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中國民間后現代傳統美德
在這個符號中,我們用年輕人當下慣用的解構方式,將“Alibaba”縮寫為英文+數字的組合。
再在“88”中,塞進箭頭,讓它recycle起來。將綠色、循環、可持續的視覺語言融進阿里的品牌。
這正是我們專為本次campaign設計的阿里新簽名。未來,我們可能還會在阿里的綠色減碳行動中見到它。
正如符號中所透露的,這次我們為阿里做的傳播主題,就是“減碳”。
“減碳”這一命題對各個品牌來說,很新鮮。
這份新鮮,也給了我們從0開始探索,和客戶互相切磋與共創的機會。
阿里將減碳的行動號召裝載進一個新平臺—88碳賬戶。
這一正在成長的產品打開了我們對未來的想象:以后的個人賬戶體系或許不只關乎金融、信用,還關乎對地球的可持續的愛,或者很實際地說,對人類未來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它被數字化為碳量。
我們在為88碳賬戶做傳播規劃之時,產品也在持續不斷的開發之中。
因此,有幸參與到產品設計的工作中去,這是一個品牌與產品互哺的過程。
首先,為88碳賬戶設計了綠色循環logo,通過視覺傳達讓“碳賬戶”更易懂。
將“照顧地球 隨手就好”作為這一全新平臺的slogan,奠定低門檻的榮譽感,隨手就能參與的感知,并作為本次campaign的行動綱領。為了增強產品的交互性,識別度與記憶度,同時,也為了讓“減碳”這一嚴肅的命題輕盈化。我們與客戶及卷云設計工作室共創了“碳寶”這一賤萌的IP形象。
接下來,我們圍繞8月8日這一節點,以88碳賬戶為入口,展開了多個維度的傳播動作。于是,2022年8月8日,成為了阿里巴巴的首個減碳周。
怎么“隨手”就能“照顧地球”了呢?減碳具體如何減?是不是需要額外做很多事情?
通過一次大規模的品牌聯動,我們在各色具體場景中培養心智:減碳其實很簡單。
哪怕看上去與減碳無關的日常消費行為的過程中,也能減碳。
而88碳賬戶的其中一個角色,正是“1+N”的消費減碳生態,鼓勵更減碳的消費。
“減碳”這一概念多少有些西方,目前在大眾認知里也不太普及。并且,它已經讓人產生了一些諸如遙不可及,事不關己,理想主義,中產階級的標簽式印象。首先,我們要用一些方式,給它祛魅。把它轉化為特別簡單的東西。
“減碳”在概念上是西方的,是現代的。但在行為上,它其實特別的熟悉和日常,甚至親切。
兒時的長輩或許是出于節儉,卻教會了我們太多的減碳小事。
這套視頻主要投放在諸如快手、抖音的新媒體平臺,一反公益廣告的常規風格,我們在把“減碳”日常化的基礎之上,將之娛樂化。
與視頻不同,海報的投放媒介主要是微博和小紅書,以及《:uth又識》這類面向青年群體的媒介。
我們希望把它做得特別耐看,并且讓年輕人特別想轉。讓大家參與減碳行動,不僅要降低門檻,更要讓年輕人有認同感。認為減碳這件事,很酷,做起來挺sexy。
我們在海報中,明確表達了我們的時髦主張:減碳—中國民間后現代傳統美德。并且很快想到一個最適合承接這一主張的IP:老年時裝俱樂部。
夏日炎炎,在2000張成片中,精選出6張最優雅的減碳瞬間。這套海報在執行期間,吸引了阿里越來越多減碳業務的目光。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海報中展現了阿里旗下多個產品的減碳場景。
夏天!海邊!當然要做好防曬。但可能還不被大家所熟知的是,大部分防曬霜中含有的有機化合物羥苯甲酮會造成珊瑚白化,海葵等一些海洋生物死亡。
但,卻有另一件防曬產品,它防曬力頂滿,特別便宜,又能重復使用,并且,絕不會在我們享受海浪的過程中溶解在海水中!
而它,就是出現在Balenciaga巴黎世家2023春夏系列時裝秀,用其未來感與時髦度轟動全球的臉基尼。而它的發明者,是來自青島的一位常去趕海的阿姨。
這,就是來自中國民間的減碳智慧,它既傳統,又現代。
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塑料袋不環保,但是不環保的并不是塑料袋本身,而是我們的行為。
一個冷知識:塑料袋只要重復使用4次,就能抵消生產一個塑料袋所產生的碳排!
