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你只關注了六小齡童,你可知這個小男孩人氣更高?
那天,筆者收到一個朋友給發來一段視頻。她的留言是:
單看轉發文案,覺得沒啥新意。但點開看看,筆者發現原來精彩在后頭。
這是一段配音秀,(如果你不知道這個app,那你可有點low)。主角是”工藤新一”,演員們是一群小盆友。雖然和《名偵探柯南》并沒有太多關系。但微電影里的主角和群演們還是萌得筆者心顫了又顫。
很顯然,這是一段剪輯過后的視頻。視頻講述了工藤新一被黑衣人組織變成小孩子后,尋找讓自己變大的方法的故事。主演顏值很高,臺詞編寫很巧妙。會讓人信以為真這是《名偵探柯南》的真人版。看到后來,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品牌的視頻推廣。筆者內心的OS是:玩得挺潮啊!廣告都打到配音秀里啦?
好奇心驅使,筆者找到了這個配音視頻的原版。沒想到,原版根本不是這個feel!大家可以拉到文章最后戳視頻回顧。
總結大概,講的是一個小萌娃,經過長途跋涉,走過漫漫回家路。當萌娃按住門鈴,迎接他的是一個兩鬢斑白的老母親,鏡頭一轉,萌娃變成了大人。那一聲“媽”真的不知叫酥了多少人,又讓多少人心頭一緊,潸然淚下…
電影立意很簡單:在媽媽眼里,我們始終都是孩子。
電影整體呈小清醒風格,不溫不火,前面節奏緩慢,鋪墊很長,直到最后,給你內心猛得一擊。
影片的亮點在于畫風突變的結尾,還有主角一路上遇到的各種萌娃。這可能也是導演故意設計的,先讓你被萌哭,最后讓你真正淚目。
你問筆者看完感受如何?本人是個淚點高的人,反正看到最后老母親出現的那一幕,確實有那么點鼻酸。
回顧年前狂轟濫炸著各種春節主題的營銷內容,這部微電影到像是一縷清泉,不呱噪,不做作,不強迫,潺潺流過你的眼簾,滲透你的內心。
如果說,六小齡童加盟的百事廣告走的懷舊風;那TCL這部《愛從未離家》打的就是純粹的感動牌。
說多無用,我們來看網友們的評論吧!
事后筆者搜索了一下。這條視頻的覆蓋面很廣啊。視頻網站是一定有的:
騰訊平臺播放量達到近2000萬人次。
優酷平臺播放量達到3000萬余人次。
幾個熱門APP也能搜得到他的蹤跡:
一條視頻:
秒拍也有:
開眼也能找到他:
這視頻推廣真是布下了天羅地網。不過話說回來,相比各種紅紅火火,“今年過節不收禮”的熱鬧范兒,筆者更喜歡這種冷色調的質感。就算打開百度一搜,滿屏都是這個孩子也不煩。
一方面是推廣做的到位,投放渠道選得精準,一方面口碑確實牛。所以這個微電影無論從播放量還是轉發量來看,都是可喜可賀的。
視頻不僅感動了網友,連高冷的明星們也在微博上轉發,各種煽情的語言看了真是讓人心疼。
筆者順著話題標往下翻,最先發現了最近熱播的真人秀《旋風孝子》的明星們:包貝爾和陳喬恩分別發出了聲音。一定是參加完節目,對家的主題感觸頗多。
包貝爾微博▼
陳喬恩微博▼
春晚明星們,作為除夕不能回家的代表,也在轉發語中深深淺淺抒發了思家之情。
譚維維微博▼
吉克雋逸微博▼
沙寶亮微博▼
就連《奇葩說》里的奇葩們和火星弟弟華晨宇也被安利了。
馬薇薇微博▼
肖驍微博▼
華晨宇微博▼
看來,好的作品是能引發共鳴的。更是能廣為流傳的。TCL真正做到了在合適的時間,找到合適的人,拍了合適的東西。自然得到的效果是最好的。
不知TCL這趴品牌營銷算不算小成本高回報。但是這樣高B格的營銷手段,筆者確實想獻上膝蓋。
作為一個有著三十余載的國內第一大家電品牌,TCL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經濟可靠,但也老氣橫秋。TCL通過這個創意微電影讓我們頓時有種感覺:一個逐漸淡出的大叔,重新刮了胡子,換了造型,以更時尚,更年輕,更具活力的站在我們面前,變成了一枚小鮮肉!
記得去年在《我是證人》大熱的時候,TCL也推出了一部名為《我是你的眼》的微電影。講述了盲女陳燕和導盲犬珍妮的平凡故事。和這次的《愛從未離家》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是借助電影傳播,一個是借助節日點傳播。打得都是催淚牌。但不同的是,《愛從未離家》的抓住了年前這波營銷浪潮,區別于其他品牌熱鬧紅火的廣告推廣,而是另辟蹊徑,做起了小清新的微電影。沒有高成本的明星投入,沒有盲目跟風的電視推廣。但憑借走心的選擇形式+走心的選擇內容+走心的選擇受眾,當然獲得大眾們最走心的好評。
雖然年紀不輕,但心態越來越年輕。從最開始的王牌彩電,到現在的“創意感動生活”。TCL不斷尋找突破,越來越精準的定位品牌形象。《愛從未離家》這次更是給TCL這三個字母鍍了一層金,不僅提高了品牌曝光,升華了品牌價值,至于獲得了多少好感值,應該是不可估計吧。
最后,筆者想表達的是:
做廣告的最佳境界是,當你認為這是部電影,其實你發現這只是個廣告,但你還不愿相信,這就是個廣告。
我是彩蛋:經筆者百度,此微電影《愛從未離家》出自臺灣著名導演周格泰之手。周格泰被稱“劇情MV大師”,代表作有電影《17歲》、《領悟》、《勇氣》等。
TCL微電影《愛從未離家》,喜者自取: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