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內卷怪圈,和英太青止痛藍白盒來一場成年人的“雙減”
在如今快節奏、高強度的生活工作環境下,要保持百分百的健康愈發困難,日常與病痛對抗、為應對身心健康問題四處尋求良方才是多數現代人的常態。
在守護人類身心健康這件事上,醫藥企業始終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近年來伴隨著消費人群的更迭,藥品營銷已經進入品牌營銷時代,只有不斷提升品牌曝光度與好感度,才能建立起讓消費者“買單”的前提。而當產品的應用場景與適用人群足夠廣泛時,如何做到既能全面覆蓋消費群體,又能在不同群體,尤其是新老消費群體的需求間取得平衡,是品牌營銷需要解決的另一個難題。
面對新時代的營銷趨勢,以及不同消費群體之間的需求碰撞,先聲藥業英太青用一場“全民雙減大事件”化解營銷難題,成功出圈。
互動代替強輸出,線上環環相扣打通傳播脈絡
不可否認,年輕人已經成為當代消費主力軍,也是新消費浪潮的引領者,因此對幾乎任一品牌而言,獲得年輕人的青睞,便取得了成功的一半。但品牌需要意識到:新一代消費者具備強自主性,再沿用傳統的宣導式推廣,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新消費者習慣于自主獲取信息,自主做出決定,而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導致“線上”成為年輕人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甚至他們絕大部分消費行為也在線上完成。反之,能夠占據線上的注意力,就意味著品牌距離占領年輕人的心智更近一步。2022年,先聲藥業英太青在線上通過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操作,獲得了大批年輕人的信任與好感。
1.“雙減”新定義 卸下年輕人心防
身處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總是習慣于將注意力放在與自己相關性強的事情上面。要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首先要保證營銷事件與年輕人息息相關。如今登錄任一平臺,都能發現工作、上班等話題常年占據年輕人的吐槽榜高位。英太青從社會現狀出發,結合自身產品特性,提出了職場人的“雙減”理念:既要減輕工作帶來的身體疼痛,又要減緩因為工作產生的心理壓力。微博話題#英太青職場痛快雙減計劃#一經上線,便引發了職場人的激情吐槽,英太青也借此打開了年輕消費者的心防。
2.職場輕喜劇,引發受眾共鳴
如今觀看直播已經成為眾多年輕人的生活潮流趨勢,當熟悉的主播步入職場上演“職場大逃亡”,自然會吸引眾多年輕人的注意。為了更貼合年輕人的信息接收習慣,英太青邀請人氣游戲主播劉小慫成為“雙減助推官”,拍攝職場輕喜劇,提醒因工作而身心疲憊的職場人及時減痛、減壓。看戲人也是戲中人,當習以為常的加班、內卷等被以夸張的手法呈現出來,引發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讓職場人獲得了共鳴感。
3.聯動藍V,加固現有鏈接
為進一步擴大話題影響力,英太青聯動白象、倍輕松、同程旅行、康佳、斗魚、Chinajoy等13個知名品牌官微,將各自的品牌特性與“雙減”主題深度融合,多角度詮釋“雙減”。值得一提的是,各品牌與英太青的用戶高度重合,雙方圍繞“雙減”話題進行互動的過程中,無形中也加固了年輕用戶與英太青之間的鏈接。
4.聯名茶飲,完成實體觸達
在萬物皆可聯名的時代,各品牌“奇招頻出”,跨界聯名已經成為品牌吸引年輕用戶的重要手段。然而聯名井噴,能夠激起水花的卻是極少數,歸根結底,聯名重點是要撩動年輕人的心。在“雙減”話題熱度上升期,英太青官宣跨界茶飲品牌,與7分甜達成合作,共同解讀年輕人的“痛”與“甜”。藥企與茶飲,兩者看似矛盾,但又在品牌理念上存在契合點,聯名既滿足了年輕人的獵奇心理,又能自然有效地傳遞“雙減”理念;與年輕人的高頻次消費品合作,抓住了年輕人的胃,也撩動了年輕人的心。
除了用動畫呈現當代年輕人的“雙減”需求外,英太青x7分甜還在美團、餓了么外賣平臺以及7分甜各大連鎖店投放聯名杯套和衍生周邊,直接觸達年輕用戶群體。
職場雙減上升全民雙減,線下多方聯動打造挑戰賽事
雖然品牌年輕化趨勢不可阻擋,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以及各病癥在中老年群體中的多發性,決定了老齡用藥市場依然是諸藥企角逐的重要戰場。對這一群體而言,體驗感仍是衡量是否要產生消費行為的重要標準。在這一方面,線下活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雖然多數消費者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問題,但如何對現狀作出改變,還需要一些參考。
英太青關注消費者需求,在2022年聯合重慶桐君閣、成都一心堂、江蘇益豐、廣東大參林、深圳海王星辰、合肥百姓緣(老百姓)、廣西一心、廣西大參林藥房在線下打造“全民雙減挑戰賽”,為多座城市帶去“雙減”體驗。
挑戰賽現場提供減壓錘、保齡球等游戲,引領受眾體驗運動樂趣,另外,現場還安排了骨密度、三高等健康檢測,幫助參與者了解自身健康情況,而按時體檢,經常運動,便是現代人實現健康生活的最好方案。
在線下活動的宣傳推廣方面,英太青利用公交、梯媒、門禁等平臺構建傳播矩陣。熟悉的媒介自帶親近感,不僅能夠有效擴大傳播范圍,也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有效強化品牌認知。
無論是發起微博吐槽、聯名茶飲,還是發起雙減挑戰、助力全民健康,英太青都對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作出了精準回應。
時代更迭,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方式也需要隨之改變,當品牌營銷需要覆蓋不同消費群體時,在“大事件”下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進行傳播方式的選擇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案。總之,品牌需要做到一切從消費者出發,只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回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有可能與消費者達成有效溝通,在互動與碰撞中實現共贏。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