動,讓花花從“品牌IP”這一名詞中跳脫出來,成為大家身邊的“好戲分享員+票務小管家+忠實粉絲+服務大使“,最終沉淀成為品牌資產。
三、從品牌發展看
發展劇院衍生品的銷售也是我國演藝產業經常容易忽視的一點,一個好的IP形象就可以很好的鏈接起劇院和演出內容的關系,通過實物周邊的形式進行銷售。這種形式既能增強粉絲黏性,也可以增強IP的商業價值。
我們持續在為延安大劇院開發基于“花花”形象的周邊產品,并進行銷售。這些周邊大多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讓劇院的粉絲即使身處劇院之外,也能通過周邊感受到品牌的存在,讓劇院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品牌IP的打造,能夠幫助劇院實現多場景和強互動。貼合劇院所在城市特點的IP形象,更能快速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建立起強烈的情感紐帶,成為一種具有高識別性的品牌錨點。
未來,我們還將圍繞花花這一極具特色的品牌IP,為延安大劇院打造更多延展與應用,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大劇院的品牌矩陣,增加其在區域的影響力,助力延安大劇院走入大眾生活,成為城市的文化品牌,以及藝術與精神堡壘。
最后,花花作為延安大劇院首席品牌官亮相陜西館,系列文創產品T恤、筆記本、帆布包、口罩、抱枕、雨傘等吸引了眾多參展商和消費者前來詢問、購買。花花與延安當地農產品合作,推出了「花花蘋果禮盒」,帶動當地農產品的銷售。
創作人員名單
項目負責人:冰冰
視覺創意總監:黃語涵
策劃總監:安超
三維指導:呂晨鑫
文案策劃:Baeyx
插畫師:白吉饃
平面設計:倩倩
三維模型:孟瑤,楊碩,白吉饃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DIGITAL BABEL 西安八寶,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延安大劇院位于延安市新城中軸線文化中心,北端與行政中心遙相呼應,南望老城寶塔山。是集劇場演出、會議、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建筑,同時也是延安首個國際化、專業化、綜合性的標志性建筑。
作為陜北文化的守望者,延安大劇院亟需從品牌角度進行發聲,不僅僅承擔地標式公共文化場所的責任,更要擔起滿足延安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用藝術反哺城市,帶動城市文化蛻變的重擔。延安大劇院希望通過品牌的建立,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IP,讓更多人了解陜北文化,認識新延安新面貌。
【洞察與策略】
首先,我們思考了如下幾個問題:如何讓這座現代化的劇院在革命老區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如何實現品牌的統一化輸出?如何彰顯地方特色的同時,又兼具現代感?如何通過品牌推廣為劇院留下更多有價值的“資產”?
延安大劇院品牌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先打好基礎,讓大眾對劇院品牌有一個具象的認知,讓一個更容易走進大眾的形象去和人們發生關系、產生互動、增強黏性,會讓劇院的推廣工作變得更順利。
我們試圖通過建立一個有溫度且值得信賴的長期IP符號,來表達劇院與用戶之間的親密關系,使劇院的形象更立體。
延安大劇院的IP形象既要匹配大劇院的調性與高度,又要契合日后的傳播與推廣,同時要彰顯地方特色。 為此,我們總結出了一套「薪火相傳,再示新象」的設計策略,不脫離延安文化背景的基礎上,用新的表現手法和設計方式來展現城市繁榮嶄新的一面 。
【創意闡述】
1、形象設定
根據「薪火相傳,再示新象」的設計策略,我們對延安的文化和符號進行了研究篩選,最終選擇了象征美好和熱烈的山丹丹花,作為延安大劇院IP的文化依據。延安大劇院首席品牌官「花花」,就這樣誕生了。考慮到未來更多的延展和應用,我們為花花打造了3D立體形象,讓其更加生動,成為三維世界真實存在的「首席品牌官」。
2、傳播推廣
延安大劇院首席品牌官花花正式入職前夕,我們為其發布了一套亮相海報。同時,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正式介紹了花花的身份。從亮相初期就加深花花“首席品牌官”的身份,與粉絲進行深度互動,讓其成為大眾與劇院溝通的橋梁。
3、日常運營
為花花開通了專屬客服微信,每日發布工作動態,與粉絲實時互動,讓花花從“品牌IP”這一名詞中跳脫出來,成為大家身邊的“好戲分享員+票務小管家+忠實粉絲+服務大使“,最終沉淀成為品牌資產。
4、周邊衍生品
我們持續在為延安大劇院開發基于“花花”形象的周邊產品,并進行銷售。這些周邊大多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讓劇院的粉絲即使身處劇院之外,也能通過周邊感受到品牌的存在,讓劇院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結果與影響】
該形象得到了粉絲和本地人的認可,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同時,非常親切可愛;在統一的品牌輸出方面,IP形象成功的為劇院提供了統一的對外話術和設計延展方向;同時也能滿足劇院的日常運營需求,“花花”承擔起了客服形象、劇目推薦等多種運營需求;劇院推出的IP周邊產品也成為劇院周邊銷售物料,也為劇院增加衍生品銷售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1、在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絲博會”)上,延安大劇院首席品牌官花花亮相陜西館,系列文創產品T恤、筆記本、帆布包、口罩、抱枕、雨傘等吸引了眾多參展商和消費者前來詢問、購買。
2、花花與延安當地農產品合作,推出了「花花蘋果禮盒」,帶動當地農產品的銷售。
項目信息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