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Heaven&Hell與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B站合作推出了一款解決甲骨文破譯問題的H5——《甲骨書信》。這款H5開篇無多言,先用9道生動有趣的識字題帶動大家感受甲骨文的趣味和魅力,有意料之內有意想不到,有人關關難過,有人關關過,隨之無論你“戰況”如何,你都能認領一個尚未破解的甲骨文,我們鼓勵你保存她,傳播她,甚至嘗試破解她。
來吧,上二維碼,看看你能答對幾題?
(數英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長按識別)
H5上線10分鐘就達到了10萬+點擊率,在B站話題區被瀏覽200萬次,引發無數用戶參與到未破譯甲骨文的傳播、討論中。不足一個月的緊張籌備,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創作過程吧~
01
不止要娛樂,要真的埋下破譯的種子
為響應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貫徹習總書記“文脈基因”的思想,人民日報希望和B站合作,推出一款甲骨文猜字H5。客戶叮囑我們,要紅,還要紅得高級自然。讓年輕人愿意參與進來,感受中華文字的魅力,發自內心地對文化自信、對民族自信。收到brief后,我們思考:甲骨文猜字,有一定的互動性,但如何讓這個H5更具意義呢?
調查了大量的資料,我們發現了一條勁爆的新聞:
原來,在目前已出土的約4500個甲骨文中,仍有2000余個等待破解。猜字互動應該只是個引子,激發大家的興趣,培養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真的讓更多人關注到甲骨文破譯工作,讓這些甲骨文的真義在三千年后重見天日才更有意義!
02
激發興趣很簡單,因為甲骨文真的有意思
做甲骨文,就要學甲骨文,時間有限,即便是看個皮毛,我們的創意也學到了很多!翻閱了《甲骨文字編》、《說文解字》等專業書籍后,我們發現,每個字該怎么寫,不是古人拍腦袋瞎編出來的。每一個甲骨文在造字本義上都蘊含著先民對于人生的思考。先民以文字的形式將他們的思考傳遞給了三千年后的我們,每一個甲骨文都是一封特別的“信”,我們讓用戶猜甲骨文,不止猜對應的簡體字,還在造字本義的基礎上,讓用戶猜每個字背后蘊含的道理。
再告訴用戶,還有很多甲骨文至今未破譯,這些“信”就這樣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中。最后隨機給用戶分配50個未破譯的甲骨文,號召他們轉發、討論,助力甲骨文的破解。
03
破譯或許還需等待,但大家的反饋太有趣啦
H5在人民日報公眾號、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公眾號、B站等平臺發布后,大家已經對未解之謎開始猜測,只是這些答案充滿了趣味~
我們一下子收獲了非常多用戶對于未破譯甲骨文的猜測:
當然也有很多用戶的肯定:
最后,希望通過這次的傳播,更多含義未知的甲骨文真的能被破譯,早日一睹先人的“來信”!
創作企業名單
創意代理商:Heaven&Hell
制作公司:北京京蘇元宿科技工作室
創作人員名單
首席創意官:DANNY LI
創意總監:SIHAN JIN
美術指導:好餓 / Rico
文案:高博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Heaven&Hell,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為響應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貫徹習總書記“文脈基因”的思想,B站聯合人民日報希望更多地發揚和傳播甲骨文文化,讓年輕人愿意接觸和喜歡,感受中華文字的魅力,發自內心地對文化自信、對民族自信。
【洞察與策略】
調查了大量的資料后,我們發現每一個甲骨文在造字本義上都蘊含著先民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以及哲理。先民以文字的形式將他們的思考傳遞給了三千年后的我們,每一個甲骨文都像是一封特別的“信”。而這些信,仍有2000余個等待破解。古文或許“無趣”,破解確是年輕人喜歡的一種互動方式。用破解、猜字的形式和大家互動,可以激發大家的興趣,培養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真的讓更多人關注到甲骨文破譯工作,讓這些甲骨文的真義在三千年后重見天日才更有意義!
【創意闡述】
我們發起了《甲骨書信》互動H5,用一種動畫形式,基于造字本義,讓用戶猜甲骨文,不止猜對應的簡體字,還在造字本義的基礎上,讓用戶猜每個字背后蘊含的道理。再告訴用戶,還有很多甲骨文至今未破譯,這些“信”就這樣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中。最后隨機給用戶分配50個未破譯的甲骨文,號召他們轉發、討論,助力甲骨文的破解。
【結果與影響】
H5上線10分鐘就達到了10萬+點擊率,在B站話題區被瀏覽200萬次,引發無數用戶參與到未破譯甲骨文的傳播、討論中。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