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千里江山圖》再起筆,錦繡江蘇一屏盡覽
2022年人民日報推出的創意三維動畫《新千里江山圖》再繪了國人心中的山水大夢,一經上線刷屏全網,最終以超6.6億次播放量再創了主流新媒體產品的傳播新高。2023年走筆再起,《新千里江山圖·地方篇》再度來襲,以青山為背,畫卷做引,從江蘇開卷,正式拉開了全國省區市的地方之旅。
新千里江山圖·錦繡江蘇
一、穿針引線,“繡”出江蘇
一曲昆曲細膩婉轉,一幅蘇繡風雅了世間。視頻開篇邀請昆曲表演藝術家聲聲入畫,以三維動畫的形式再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用針做引,以景做線,穿針引線之間,繪制出一副“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的秀美江蘇。
蘇繡起源于蘇州,是四大名繡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繡片的方寸之間,我們得窺中國之大美,看到美好事物在一針一線間的留存是這一傳統工藝給人們帶來的細膩與感動。此次在江蘇篇的動畫制作中,我們首次嘗試在軟件中打造、模擬蘇繡的針法紋理,“以針為筆,以絲為色”,讓錦繡江蘇就藏在蘇繡的一針一線中。
二、系列地方篇,美而不同
全片延續了《新千里江山圖》的創意表現形式,以三維構建再現場景視覺,以第一視角帶領觀眾巡游在畫卷之中,鏡頭穿過長江公鐵大橋,越過花果山風景區,進入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在短短的兩分四十六秒中將江蘇美景,一屏盡覽。但在鏡頭的走法以及轉場的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前作依托《千里江山圖》的山勢,而是采用更開闊的運鏡,給觀眾帶來一種新的觀看體驗。
在色調上延續中國傳統美學審美風格的同時,希望突出每個省市區域的風格特色,江蘇篇我們在色彩上采用更加清雅的青色與藍色調去結合,著重突出江南水鄉的柔美清麗。
三、線上線下,廣泛傳播
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南京舉辦之際,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新千里江山圖·錦繡江蘇》,發布當天熱搜榜沖到第三,多家媒體熱評轉發,收獲暖心評論;同步線下,江蘇各地市地標建筑大屏循環展播,從都市繁華中心進社區進基層進車站,實現省域內城鄉廣泛覆蓋。
此次畫卷的美術創作上,我們與業內知名的中國風畫師特濃TN老師再度合作,8.5米長卷再現錦繡江蘇。系列文創也在人民日報相關平臺同步上線。
四、下一卷,再見
全國各省市區各具特色,在《新千里江山圖》這個大主題下,如何不偏離主旨又創新去呈現,盡量減少觀眾的審美疲勞是擺在我們眼前的挑戰,同時緊張的制作周期也更加桎梏了一些細節的打磨程度。江蘇篇從啟動到上線,一個月時間內橫跨三地執行,讓每一天都是爭分奪秒的,都是不容差錯與停歇的,感謝小伙伴們!
作品沒有完美的,能做的只有完善,系列作品更是如此。上線當天長舒一口氣后,新的省份新的壓力又會接踵而至。猛灌一杯咖啡后,繼續埋首苦干,踏踏實實地做好每天該做的。從江蘇起筆,鋪展至全國,《新千里江山圖·地方篇》下一卷見!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