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家廣告公司, 都做得了B2B客戶
啥叫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互聯網市場領域的一種,是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系。
區別于B2C(Business to Consumer), 它的供需雙方都是企業。
給B2B客戶做廣告,這么說吧,身處一家創意agency, 我們在和一些同事的聊天中,曾聽過許多肺腑之言。
很悶。”
“太難做了。”
”會跟時髦的廣告人脫節吧。”
“沒法跟朋友聊我在做啥,因為他們沒興趣。”
”做B2C可以在朋友圈花樣表白客戶產品,可是做B2B想拍客戶馬屁都做不到。”
然而 ...
然而,架不住凡事都有例外。譬如說李奧貝納上海華為組。他們的回答截然不同。
可以耐心而專注的做品牌。因為做B2B,不像B2C做促銷廣告,它不是幾塊錢的或者幾十塊錢的小物件;像一套企業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動輒百萬級別以上。
別人看中你的廣告,看中的是廣告所體現的品牌形象,品牌實力和實力背后的故事。
所以我們做廣告時,心里責任感很重。”
“常常需要與技術大牛開會。對著高來高去的專業名詞做到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做到用自己的idea說服這群人,還挺有成就感的。”
那就分享一個華為的例子吧。
大部分人,特別是海外客戶,可能只認識華為手機。
但其實華為更包括企業業務單元,提供IT基礎架構建設和高端信息技術解決方案 (簡稱新ICT), 為眾多行業領先客戶革新商業模式。
雖然這一部份通常隱藏在大家的視野背后,但其實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華為高級品牌經理陳俊岱(Henry Chen)
今年年初,華為企業業務決定啟動F500案例廣告Campaign,通過高質量的平面,投放在全球各地主要中轉機場,期望打動走過路過的各個企業的高管們。
最大的難點是
我們要對話不同行業的客戶,讓他們知道華為有這樣的自信,
更有這樣的實力,能夠幫他們實現數字化轉型。
所以廣告既要把新ICT帶給每個行業的好處解釋清楚,又要彼此呼應,渾然一體。”
—— 李奧貝納上海執行創意總監劉德浩(Takho Lau)
說到底,B2B里最值得渲染的點,
就是幫企業做到能效高一點,成本降低一點。
華為組的創意群總監Kevin 吳提起當時的創意思考:
沒法做的很具象。你一具象,看的人可能就會覺得,
它和我無關,結果你就和許多可能的機會失之交臂。”
那么,你們是怎么做的?
LB人采用了一個“&”的概念。
這個拉丁字符,據百度記載,它強調的是“在一起”,左右的物體或人物彼此平等,無高下,無尊卑。
“ 它所凸顯的,是華為企業所提倡的 “平臺+生態” 方針,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一同構筑共贏的新生態系統。” Takho說。
這一輪平面,詳述了四個客戶的實際案例。華為&中石化,華為&迅達電梯,華為&迪拜機場,華為&DHL。每個案例上,一個立體的 & 躍然紙上,生動形象,信息豐富,把華為新ICT和每個行業頂尖客戶做過的案例描繪出來。
華為&迪拜機場
今天機場對安全、效率、服務效率等需求與日俱增。新生代機場正利用新ICT技術幫助,讓繁雜的運營變得流暢快速。正如 & 所呈現的智慧機場的各種設施,在每一個環節當中,都有著新ICT的貢獻。
華為&迅達電梯
不論是升降電梯,還是商場中常看到的扶手電梯,產品安全與可靠都是最重要的。
新ICT可幫助電梯公司建立龐大的梯聯網, 迅速分析電梯運行數據, 提升檢察和問題應對效率, 也可以更好的調配運行中的資源。
華為&中國石化
華為&DHL
Kevin 言道:
“如果看到的人,剛好是做機場的,或者做物流的,等等,他就會覺得,原來你懂我,原來我要的就是這個。他們會想,有沒有可能你來幫我量身定做?來幫我的企業做數字化轉型?”
做B2B,不是在和冷冰冰的企業說話
許多人認為B2C是和大眾消費者溝通,但是B2B是和冷冰冰的企業說話。但事實上,B2B一樣是要與人溝通,因為為一個企業做決定的管理者,是人。
Takho 說:
“ 用李奧貝納HumanKind的創意方法論來說,
只要是與人溝通,就可以發掘出他們的人性需求,看他們想要什么。
找出來一個能真正打動潛在消費者的點,
這樣你的廣告,廣告所講的話,才會打動他們。”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那個話題。
你覺得做B2B悶嗎?
“有的人提到快消客戶就搖頭不迭,有的人對化妝品客戶心有芥蒂,自然也會有人對B2B客戶沒有火花。 這完全是個人的偏好。李奧貝納曾說,我們做廣告,就是要傾聽客戶需求,幫他們解決問題。所以對我來說,只要你對做廣告有熱情,你不排斥B2B行業,只要你能夠幫客戶解決問題,那么,你的成就感和你做其他行業客戶相比,是沒有差別的。” Kevin說。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