而重復使用塑料袋的行為,卻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回憶一下,爺爺奶奶的廚房里,是不是就存著許許多多的舊塑料袋?它們都在等待著再次實現自我價值,變成垃圾袋。
而如今,PVC材料又成為時裝界的新寵,它防水,保暖,輕薄,靚麗,富有光澤,最主要的是,200年才會降解!動起手來改造塑料袋,我們就能重復用它200次。
筆者曾經遇見一位爺爺,他無論在哪里吃飯,只用他隨身攜帶的銀質刀叉,從不用一次性餐具,對免疫力相對較弱的老年人來說,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干凈又衛生。然而回憶起來,那個場面一點也不裝B,那是所能想到的最優雅的景象。
通過這張海報,我們想傳達的是,點外賣時,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僅減碳,還很優雅。
另外,戶外就餐,就像這位爺爺一樣,在公園社交、點外賣、聽薩克斯音樂現場,不僅浪漫,還非常省電,這很減碳!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穿過古著的朋友都懂的。
這是正義的時尚!
有愛的,傳承的,共享的,穿越時間河流的,默默建立代際溝通的,了解歷史和時代的,最減碳的時尚!
減碳為了什么?地球嗎?為了下一代的地球。
在做這次減碳項目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一些非常震撼的地球往事:
地球曾下過一場200萬年的雨。浪漫嗎?
地球已經活了46億年,曾經歷過3000℃的高溫,也經歷過-50℃的低溫,而我們人類文明只有6000年,空調溫度偏差0.5度都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我們是多么矜貴的生物呀。
回到正題,還記得中國曾有“自行車王國”的稱號嗎?現在這個稱號是荷蘭的了。
為了延緩全球變暖,讓我們的下一代陪地球長長久久地繼續矜貴下去,是時候偉大復興我們的減碳王國了????????(ps:像沈伯一樣戴墨鏡,不僅很酷,更能省掉一些防曬霜,減碳!)
我們有時會看到一類社會新聞,子女阻攔老母親上街撿破爛無果“我們可以給您買新的!”,母親回應“我就是閑不住,想出來做點事。”
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么事?這是不是……還挺賺錢的?
“你,只看了第二層,而把我,想成了第一層,實際上,我在第五層,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嗎?”—大司馬
很多老人都有回收舊物的習慣,實際上這些舊習慣一直在默默地暗中減碳。對于我們來說,把用完的快遞包裹回收到家門口的菜鳥驛站,既鍛煉身體,更是垃圾分類的高端玩家!
PS:
其實關于這套海報的創意策劃和執行,包括整個項目,有很多東西想要分享,但真的是篇幅有限。
有一點還是想要分享一下,我們和執行團隊在前期對演員的表演、場景、裝造、道具都有過非常細致的策劃和設計,比如在塑料袋那張海報中,大家能看到楊阿姨的耳環和腰包,都是用塑料袋改造的。
但!很重要的一點,因為所有的減碳行為都是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我們大膽地選擇戶外真實的市井場景,包括公園、弄堂進行拍攝,而演員都是來自老年時裝俱樂部的素人爺爺奶奶。
這一大膽的執行方式(當然,在我們超級保守和事無巨細的多個plan的前期策劃前提下),卻果然,給我們帶來了諸多驚喜:
爺爺奶奶們會在拍攝現場玩起來,即興地表演,并且非常熱血“為了減碳事業,再多拍幾張!”,有時比我們一開始策劃的表演效果更好。我們想要的生活氣和向上愉悅的減碳精神通過他們的精氣神傳達了出來。
而現場的光與風,也制造了不少浪漫,比如自帶餐具的李伯,他的西裝尾擺偶然間被風吹起一角,讓整個畫面都變得輕盈,更優雅,甚至有點莫名其妙的幽默。比如臉基尼那張,海邊現場售賣的趕海道具,替換了我們一開始策劃的熱帶飲料,讓整個畫面都更好玩,自然。
這些執行階段的偶然,是我們前期無論如何精細策劃都無法捕捉到的。所以,抓住執行階段的注意力和靈感!也抓住能夠給創意和執行充分空間的客戶!
我們想通過這套海報表達的是:減碳并不只是新概念,而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在時空碰撞的DJ REMIX中,減碳可以特別時尚!
我們在各大平臺發起活動與話題#我們祖傳的低碳美德#,截至目前:新媒體全網曝光量近10億。
品牌方:阿里巴巴
客戶團隊:書棠 I 泰樂 | 霏凝 | 耿偉 | 蘇茶
代理商:TOPic × 斐
創意總監:球菌
策略:猴子
文案:高尼美
美術:沙丘 | 阿塞
阿康部隊:Jane | Charlie | 小喬
視頻制作:與光同塵
海報拍攝:老年時裝俱樂部
海報設計:王凱茜
碳寶設計:卷云
特別鳴謝:金金金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